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春暖花開,氣溫回升。遂選了一個好天氣帶著新裝備來到了北京的玉淵潭公園,悄悄加入了老法師陣營。還行,第一次嘗試就有所收獲……”近日,演員李現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打鳥作業”,被生態環境部點贊。
演員李現“打鳥”頻上熱搜之后,全國各地文旅部門紛紛“喊話”,安利起了自家“打鳥”好去處。
廣州憑借得天獨厚的濕地資源與生態保護成果,是一座觀鳥愛好者的“寶藏城市”。當下春光正好,為您推薦幾處不容錯過的“打鳥”勝地,讓我們一同走進廣州的綠意深處,文明禮貌觀鳥、“打鳥”,感受生命的律動與美好。
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城央的候鳥天堂
赤麻鴨。海珠區林業和濕地管理局張政煬攝
近日,“三有”物種——赤麻鴨出現在海珠濕地,海珠濕地鳥類提升至202種。游客說,遠看好像“焦糖面包”。
新快報記者夏世焱攝。
海珠濕地作為全國超大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國家濕地公園,地理位置優越,是我國5條候鳥遷徙通道中東部和中部2條遷徙路線的匯合地,也是東北亞2條候鳥遷徙通道的停歇地。作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海珠濕地為鳥兒生存提供了優越的環境,是廣州市中心城區觀鳥的絕佳好去處。
新快報記者夏世焱攝。
新快報記者夏世焱攝。
南沙濕地公園:十萬候鳥的集體狂歡
南沙濕地作為珠江三角洲的“候鳥天堂”,每年吸引了十多萬候鳥來濕地棲息過冬。據華南研究所的統計,廣州南沙濕地監測發現鳥類185種,綜合歷年調查數據以及文獻記載,南沙濕地總共記錄到鳥類200余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種——白尾海雕、黑臉琵鷺、東方白鶴、黑鸛。
南沙濕地當季的看點“春探鳥巢”,南沙濕地景區供圖。
黑臉琵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眼下時節,還有機會看到黑臉琵鷺,再晚些到4月下旬,它們就全部飛回北方了。
趁著春光正好,現在去南沙濕地乘船觀鳥,能看到結在樹上的鳥巢和鳥巢中的“鳥寶寶”。喜歡“鳥寶寶”的街坊得抓緊了!
南沙濕地景區供圖。
為方便市民、游客觀鳥而又不打擾到鳥兒,南沙濕地管理方特意在灘涂堤壩上新建了兩個觀鳥屋。觀鳥屋的外墻用蘆葦搭建,面向灘涂的一面開了不少瞭望口。人躲在觀鳥屋里,可相對近距離觀測到鳥兒。
流花湖公園:鬧市中的“小鳥天堂”
自1981年成為廣州首批招鳥基地以來,流花湖鷺島通過生態化改造,吸引了113種鳥類棲息(2024年數據),成為鬧市中的“小鳥天堂”。
白胸苦惡鳥,流花秘境中的“隱士”。俞俊祺攝。
公園在鷺島內種植黃槿、高山榕、秋楓、落羽杉、黃皮、番石榴等果樹,為鳥類提供充足食物來源,并在鷺島周邊搭建了多組棲架、在鷺鳥繁殖期間減少對鳥類生境的擾動,為鷺鳥營造舒適的休憩空間。
白鷺。俞俊祺攝。
麓湖公園:邀您共赴自然之約
近幾年,麓湖公園打造廣州市首批小微濕地建設示范點——畔灣小微濕地,構建水鳥生態廊道,營造水鳥天堂。
廣州市白云山風景名勝區供圖。
廣州市白云山風景名勝區供圖。
據中國觀鳥記錄中心顯示,麓湖公園鳥類數量已逐年增長到157種,其中包含白胸翡翠、斑頭鵂鹠、褐翅鴉鵑、黑喉噪鹛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有北紅尾鴝、銀鷗、赤麻鴨等候鳥每年定時來訪,更有黑水雞、小鷿鷈、白鷺、夜鷺等鳥類成為麓湖常駐居民,在此安營扎寨,繁衍生息。
廣州市白云山風景名勝區供圖。
珠江公園:城市鳥類友好棲息地
在廣州最繁華的都市圈里,藏著一座會 “呼吸” 的生態綠洲 —— 珠江公園。在這里,100余種鳥兒和諧共生,其中不乏褐翅鴉鵑、畫眉、斑頭鵂鹠、鳳頭鷹等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
紅嘴藍鵲--珠江公園快綠湖,溫浙洪攝。
普通翠鳥,珠江公園水生植物區,杜熾偉攝。
近日,據資深觀鳥人士說,珠江公園的抱珠樓上可觀到紅嘴藍鵲,栗背短腳鵯。運氣好的話,還有赤紅山椒鳥。灣區書屋后面的木棉花上有紅嘴藍鵲,小山坡上有黃眉姬鹟和海南藍仙鹟。
白頭短腳鵯,快綠湖畔,杜熾偉攝。
【新聞加點料】
廣州為何是鳥類天堂?
