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瑾
在業內率先以金融科技助力轉型的華泰證券,近年來業績表現頗為亮眼。
2024年,其實現營業收入414.66億元,同比增長13.37%;實現歸母凈利潤153.51億元,同比提升20.40%。這一增速,在業績漲跌不一的頭部券商中,顯得格外突出。
難能可貴的是,這已經是華泰證券業績連續三年遠超券業均值。2022年和2023年,其營業收入分別跑贏行業均值5.88和11.42個百分點。
有鑒于此,華泰證券業績排名也有所提升。營業收入由2022年的行業第四提升至2024年的券業第三。
哪些因素拉動華泰證券業績大增?從其2024年年報來看,國際業務是最大推動力,這與華泰證券近年來在國際業務上的布局密切相關。
與此同時,華泰證券的傳統優勢業務財富管理業務,2024年成績亦可圈可點,實現營業收入169.39億元,較2023年提升7.75%。
營業收入、凈利潤連年大增
2022年和2023年,受大環境影響,多數券商業績普遍下滑;2024年,隨著“924”政策以來股市的回暖,券商業績整體有所改善,但也有一些券商業績仍在縮水之中。
經歷一番券業冷暖,個別抗風險能力頗強的券商凸顯出來。華泰證券,即是這樣一家證券公司。
2022年及之前,華泰證券營業收入的最好名次是行業第四,但最近兩年,其已經躋身券業前三。
排名的提升,得益于華泰證券營業收入的連年大漲。2023年,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19%至365.78億元,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當年證券行業營業收入均值僅微增2.77%。2024年,華泰證券營業收入再度上漲13.37%,高達414.66億元;13.37%的同比增速,屬于頭部券商中較高者。
除了營業收入,華泰證券的歸母凈利潤提升同樣顯著。2022年時,其凈利潤尚且為110.54億元;2023年已經達到127.51億元,同比提升14.19%;2024年更是進一步上漲至153.51億元,同比增速達20.40%。
伴隨業績的快速提升,2024年,華泰證券分紅力度進一步加大。6月推出 38.83 億元(含稅)年度分紅方案,占2023年歸母凈利潤30.45%;中期每股派現0.15 元(含稅),規模13.54億元,占 2024 年半年度歸母凈利潤 25.50%。此番年報發布后,華泰證券再推33.40億元(含稅)2024 年度分紅計劃,占2024年歸母凈利潤30.58%。
國際業務貢獻增長 新興市場布局加速
業績大增,源自何處?
從其年報來看,國際業務貢獻度最大。
2024年,華泰證券國際業務實現收入143.40億元。業績增速背后,華泰證券國際業務做對了什么?
實際上,這并非短期之功,而是源于華泰證券近年來持續加大國際業務布局力度,效果逐步顯現。
華泰證券的國際化布局依托于大投行一體化平臺,為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歐洲、美國、新加坡等提供跨市場投行服務。
其中,華泰聯合證券根植本土兼具國際視野,致力于為企業及機構提供包括股權融資、債券融資、財務顧問、場外業務在內的投資銀行服務。
總部位于香港的華泰國際,是國際業務控股平臺,其全方位對接集團全業務鏈體系,推進跨境聯動,為境內外客戶提供跨境綜合金融服務。華泰證券在香港的子公司設立于2006年。
2015年6月,華泰證券H股在港交所掛牌上市,2025年是華泰證券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十周年。以2015年為起點,華泰證券國際化布局加速,目前已形成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多地聯動的一體化、全業務鏈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
華泰證券在美國、倫敦、新加坡均有重要布局,并且近年來皆取得一定突破。
華泰證券(美國)于2019 年經美國金融業監管局核準,獲得經紀交易商牌照;2020年獲得自營牌照;2021年獲得在加拿大與機構投資者開展證券交易的業務資格;2022年獲得歐洲主要證券交易所的市場準入;2023年成為美國期貨產品的介紹經紀商;2024年獲得美國國債經紀經銷商資格以及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有限承銷會員資格。
更為重要的是,2024年,華泰證券(美國)FICC業務正式上線,并積極承接中國香港地區的機構代客業務,跨境代客FICC交易產品范圍和市場通道持續拓展,業務跨境聯動協同機制不斷優化,致力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一體化服務。與此同時,華泰證券(美國)作為主承銷商協助海底撈和小馬智行成功登陸美國資本市場。
2019年9月,華泰證券獲得倫交所會員資格,獲準交易符合倫交所相關規定范圍內的證券;2020年12月,正式開展倫交所全球存托憑證的做市業務,成為亞洲首家倫交所注冊做市商;2021年12月,華泰證券正式成為倫交所集團旗下綠寶石交易平臺會員,成為獲得倫交所、綠寶石平臺雙會員資格、資產規模位居前列的亞洲券商。
