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記者亞當·恩圖斯(Adam Entous)在近期發布了一篇深入介紹美國介入烏克蘭戰爭的文章,大意是:與大多數美國民眾“理解”的不同,美國并非是俄烏之戰的局外人,不是看客,而是直接深度參與了。
恩圖斯在文章中使用的是“理解”詞組,實為委婉說法,意指美國和全球公眾此前一直被蒙在鼓里。他強調:在拜登政府時期,美國民眾以為僅僅是給予烏克蘭資金與武器援助,但事實是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參戰了。
文章指出,正如英國前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和美國參議員馬可·盧比奧所言,烏克蘭戰爭本質上是一場針對俄羅斯的代理人之戰——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深度參與了該場戰爭的每一個環節。
請注意是“每一個環節”,包括武器供應、人員培訓、作戰規劃、兵棋推演、情報支持和目標鎖定。從宏觀戰略設定到微觀細節的掌控,從戰役與戰斗的規劃到具體行動的指導,美國無所不包
文章稱,美國龐大的情報收集網絡既包括指導整體戰役策略,又將精確的目標信息傳遞給前線的烏軍及來自北約及其伙伴國的雇傭兵。
美國是這場戰爭的“一部分”
美方不僅提供“俄軍陣地、動向和意圖的情報”,還參與每日目標篩選。每天早晨,烏克蘭人和美國派來的軍事顧問都會聚集在一起,評估俄羅斯的武器系統和地面部隊,確定最成熟、最有價值的目標。
據一名來自歐洲國家的情報主管透露,當他發現北約對戰場行動的介入之深時,不禁感嘆:“他們如今已是殺傷鏈的一部分”。
盡管這些信息對長期關注戰局(而非普通吃瓜群眾)的人而言并非新聞,但恩圖斯的報道通過大量細節和實名披露,進一步證實了美國不僅給澤連斯基輸送武器,更直接承擔掌控情報的深度角色。
文章還以戲劇化筆調描述了戰爭初期北約部隊已秘密進入烏克蘭的細節:一支由“未穿制服但全副武裝的英國突擊隊”組成的車隊,將兩名烏克蘭將軍偷運至波蘭邊境,與美國情報和軍事官員會面,共同策劃“烏克蘭戰爭中最隱秘的行動”。
此后,美國以“顧問”名義逐步擴大介入。從最初派遣12名軍官到基輔,到人數增至36人并允許其靠近前線。
中情局(CIA)更獲授權進入哈爾科夫地區,協助烏方在“盒子內部”開展行動——也就是深入俄羅斯領土。可能是為了情報的需要,他們將之稱呼為“盒子內部”。
恩圖斯寫道:“大多數美國民眾認為不可想象的事已成為現實,即美國早就直接參與在俄羅斯主權領土上擊殺俄軍士兵”。拜登政府的美國,在限制和參與俄羅斯境內打擊行動方面已經走得很遠、很遠。
曾經,世界面臨核戰爭風險
在美國的情報支持下,烏軍及雇傭兵得以精準打擊克里米亞(俄方視其為領土)目標,包括擊殺俄軍將領、襲擊塞瓦斯托波爾港的俄黑海艦隊,以及代號“月夜冰雹”(Lunar Hail)的行動。
該行動指的是:美方授權烏軍使用遠程導彈攻擊克里米亞,并全程管控從坐標定位到導彈路徑計算的每一個環節。拜登政府甚至“授權軍事和中情局與烏克蘭、英國秘密合作,制定攻擊計劃摧毀刻赤海峽的橋梁。
讓很多美國民眾感到驚訝的是,中情局甚至獲準支持針對俄羅斯本土的遠程打擊,通過“特批豁免”繞過“禁止提供俄境內目標情報”的規定——提供俄羅斯“弱點”的詳細信息及關于俄羅斯防御系統參數。
這些逐步升級的行動讓很多美國政客“屢次擔憂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乃至核戰爭”。例如,在提供依賴美國衛星制導的“海馬斯”火箭系統時,一名美方官員坦言:“那一刻仿佛站在紅線邊緣,擔心下一步就會引發世界大戰”。
尤其是在俄羅斯制定新的核戰略背景下,美國政客擔心“自己也會卷入進去”。但拜登政府執意要繼續干下去,即使他們看到評估機構給出“此舉可能將核戰概率推高至50%”,但仍一意孤行。
文章還提到,拜登政府的很多官員將這場沖突視為“未來戰爭的實驗場”。美軍中將克里斯托弗·多納休對烏軍將領的“感謝”暴露了美方的真實意圖,他說:“烏克蘭人在流血測試美國裝備和戰術,讓我們得以構建此前無法實現的體系”。
耐人尋味的是,《紐約時報》的敘事中,俄軍幾乎隱形——他們被描繪為“無能的被動反應者”,而烏美的“伙伴關系”則被包裝為“連戰連捷”。這與現實戰線由俄方推進,形成鮮明對比。
恩圖斯說,在一場已經明顯有利于俄羅斯的戰爭中,美烏之間的“伙伴關系”被描述為“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甚至是烏克蘭的大多數災難性失敗也被呈現為取得了一些成功,并宣揚俄羅斯軍隊士氣崩潰,戰斗意志消磨殆盡。
近期,美國多家媒體的風向標都在轉變,報道出來的很多信息雖然不是“新的”,但細節更加突出。這一方面可能是在配合特朗普的戰略,即讓美國盡可能、盡快從俄烏戰爭中抽身。
另一方面可能是在看到利用代理人戰爭難以戰勝俄羅斯之后,提前為美國公眾接受“烏克蘭戰敗做輿論準備”。其敘事邏輯可基本概括為:所有勝利歸功美國,所有失敗歸咎烏克蘭的無能。
通過將失敗責任轉嫁給烏方“試圖為美國削減援助、推動談判鋪路”。正如文章結尾暗示的那樣:“歐盟、烏克蘭若想在沒有美國支持的情況下繼續和俄羅斯人戰爭,需認清美援的關鍵性”。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載、轉發、評論、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