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那么悲觀,這一天總要來的,總不見得我們一直做血汗工廠吧,出賣勞動力出賣環境出賣資源。既然已經這樣了,就看誰先倒了,如果加稅真能把美國撈起來,我們打下去,早幾年就用了。七傷拳,損人不利己,就看誰能抗住了。更何況,特朗普這次是自絕于天下,臺灣,日本,韓國這三條忠犬也沒放過,有啥大不了的。苦日子又不是沒過過,大家拼唄。
多說一句,我發現很多國人骨頭真的軟,天真的以為跪倒了就會有好日子過。臺灣,日本,韓國,夠卑微了吧,就差把全國都獻祭了,老美放過他們了嗎?還不是拆骨吸血。放棄幻想,最終一戰已經到來,做好過幾年苦日子的準備,熬也要熬到老美崩盤!
1985年日本簽署廣場協議時,東芝工程師絕不會想到將成為美日博弈的祭品。三十五年后,當特朗普政府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相似的命運齒輪再次轉動。這種輪回印證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殘酷法則:當老二經濟規模達到老大60%時,霸權絞殺必然降臨。
美國對華關稅戰的本質,是工業文明迭代期的"文明沖突"。2018年白宮經濟報告泄露的數據顯示,中國在5G、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21項關鍵技術中已占據14項領先地位。這種系統性超越徹底動搖了美元霸權的根基——當中國制造2025實現全產業鏈自主,石油美元將失去最重要的實物錨定物。因此,關稅戰從來不是簡單的貿易逆差問題,而是新舊秩序更迭的"經濟閃電戰"。
日本、臺灣、韓國的發展史堪稱"技術殖民地"的鮮活教材。1987年美國對日本半導體征收100%關稅后,東芝被迫將64K DRAM技術拱手讓給IBM。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曾坦言:"我們每片晶圓要給ARM繳納30%的專利費,給ASML支付20%的設備折舊,最終利潤還不及蘋果專利費的零頭。"這種依附性發展模式造就了"東亞經濟奇跡",也埋下了產業升級的天花板。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以切斷技術供血。
中國的應對之策正在打破這種殖民式分工。長江存儲的Xtacking架構突破3D NAND堆疊技術,使我國存儲芯片自給率從0%躍升至15%;上海微電子的28nm光刻機雖落后ASML兩代,卻構建了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閉環。這種"自主+替代"的雙軌戰略,正在將美國的技術封鎖轉化為創新倒逼。就像當年兩彈一星工程,外部壓力反而加速了內生突破。
全球產業鏈正在發生靜默革命。RCEP的生效構建了22億人口的統一市場,東盟取代美國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國產化率已達95%,墨西哥奇瓦瓦州的汽車零部件集群開始向長三角轉移。這種"近岸外包"趨勢正在重塑全球經濟地理版圖。波士頓咨詢的報告顯示,中國制造業成本優勢相較美國仍保持15%的差距,且全產業鏈配套效率無可替代。
貨幣戰爭暗流涌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已覆蓋107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第一季度處理金額同比增長62%。上海原油期貨的亞洲定價權份額突破25%,山東港口集團開始試點鐵礦石人民幣結算。這種"去美元化"進程雖緩慢卻堅定,如同螞蟻搬家般瓦解著SWIFT體系。當沙特考慮對華石油貿易采用人民幣計價時,石油美元的霸權支柱已出現結構性裂痕。
歷史轉折期的生存法則從來殘酷。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通過《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對2萬種商品加稅,最終引發全球貿易萎縮66%。但危機也催生了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這樣的超級基建,奠定了戰后經濟霸權的基礎。當下這場較量,實則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達到322臺/萬人,超過美國近兩倍,這種智能制造基礎才是決勝未來的關鍵。
臺灣問題的戰略價值正在質變。臺積電赴美設廠暴露的不僅是產業虹吸,更是美國軍工復合體的地緣算計。五角大樓《2023中國軍力報告》承認,解放軍區域拒止能力已覆蓋第二島鏈。當福建艦電磁彈射技術成熟時,臺海將不再是航母戰斗群的游樂場。這種軍事科技突破,才是打破"海峽中線"幻覺的根本力量。
黎明前的黑暗需要戰略定力。發改委的"東數西算"工程將算力基礎設施向貴州、甘肅轉移,這種"數字經濟三線建設"正在構建抗打擊能力。財政部提前下達2024年專項債額度,基建投資向縣城城鎮化傾斜。這些舉措都在鍛造經濟的內循環韌性。就像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今天的產業轉移同樣在積蓄反攻的勢能。
最后的勝利永遠屬于時間的朋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預測,到2035年中國消費市場將超越歐美總和。這種超大規模市場的磁吸效應,正在將"脫鉤"變成"掛鉤"——德國巴斯夫在湛江投資100億歐元建廠,空客在天津設立第二條總裝線。資本用腳投票的軌跡,遠比政客的喧囂更有說服力。當華爾街開始做空美元指數時,這場較量的結局已現端倪。
站在歷史的分水嶺回望,1999年南聯盟使館的硝煙、2016年南海的對峙、2022年佩洛西竄臺,每次危機都成為淬煉國家能力的熔爐。今天的關稅戰不過是這個序列的最新章節。正如《論持久戰》揭示的真理:戰爭的偉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當14億人形成"科技自立自強"的集體意志時,任何封鎖都將淪為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的風雪。
我敢斷言納斯達克指數在未來一個季度內,可能給特朗普政府一個慘痛教訓,從而結束這一場關稅戰鬧劇。
理由如下:
1.納斯達克指數從20200點后的下跌,很大程度是15年長期牛市的結束。無論從空間還是時間,都沒結束。
2.特朗普二次上臺。無論內政外交,戲劇性夠強,邏輯性不足。美國國內對特朗普幾乎皇帝般的擁戴,美國上上下下透出著種種詭異!
所以,我覺得未來一個季度,世界會有戲劇性的事件發生。如同當年911或者海灣戰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