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道
受“對等關稅”政策影響,4月7日,A股和港股均出現震蕩行情。
巨震之下,關鍵時刻,“國家隊”再度出手。
當日盤中,中央匯金公司公告稱,中央匯金公司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盤面數據顯示,4月7日,ETF市場放量明顯,全天成交額3321.38億元,為近半年高點,較上一交易日增長近三成。其中,市場上規模最大的4只滬深300ETF合計成交額超500億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在市場震蕩之時,大量機構繼續看好后市機會,不少機構在觀望等待抄底機會,也有機構已出手。
市場震蕩
4月2日,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政策計劃將對華新增34%關稅,4月9日生效。4月4日,中方發布反制措施,商務部宣布自4月10日起將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關稅政策影響下,清明節期間外圍市場普跌,尤其是美股更是連續兩日暴跌,標普500指數兩日合計下跌10.53%,納指下跌11.44%。
4月7日,清明假期后第一個交易日,亞太股市跟跌,日經225指數和韓國綜合指數均一度觸發熔斷。
A股三大指數也集體回調。市場全天成交額約1.62萬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0.46萬億元。
對此,中信證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師于翔認為,A股的調整更多是受到海外悲觀情緒的帶動,實際上并沒有那么悲觀。美國的寬松政策可能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出現,與中國寬松周期重疊。其認為,當前的調整是一個布局的時間點。盡管避險情緒仍然存在,但從股票投資的角度來看,估值是核心因素,他建議投資者關注股票資產配置。
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官陳果則表示,參考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等經驗,本次對等關稅加征對市場估值擾動沖擊或將在短期內迅速反饋,而后續隨著國內穩增長政策、產業突破、中美緩和等積極催化,市場會逐步修復。與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期間相比,當前我國政策應對更有經驗與提前儲備。
陳果認為,關稅波折不改“信心重估牛”核心邏輯與中期趨勢,對盈利和關稅相關性低的品種,更可能迎來流動性改善或受益政策以及供給環境,正是中期布局戰略良機。
“國家隊”掃貨ETF
值得關注的是,在A股震蕩的關鍵時刻,“國家隊”再次出手。
當日盤中,中央匯金公司公告稱,中央匯金公司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4月7日,ETF市場放量明顯,全天成交額3321.38億元,為2024年10月10日以來高點,且較之上一個交易日的2555.66億元增長近三成。
其中,4只市場上規模最大的滬深300ETF當日合計成交額超500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10300)二級市場成交額達到243.15億元,是其歷史第三高單日成交額;滬深300ETF易方達(510310)成交達107.62億元,滬深300ETF華夏(510330)成交超92.52億元,嘉實滬深300ETF(159919)成交超61.78億元。
另外,華夏上證50ETF全天成交額迅速攀升至95.47億元;易方達創業板ETF成交額超126.60億元。
這并非“國家隊”第一次借道ETF護市,以中央匯金為主的“國家隊”資金去年在關鍵時候也曾出手護盤。
此前披露的2024年基金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21只ETF,合計持有市值高達6616.97億元,相比去年年中持有市值增長近900億元,增持比例近16%;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有15只ETF,期末持有市值達到3821.84億元,相比去年年中持有市值增長2879.76億元,增持比例達305%。
機構資金“入場”
在股市震蕩時,既面臨巨大挑戰,也面臨著潛在機會。
不少機構選擇了加倉。
“我們今天早上加倉了一些超跌15%~30%的績優股。它們皆是即便剔除美國業務后利潤對應估值依舊在5-8倍估值區間的全球龍頭股。”4月7日,一家面向全球投資的私募機構CEO告訴記者。
一位北京知名私募機構總經理向記者表示,4月7日A股和港股的下跌,更多的是恐慌情緒宣泄造成的,“在操作上,我們今天是加倉,主要看好的是消費和醫藥為主的偏內需板塊。”
也有投資人士表示,4月7日,其盤中以掛跌停板的價格意外成交了一筆恒生消費ETF,非常滿意。
一位機構投資者則表示, 近日計劃抄底績優科技股。
對于后市,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當日,滬深300ETF有明顯的放量,說明國家隊有入場跡象來穩定市場。考慮到未來中國還會有很多應對政策出臺,其認為當前不用過于擔心。
而對于后市布局,機構對消費、科技等板塊較為看好。
百億私募星石投資認為,目前A股市場對現有關稅政策的反應基本已經到位,估值快速壓縮,后續快速下跌風險有所收斂。經歷過快速調整,部分寬基指數已經回到2024年9月末水平,股市估值也已經處于合理偏低水平。消費等內需板塊估值被壓縮至更低水平,星石投資關注內需板塊超跌帶來的機會。
鴻風資產投資總監黃易則表示,“建議待市場企穩后,再選擇中長期看好的板塊和個股逐步抄底。中長期我們看好科技+消費,包括自主可控、具身智能、低空經濟、對美出口占比低的高端制造、軍工以及內需相關的消費品類。”
鵬華基金研究部總量周期組組長張峻曉認為,中國關稅反制對部分行業會形成潛在供給缺口,這些潛在利好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航天裝備、動物保健、燃氣、農產品、通用設備、生物制品、化妝品、化學原料等。此外,同時考慮出口下行+財政對沖,基于投入產出表潛在利好的行業為建筑、服務消費(文體娛樂)、交通運輸設備、 To G計算機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