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說江西萬年縣停止招收英語老師,而且根據測算年均剩余超230名教師!
省流解說就是:新老師不招了,現在多余的老師要轉崗分流。
這讓我想起4年前寫的一篇文章,當年我說“今年高分去讀師范院校的人,四年后會后悔”
剛好4年過去了,似乎驗證了我的判斷。
我在那篇文章評論區里,也說到上師范讀英語,堪比49年加入國軍。
江西萬年縣首先不招的,就是英語老師。
4年前我的判斷邏輯很清晰:
1.小地方人口越來越少,學生減少,對老師的需求必然減少。
2.大城市人口增長,但大城市對老師要求越來越高,不是名牌大學碩士畢業的,很難進入大城市的學校。
一方面需求減少,另外一方面名牌大學非師范專業的學生也來搶老師飯碗,師范生畢業后,自然就沒地方去了。
02
其實選擇專業,除了看大勢,還要看專業壁壘。
如果我們仔細去分析,老師其實并沒有專業壁壘,而且非師范生往往比師范生教得更好。
我們就看課外輔導班吧,私企開輔導班只看能不能給學生提分,不看是不是師范畢業。
而在課外輔導班里,985高校的非師范生特別多。
作為家長,我們想想也明白,那些能考上985的學生,學習能力都是被殘酷的高考驗證過的,比起象牙塔里的老師,他們更懂怎么學習。
而那些985學霸去體制內做老師,只要考出教師資格證就可以了,師范生根本沒有特殊優勢。
甚至學校和家長都不認為師范生比985學霸更有優勢。
所以大家在給孩子選擇專業時,一定要想明白當中的邏輯,不要想當然,上了師范就能去做老師,做老師就一定要上師范。
03
其實很多專業和工作也沒有很強的關聯性。
比如導游,一定要學旅游管理這個專業嗎?
只要考過導游資格證,都可以去做導游。
不滿你說,我去年考出了導游資格證,只要我愿意,我也可以去到導游。
我還打算今年考司法,只要我考過了,我也可以去做律師。
你看,我根本不需要去大學里學什么旅游管理、法學專業。
04
當然,我拿到導游資格證,我可以去干導游。
但我考過司法,我卻很難做律師,或者說很難做到收入很高的律師。
因為律師這個行業,很講究圈子的。
你不在這個圈子里,你去干律師,基本上不會有單子。
律師這個行業,很講究學校、地域、師承。
自己考司法的人,沒有這些關系,很難突破律師的天花板。
這里面的道道,也是家長給孩子選法學專業時需要考慮的,千萬不要看了電視劇,就認為律師都是精英了。
05
今天的文章,不是炫耀我預測得準啊,而是想告訴大家,給孩子報考專業時,要多想想,千萬不能想當然,否則就是推孩子進火坑。
比如,我說師范不能報,那么是不是所有師范都不能報了呢?
肯定不是。
前兩年,我的一個表妹報了陜西師范大學國家公費師范生。
我就很支持,這樣的師范生讀出來,百分百能就業、拿編制。
而且極大概率在廣西南寧這樣的省會城市重點學校任教,待遇不會差。
大城市的學校是很喜歡國家公費師范生的,這些學生高考分數本來就高,自身就是學霸,加上在重點師范大學學習了四年系統性的教學,這樣的老師就是寶啊。
我的表妹畢業后,如果沒能到南寧,也會到原戶籍的地級市或縣城的重點學校去,而到那邊就是按照干部來培養,升遷速度遠遠高于其他老師。
靈魂拷問又來了,那是不是公費師范生都能去讀呢?
肯定不是。
國家公費師范生只有6所大學,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南大學。
其他公費師范生屬于地方性質。
直白地說,如果你是讀地方公費師范生,那么你畢業了,大概率得去其他老師都不愿意去的學校任教6年,中途要是違約,不僅學費要退還,檔案也會被記錄,以后不能考公,體制內就別想了。
其實總結起來,判斷師范能不能讀,邏輯很簡單,如果你的孩子是學霸,上國家公費師范生也好,是一般師范生也好,都可以去讀,畢業了學校肯定要你,而且待遇非常不錯。
如果你的孩子考得普普通通,想通過師范謀個穩定的前程,那我建議你還是別幻想了。
ps:特別熱愛教育,愿意為中國教育奉獻終生,不計較收入低的人,可以報考地方公費師范生,國家也很需要這樣無私奉獻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