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微信
我們從小到大,幾乎每頓飯都離不開「鹽」。但吃鹽太多會催生一系列健康隱患,比如高血壓、中風、急性心梗等。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800萬例死亡與不良飲食相關,其中190萬例直接歸因于高鈉攝入。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發布《低鈉代鹽制品使用指南》,旨在通過推廣「低鈉鹽」來替代普通食鹽,以減少因高鈉攝入引發的健康風險。
低鈉鹽有什么特殊之處?換成低鈉鹽后,會有哪些獲益?哪些人適合吃,哪些人不適合吃?《生命時報》 邀請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低鈉鹽有何特殊之處?
鈉是人體必需的電解質,但過量攝入會導致細胞內離子交換紊亂、血容量增加、心臟負荷加重,進而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等健康問題。
低鈉鹽是一種以氯化鉀(KCl)部分替代氯化鈉(NaCl)的食鹽產品。
普通食鹽中,氯化鈉的含量在95%以上。
低鈉鹽就是減少了氯化鈉的比例,讓它僅占75%左右;再加上大約25%的氯化鉀。
這樣一來,鈉含量少了、鉀含量多了,既能保留咸味,同時還可補充鉀元素,正好符合高血壓患者「低鈉高鉀」的飲食要求。
盡管多國承諾,到2030年將人均鈉攝入量減少30%;但2019年全球平均鈉攝入量仍高達4.3克/天,遠超世衛組織建議的2克鈉/天(約5克鹽)。
換成低鈉鹽,會有哪些獲益?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臟內科副主任醫師莊震表示,低鈉鹽的益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降低血壓
既往一項涵蓋26項隨機對照試驗、涉3.5萬名成年人的分析顯示:
使用低鈉鹽可使收縮壓(高壓)平均降低4.76毫米汞柱、舒張壓(低壓)降低2.43毫米汞柱。
2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以2萬多例有中風或高血壓病史的中國居民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
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食鹽,中風風險降低了14%,主要心血管事件風險減少13%,死亡風險降低12%。
3補充鉀元素
鉀能拮抗鈉的升壓作用,并改善神經肌肉功能。世衛組織建議每日鉀攝入量為3.5克,而低鈉鹽的推廣有助彌補多數國家鉀攝入不足的現狀。
4類人尤其適合吃低鈉鹽
低鈉鹽對于多數人來說是一個健康選擇,《中國低鈉鹽推廣使用指南》指出,應用低鈉鹽不僅安全易行,而且能節省醫療支出,以下4類人尤其適合吃低鈉鹽。
1高血壓患者
研究顯示,在高血壓人群中,“鹽敏感性高血壓”所占比例高達28%~74%。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營養師石正莉表示,把家里的鹽換成低鈉鹽,即使吃鹽量不變,血壓還是會降低;血壓一下去,心血管疾病風險、死亡風險自然而然也降低了。
2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腦卒中、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使用低鈉鹽可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利遠大于弊。
3中老年人
使用低鈉鹽可以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事件,并且不會增加中老年人的全因死亡率。
4血壓正常的健康人
在不增加低血壓風險的情況下,使用低鈉鹽可以降低健康人群的血壓,減少高血壓的發生率。
哪些人不適合吃低鈉鹽?
石正莉提醒,對于腎功能不全、高鉀血癥患者,以及高鉀藥物/補充劑服用者、保鉀利尿劑及其他阻礙鉀排出藥物的服用者來說,不適合吃低鈉鹽,或在醫生評估后決定是否能吃。
因為鉀含量高,腎臟就得使勁兒排泄鉀,進一步增加腎臟負擔;血液中的鉀含量高,還可能影響心臟,誘發心律失常。
需要提醒的是,腎功能正常、但正在服用普利類或沙坦類降壓藥的人,要是想吃低鈉鹽,需要監測血壓,因為這兩類降壓藥的降壓效果容易被高鹽飲食掩蓋。也就是說,吃鹽過多時,降壓效果看著還不錯;當減少食鹽攝入,血壓可能降得過低。
怎么吃鹽健康獲益大?
1克鈉相當于2.54克鹽。從健康角度看,做好以下幾點有助幫你控制鈉攝入,同時盡量不影響咸味。
1逐步換成低鈉鹽
世衛組織指出,在家庭烹飪中,建議逐步用低鈉鹽替換普通鹽,初期可按1:1比例混合,適應后完全替代。
2每日吃鹽上限:5克
不管是普通食鹽,還是低鈉鹽,建議每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約為1個啤酒瓶蓋的量),可根據情況使用限鹽勺(一勺為2克)。
3用其他調味代替咸味
比如多用醋、番茄、檸檬汁等酸味代替,或用辣椒、蔥、姜、蒜等天然、有特殊味道的食物做調味。
4做飯時晚一點放鹽
除腌制肉類時需要提前放鹽,其他情況下只需出鍋前加鹽就行。此時鹽分尚未深入到食物內部,舌頭上同樣可以感覺到咸味。
5留意“隱形鹽”
建議大家多吃食物,少吃食品。即多吃看得見食材的、原汁原味的簡單烹飪食物,一些加工到看不出原材料的食品,如香腸、餅干、薯片等,少吃或盡量不吃。
換一換家里的鹽,就有助控好血壓、心血管健康等指標。正如北京大學武陽豐教授所言:“若全國家庭改用低鈉鹽,中國每年可減少10%的死亡。”健康生活,從廚房的一勺鹽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