全球有9條主要候鳥遷飛通道,其中4條途經中國。廣州,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的中端位置。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作為全球最繁忙的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構筑起跨越22個國家的生態廊道。在候鳥南來北往的千年征途中,廣州白云山城市綠核與海珠濕地生態綠腎,猶如鑲嵌在珠江三角洲的兩顆翡翠,為300余種近5000萬只候鳥提供至關重要的生命補給站。
廣州是目前全國極少數完成2次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本底調查的大型城市,第二次調查記錄到陸生脊椎動物457種,其中兩棲動物 28種、爬行動物64種、鳥類307種、獸類58種。本次調查中,新增一種中國新紀錄——卡氏伏翼。一種廣東省新紀錄——黑頭鹀,廣州市新紀錄共54種。
呼吁:保護候鳥,你我共參與
眼下正值鳥類遷徙和集群活動的重要季節,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通道上的重要驛站,廣州的濕地和森林成為鳥兒的樂園。在此,廣州市林業主管部門呼吁廣大市民:保護候鳥,人人有責!請不要張網捕鳥,更不要將野生鳥類等野生動物端上餐桌。
提醒:撿到意外落巢的幼鳥,如何處理?
對于常見落巢幼鳥,親鳥往往就在附近,等人走遠后,親鳥會來尋覓落巢幼鳥。如果是在馬路中間或周圍有流浪貓等明顯威脅,可將其放回到附近樹枝上。如果落巢幼鳥有受傷、受困、失去親鳥等確實需要救助的情況時,可以選擇有蓋子的紙箱,紙箱側面打孔透氣,減少幼鳥應激反應。同時盡快撥打110或83825643(24小時值班電話)請求接收救護。
“打鳥”要注意這些
●保持距離,避免干擾
觀鳥及拍攝野生鳥類時應注意與鳥類保持安全距離,避免大聲喧嘩、追逐鳥類和使用閃光燈等行為,以免對鳥類的正常活動造成干擾。
●抵制“誘拍”“棚拍”行為
應去觀察和記錄在自然環境中的鳥類,各種形式的“誘拍”和“棚拍”行為會增加鳥類意外傷亡的風險,投喂食物可能導致鳥類改變自然遷徙規律、居留習性和集群行為,威脅鳥類的生命安全。
●不做干擾鳥類正常繁殖的行為
不要破壞鳥巢和暴露巢址的拍攝和觀察,在鳥類繁殖期要注意遠離鳥巢及雛鳥所在區域,防止對鳥類繁殖行為造成嚴重干擾。
●不擅自進入未開放區域“打鳥”
選擇合適的觀鳥地點,遵守公園、保護區等場所的管理規定,不擅自進入未開放區域,禁止破壞樹木、花卉等行為,不亂丟垃圾,保護鳥類賴以生存的棲息地。
采寫:新快報記者 黃聞禹 王彤 綜合央視新聞
通訊員 萬珺 黃穎玲 汪張躍 魏曉淳 林園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