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4月7日電 (記者 周毅)7日,在重慶萬州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渝2標段)跨江放線作業現場,一臺大載重無人機搭載著一級導引繩從N5193號鐵塔附近騰空而起,跨越935米的江面,飛向長江對岸N5192號鐵塔作業人員手中,此次長江兩岸鐵塔的成功“牽手”,是中國西南地區首次應用大載重無人機參與特高壓工程放線作業。
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國家“西電東送”戰略部署的重點工程。該工程重慶段渝2標段新建鐵塔266基,線路全長129.092公里,本次跨長江放線為最后一段放線作業,預計10天內完成。屆時,重慶段220.9公里將全線貫通。
圖為施工現場。(無人機照片)張弛 攝
重慶市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項目部副經理賀君介紹,跨越長江放線作業,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江面上空風力強勁,導致風壓較大。為安全、可靠實現跨江施工,本次采用的大載重無人機,既保證了無人機載重飛行的速度和穩定性,又兼顧了江面航道的安全,可高度契合新工藝的實踐應用,大載重無人機展放導引繩施工,1小時就可以將4根導引繩展放完成,在保障安全的同時也優化了施工工藝,相較以前使用常規小載重無人機,可縮短放線時間30%以上。
而為了確保長江航道的安全,同時降低施工風險、提高放線效率,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嚴格落實各項安全、技術措施,采用了導線弧垂數字化檢測、可視化放線等新技術,并與重慶海事局密切聯系,采取“6+4”間隙封、護航方式,即6天封航施工,4天護航施工相結合,保證每天4小時作業時間,全力保障跨越放線期間的施工安全及航道安全。
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全國首條大容量水光互補的純清潔能源跨區外送直流通道,該工程計劃2025年建成投產。投產后,每年可向華中地區輸送電量近400億千瓦時,在滿足電力可靠供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每年可替代燃煤超1700萬噸,大幅提高華中地區綠電比例,有利于實現更大范圍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有利于落實國家能源戰略、推進能源轉型。(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