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
作者:馬小雨
圖源:圖蟲
殯葬龍頭,墓地也不好賣了。
3月下旬,白曉江領導的福壽園公告,2024年收益總額約20.78億元,減少約兩成,凈利為3.73億元,大體砍半。
這家總部在上海的殯葬頭部企業,總資產超過80個億,其核心業務就是經營墓地,占比高達82%左右,管理層一度大舉收購墓園。
“努力從傳統的殯葬綜合服務商,向生命科技服務提供者邁進。”
面對下行的挑戰,白曉江正帶隊努力轉型,他們從技術入手,發布數智人、數字家祠等產品,期待成為“數位化殯葬”的引領者。
1
墓地減收
圍繞殯葬,白曉江團隊已構建一個產業閉環,涉及墓園服務、殯儀服務及火化機等其他服務。
其中,商業墓地是其收入支柱。
只是,受到整體環境和預期影響,墓地消費也趨向謹慎,白曉江團隊的墓地,2024年全年賣出12569座,減少3816座,收益同比減少22.2%。
好在,平均到每座墓地,單價依然非常高,達到12.1萬元一塊,其均價上升了1.4個百分點。
福壽園約五成收入,來自上海。有數據顯示,上海墓地每平單價高達15萬-24萬元,堪比房價。
“經營性墓地的建設、經營許可受到嚴格限制,形成進入壁壘,公司議價能力較強,即便終端需求下降,也能維持單價不變。”業內人士分析道。
據報表披露,2024年,福壽園也提供3935座公益性及村遷墓地,以滿足舊墳拆遷及特定惠民人群的需求,平均只有2934元,價差較大。
饒是單價昂貴,墓地生意遠未如設想的暴利。
2024年,福壽園墓地的經營利潤率,只有41.3%,其中就涉及工程成本、人員服務以及項目減值等。
好在,白曉江團隊設計的墓園業務,采用“一次性銷售墓地+長期維護服務”的模式,部分平滑了墓地銷售的波動性。
在購買墓地時,客戶除了支付一次性費用外,還需支付10-20年的維護費用。據披露,這筆維護費用,已積攢至5.85億元。
“龐大墓園維護服務費用,這是累計尚未結轉為收入的總額,可形成穩定的收入后置效應。”業內人士表示。
基于雙重收費,白曉江能控制的現金,確實較為寬裕。
截至2024年底,福壽園銀行結余及現金為20.56億元,定期存款余額約1.88億元,資產負債比率僅為0.5%。
“由于我們良好的經營現金產生能力,故我們的經營一直保持較低的負債利率。”
管理層自豪表示,福壽園一直高分紅,已計劃在2025年派發特別股息,總金額約9億港元。
2
擴張觸雷
白曉江團隊,趕上一個特殊風口。
“人口老齡化、火化率提升和公墓供給緊張三大紅利,共同構成福壽園所在賽道的強勁發展。”業內人士表示。
據悉,福壽園土地來源,部分來自有關部門劃撥,只是土地審批日趨嚴格,溢價收購就成為白曉江擴充的主要方式。
據券商統計,2014年至2022年,福壽園與墓地相關的并購,高達23次,累計金額20.6億元,主要在上海以外,其殯葬業務迅速進入40余座城市。
單自2023年以來,他就擴充在陜西延安、山東菏澤以及山東德州的墓園項目。
墓地生意固然好,并購卻未見得一定賺錢,甚至觸雷到“毒資產”。
2021年,福壽園在年報中披露,計劃分4批共向元寶山公司注資6300萬元,以獲取涿鹿元寶山的70%的股權。
次年底,沒想到標的存在第三方欠款5782.9萬元,只好代為償還。
財報披露,2024年,白曉江團隊就山東、遼寧的兩處墓園,合計計提1.04億元的商譽和資產減值,大幅降低了盈利。
這也讓福壽園對并購更加謹慎。
“聚焦核心高能級城市,關注更具區域協同效應的新建及存量項目的機會……以公允合理的對價收購優質資產。”
其管理層甚至明確表示,今后不再輕易并購,一是價格問題,二是質量問題。
截至2024年底,福壽園可用于墓穴銷售的土地面積,約有283萬平米,可滿足其長期運營所需。
現在,白曉江等將大量精力,轉向提前鎖定客戶,福壽園推出了生前契約銷售,幫助客戶提前安排好身后事。
截至2024年,其團隊共簽訂生前契約超2萬份,較上年增長14.2%,累計合約負債5254.2萬元。
“生前契約服務已得到各級政府及長者服務機構的肯定、支持和服務采購。”管理層表示,其銷量的主要增長就來自于機構、政府的解決方案的采購等。
3
多點創新
白曉江團隊,也在探索新的殯葬服務。
“福壽園持續深化數字化轉型,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生命服務。”
這些年,管理層倡導“3JI”理念(記號做美,記載做厚,紀念做長),其將福壽園定位為生命科技服務商,且大幅推廣“互聯網殯葬服務”新模式。
2024年清明節,福壽園即將AI技術應用于數字人的打造,以“數智人虛擬發布”形式舉辦發布會。
官方發布稱,僅需1張照片和1分鐘語音,就可用AI大模型合成對應的人物視頻,做到“數字重生”,并為著名媒體人曹景行打造了數字重生的形象。
據媒體報道,福壽園將AI數字人業務分為數字人圖文版、數字人語音合成版與定制數字人三種,最基礎的圖文版原價199元一次,與市面可比AI工具比,不算便宜。
白曉江團隊,還發布國內首個虛實交互的數字家祠——元家祠。
其數字家祠結合數字紀念館、數字人、AI家傳、在線紀念等功能于一體,以更具象的3D展廳形式呈現。
“在這里,逝者的照片、影像、生前畫作等都可以由家屬自由布置。”官方介紹說。
圍繞殯葬場景,他們還推出大量情緒整合的新型產品服務。
如,充分挖掘客戶心理需求,利用智能聲光系統改造火化場景,將“冥想療愈”服務引入告別儀式;研發安靈接運儀式、故人沐禮、懸掛祈福禮及相關文創產品。
福壽園將廳堂標準化進一步升級形成《生命“四堂”規劃方案》,提升守靈告別廳的實用性、美觀度、科技感。
“增強客戶對殯儀服務的體驗感和獲得感。”管理層明確表示,科技殯葬和“殯葬互聯網+”服務,將是其重要方向。
殯葬事業固然冷僻,白曉江的團隊,在鉆研這門生意上,的確是非常投入和認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