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北部灣,風勁好揚帆。近日,現代快報記者跟隨“多彩民族 壯美廣西”采訪行活動來到廣西欽州、北海,從千年坭興陶的文化出海到海鴨蛋的產業升級,從平陸運河的浩蕩工程到北部灣港的智能轉型,廣西正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在建設海洋強國的新征程上,奏響新時代的藍色交響。
打造經濟發展“新機遇”
摟、揮、轆、挑、窯、光,歷經坭興六藝古法,一盞傳承千年的坭興陶器誕生。作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欽州坭興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得益于區位優勢,坭興陶在漢代時就以海運的方式,通過大觀港、欽州港等港口將坭興陶作品運送到全國各地,遠銷國外。
千年坭興陶養育著欽州人民,在國家對特色產業發展政策的引導下,坭興陶產業發展不斷壯大,成為推動欽州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之一。現如今,坭興陶出海的方式似乎也有新的變化。
將視角切換至不遠處的平陸運河施工現場,機械轟鳴聲不絕于耳,大型設備持續奮戰,關鍵節點正不斷突破。
作為西部地區南向水運出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建成后,將直接連通西江航運干線和北部灣港口,貨物經此出海,相比目前從廣州出海可縮短入海航程約560公里,預計每年可為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節省運輸費用52億元以上。
平陸運河連接了內陸與欽州港口,也將使得坭興陶的運輸更加便捷,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運輸效率,有利于產品更快速地到達國際市場。運河開通后,將促進欽州坭興陶產業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往來,為坭興陶打開更廣闊的市場。
未來,西江緊張的航運困境將被紓解,通江達海的新通道將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為廣西繪出一幅千帆競發的蓬勃畫卷。
做好靠海向海“生意經”
一顆海鴨蛋是如何生產出來的?清洗、上泥、密封、烤制……在北海海鴨蛋文化館內,海鴨蛋從生產到加工的精湛工藝與文化創新,通過靈活場景的生動呈現,直觀感受北海海鴨蛋作為地方瑰寶的獨特魅力。
充分挖掘傳統海鴨養殖和北海海鴨蛋“土特產”優勢,如今,北海海鴨蛋產業園已具備承接超過200條海鴨蛋生產線的能力,預計年加工海鴨蛋數量可達70億枚。
“隨著自動化生產設備入場,海鴨蛋及蛋制品的生產不斷提速。”北海市回頭客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日產海鴨蛋100萬枚、生咸蛋黃20噸、蛋黃酥30萬枚、糯米蛋20萬枚、醬5萬瓶、月餅5萬斤、粽子5萬枚,年產值達到1.5億元。
依托于豐富漁業資源、水產養殖業,2023年,北海市養殖企業(場、戶)已超1.9萬家,水產養殖面積58.06萬畝,是廣西最大的水產品加工出口基地。
為進一步服務向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向海經濟綠色發展,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的“北部灣海洋生態博士團”以基礎研究為抓手,主動對接服務當地企業和養殖戶,了解其在生產及養殖過程中面臨的瓶頸問題,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
聯合當地水產加工企業建設新型海洋食品研發(國際)聯合實驗室,開展新型海洋食品研發及全自動生產技術攻關,幫助企業年增收約1740萬元。開展羅氏沼蝦一程田養殖推廣試驗,完成示范推廣面積50畝,實現羅氏沼蝦畝產300斤、水稻畝產800斤、畝產純利潤超過5000元,推動農民人均收入翻2倍多,有效對接和助力北海市鄉村振興戰略。
謀劃以港帶業“新動能”
堆滿廠區的鋼板,全年已排滿的訂單……在廣西北海海洋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內,正上演著火力全開、加速生產的“進行曲”。2024年5月,廣西藍水海洋能源裝備制造項目一期在園區內試生產,憑借高效、高質的生產力,公司不斷收獲海內外訂單,如今生產計劃已經排滿了2025年。便利的生產條件、運輸條件,也成為公司選擇首批入駐臨海產業園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北部灣港北海碼頭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加快推進泊位建設和能力提升,扎實服務以綠色化工、金屬新材料、高端紙業、硅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產業為主導,生態鋁、海工裝備產業齊頭并進的“5+2”臨港產業集群,以港興業、以港興城,不斷帶動新產業、新企業入駐臨海工業園區,促進產業工人隊伍的壯大。
在西部陸海新通道,欽州聯運中心、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無縫銜接,滿載東盟各國貨物的集裝箱在這里“下船即上車、下車即上船”。
作為全國第五個已投產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項目配備先進、智能、高效節能的自動化裝卸設備及水平運輸設備,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自動控制等新一代尖端技術,實現集裝箱碼頭高度信息化、標準化、作業全自動化,打造“智能、高效、綠色、便捷”的北部灣智慧集裝箱碼頭。
一個個重大項目在沿海接踵而至,一個個綠色產業集群在北部灣經濟區成形,藍色引擎助力廣西區域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2024年,廣西海洋生產總值2580.9億元,比上年增長5.8%,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9.0%。海洋經濟對全區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2.3%。全區海洋經濟呈現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增長動能持續蓄積、創新能力逐步提升的良好態勢,為廣西高質量發展提供“藍色動能”。
如今,廣西正奮楫篤行,加快把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場景優勢轉化為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勝勢,在建設海洋強國的新征程上劈波斬浪,奮力譜寫新時代的藍色華章。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楊曉冬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