在新加坡,華泰證券同樣設有子公司。該子公司設立于2022年9月,圍繞構建“投行+財富+機構交易”的證券服務體系,不斷獲取當地相關牌照,并以新加坡為區域中心覆蓋東南亞新興經濟體。
2023年,其新加坡子公司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資本市場服務牌照和豁免財務顧問資質,在新加坡合法合規開展證券交易及企業融資業務。2024年,新加坡子公司全力踐行國際化發展戰略,持續深化國際布局,以跨境一體化綜合業務體系服務金融高水平開放。
與此同時,2024年,華泰金控(香港)登記為東京PRO-BOND市場主承銷商;華泰證券(美國)新獲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有限承銷會員資格;華泰國際旗下子公司以中資券商身份,于越南證券市場監管機構成功獲批證券交易代碼。機構業務平臺“行知”全面升級華泰海外研究和海外站,以國際化視野、前瞻性思維提供海外研究產品。2024年研究所共出具海外研報587篇,同比增長96%,研究范圍涵蓋美國、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多個區域;截至2024年底,覆蓋的美股、日股、韓股總數同比增長65%。
相較于其他頭部券商,華泰證券國際化業務布局的另一大特點是,充分借力科技對業務的支撐,依托平臺能力支持國際業務的發展。
華泰證券自研的FICC全球一體化交易平臺(HEADS)、信用分析管理平臺(CAMS)等核心交易平臺持續迭代,強化定價與交易服務優勢,實現從規模增長向能力產品化的轉型。機構客戶服務競爭力顯著提升,公募保險客戶排名持續領先。截至2024年底,科創板股票做市數量達126只,上市基金做市服務覆蓋589只ETF基金,均居行業前列;港幣-人民幣雙柜臺做市業務實現標的全覆蓋,成交量市占率顯著提升,獲頒港交所“2024年最活躍莊家——人民幣柜臺”獎項。
財富管理業務收入高達169.39億元
除了國際業務,拉動華泰證券2024年業績提升的另一大關鍵是財富管理業務。
2024年,其財富管理業務實現收入高達169.39億元,在華泰證券各業務條線中規模最大,相較于2023年同比提升7.75%。
值得注意的是,財富管理業務依托于經紀業務。近年來,證券公司紛紛進行財富管理轉型,作為以經紀業務見長的老牌券商,華泰證券在財富管理業務上擁有天然優勢。
具體來看,其在財富管理業務上的突出特點至少包括:
①2024年,“漲樂財富通”不斷豐富客戶服務核心場景,著力完善ETF 專項、資產配置、“領投官”等特色服務, 升級迭代品牌化的“i看”財經內容平臺,進一步完善平臺化內容服務體系和客戶運營模式,有效提升客戶專業化交易及理財服務體驗。
② 獲批成為首批試點參與“跨境理財通”業務的證券公司,跨境一體化業務聯動機制進一步優化。
③ 建立健全兼具標準化范式和個性化優勢的投資顧問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專業培訓、平臺賦能和激勵引導機制,積極打造職業化、高素質的投資顧問隊伍, 持續提升客戶有效覆蓋和資產配置深度。
④ 以滿足客戶多元化的財富管理需求為導向,以專業化的金融產品投研為基石,以智能化和平臺化為業務驅動,積極構建基于買方視角的一體化資產配置服務體系,協同推動金融產品銷售、配置與基金投資顧問等業務發展,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組合策略及產品配置解決方案。
⑤ 以買方投資顧問業務為核心,持續豐富和完善金融產品供給體系,基于多重維度構建買方投顧配置供給矩陣,持續提升產品優選和風險防控能力,提供從單產品優選到策略配置、定制配置的多維度解決方案。
⑥ ETF業務積極打造覆蓋各類產品選擇、產品分析與交易策略的工具, 引導客戶長期配置,改善投資體驗。
正因如此,華泰證券財富管理業務成為證券公司中的佼佼者。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華泰證券頗為重視AI布局,目前已運用至包括財富管理在內的多個業務條線。
在“成就客戶”方面,“漲樂財富通”持續建設金融能力中臺,圍繞投研、內容、營銷、運營四個方面進行專業服務能力的賦能,基于AI能力在短視頻生產和數字人直播方面提升了內容運營效率;一站式機構客戶服務平臺“行知”發布5.0版本,圍繞四類重點客群的核心訴求,持續打造智能化、自助化、千人千面的平臺體驗;機構客戶Onboarding平臺貫通盡調、簽約、開戶全流程,實現總部及境外機構業務線全覆蓋。
“優化運營”方面,智能投研平臺通過大模型升級智能研報體系,賦能投研全鏈路提質增效;“投行云”平臺重構核心系統,成為投行領域首家核心系統全自研的券商,升級智能審核、智能問答等AI應用,賦能業務提質降險;風險管理平臺深化專業風險量化研究和管理能力建設,提高國際業務風險管理平臺化支撐力度。
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