在云南的地圖上,位于曲靖市的馬龍區是一個小縣城,但是在中國競走界,馬龍區“大有來頭”,可謂人盡皆知,被譽為“競走之鄉”。
馬龍區在競走領域培養出了大批優秀運動員,他們在國內外賽事中屢獲佳績。馬龍籍運動員黎則文、趙成良、張俊等,在國際、全國相關賽事中榮獲競走冠軍,為馬龍區贏得了廣泛贊譽。其中,張俊在巴黎奧運會男子20公里競走比賽中獲得第10名,再次擦亮了馬龍區“競走之鄉”的名片。
為不斷提升“競走之鄉”美譽度,鞏固和拓展競走運動的優勢,馬龍區持續改善訓練條件、提升訓練水平、完善團隊配置、抓實后勤保障、強化隊伍管理,為少兒體育訓練創造良好的訓練環境。同時,充分發揮年平均氣溫14.4℃、平均海拔2000米等有利于開展田徑運動的自然環境優勢,鞏固拓展被評為全國田徑優秀后備人才基地、國家奧林匹克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的優勢,全面升級改造高原體育訓練中心基地,建設標準化田徑場,持續打造國際高原競走及中長跑訓練基地,并積極主動承接體育競技駐訓隊伍,有效激發了體育競技活力。
此外,馬龍區一貫注重體育后備人才隊伍梯隊建設,通過體育和競走學校等平臺,精挑細選體育特長生進行專業競走訓練。各完小選派體育功底過硬的體育教師帶隊訓練,每年5月組織開展全區少兒田徑拓展賽,各中心學校挑選優秀的體育特長生同臺競技,區體育和競走學校專業教練全面觀察和發掘各位選手的體能和體育天賦,進行層層選拔,專業化培養。
不僅于此,馬龍區還著力在運動員文化教育培養上用力,采用獨具特色的體教融合方式,即“兩集中+合作辦學”方式,學生在體校訓練、生活,文化課教學則與區中小學合作辦學。同時,實行“雙班主任”制,制定一系列措施督促運動員進行文化學習,將教練員所帶運動員的文化學習成績與教練員績效考核掛鉤,安排值周教師,負責接送運動員到馬龍一中開展文化課學習,并安排教練員到班上擔任班主任,配合文化課教師管理運動員,從而不斷提高運動員綜合素質,促進運動員全面發展。
多年來,馬龍區先后向省、市培養輸送了一大批體育后備人才,涵蓋競走、中長跑等多個體育項目,為國家和云南省的體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馬龍“競走之鄉”的美譽度不斷提升。
▍內容來源:馬龍區融媒體中心
▍綜合編輯:馬龍生活網(轉載請注明)
注:
免責聲明: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以作刪除處理。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沖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