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已經有好多年了,兩個國家也因為一些合作在各個方面都有所了解,雙方也都在不斷的進步與快速發展,不過有一點讓人疑惑,那就是中俄既然合作了這么久,為啥沒有結盟呢?針對這個問題,俄羅斯專家也給出了回應,這其中是有三個原因的,中國拒絕與俄羅斯結盟他們也是非常贊同的,那么這三個原因都分別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歷史教訓,這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無法忘記的陰影,要知道當初中蘇也簽訂過同盟條約,還有十年的期限,可是時間還沒有到卻分崩離析了,甚至蘇聯還在中國邊境搞軍事威脅。這段經歷可謂是刻骨銘心,到了現在對中國外交都還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赫魯曉夫曾經提出的兩個要求,要在中國建立長波電臺還聯合艦隊,這都是對中國領土的侵犯,一個國家在另一個國家內部建立軍事基地,這就不再是同盟的關系,已經成為了變相的控制。這就屬于主權割讓同清政府簽訂的喪權辱國條約有什么區別呢?所以有了這樣的教訓,中國自然不會走之前的老路,不會同俄羅斯結盟。
第二外交方面的靈活性,就像俄羅斯專家所說,結盟就代表著兩個國家在外交方面就需要高度的綁定,這就像是婚姻一樣,一旦形成就無法改變了,可是中國是國際上的第二經濟體,自然需要同各個國家進行多方面的交往。
要說中國文化的精銳中就有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這也正好適用于中國與各個國家的交往上,如果是緊密的結盟關系自然會讓雙方的交往變成桎梏,不利于一個國家的發展。中國想要發展自然不會斷了自己的后路,為了一個俄羅斯而放棄整片森林。
第三個原因就是中國反對霸權主義的信念從來沒有改變,中國知道大國如果結盟就代表著霸權主義的形成,而桃園三結義表面看著挺浪漫的,可是這背后也存在對抗聯盟的性質,這對于國家的發展依舊不利。
俄羅斯專家說中國不去參加任何的軍事集團,不會去尋找勢力,擴張自己的勢力,這就是大國的自律,同樣是受人敬佩的。尤其是在烏克蘭危機出現的時候,中國堅守勸解還有促談的信念,這也就看出一個國家在戰略方面的定力。在一些西方記者詢問俄羅斯專家這樣的問題,兩個國家不結盟的話會不會影響今后兩國的發展呢?
而俄羅斯專家聽了這個問題,卻直接拿出一份數據,上面顯示著中國與俄羅斯在合作方面所獲取的利益金額達到了兩千四百多億美元,這些合作是多個方面的,有能源,科技還有軍事演習等方面。不結盟卻不代表著不合作,這句話看似比較簡單,可是背后所蘊含的國際關系意義深奧,對于這樣不結盟卻也在多方面進行深度合作的模式就是大國交往的典范。
不過要想要理解中俄的關系,完全可以用友而不婚來形容,美國方面很是懼怕中國與俄羅斯結盟,這才攛掇烏克蘭與俄羅斯對著干,而普京知道美國的想法,就壓根不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做,也不會被美國拉攏,甚至還公然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
普京直接帶著俄羅斯轉向中國,就算是受到西方國家的制裁,也不曾有任何的改變,正是因為普京的態度,中國與俄羅斯的多方面合作,也算是間接救了俄羅斯的經濟,其實這并不算是俄羅斯單方面的贏,而是中俄互惠互利的結果。中俄能夠有這么多的合作,歸根結底就是有自己的發展路線,也有自己的堅持,不結盟不代表著兩個國家就不會有合作,不會有互惠互利的結果,所以這樣的關系才對中俄最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