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成都召開。14位國家兩院院士,科技部、生態環境部等國家部委、四川省政府領導出席開幕式。四川省教育廳、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應急管理廳等省直部門相關負責同志,部分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以及業內知名專家參加開幕式。成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劉清友致歡迎辭。校長許強主持開幕式。
劉清友表示,學校始終把實驗室的建設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中之重,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認真聽取各界領導和各位院士專家的意見建議,精準對接國家戰略需求,進一步明確實驗室的建設方向,優化建設路徑,創新建設舉措,加快推動實驗室高質量發展,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貢獻、更多成績。
許強表示,未來,實驗室會繼續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加強有組織科研協同作戰,積極構建開放的科研生態,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為解決國家重大需求中的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做出應有貢獻。
同日下午,會議舉行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劉清友為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頒發聘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范宣梅介紹了實驗室的情況和發展規劃。
學術委員會專家對實驗室自批準建設以來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議實驗室進一步聚焦國家戰略和國際前沿,加強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建設,促進有組織科研和自由探索共同發展,深化國內外合作,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在理論研究、技術創新、重大應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助力我國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技術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的 前身 是1989年由原國家計委、國家教委批準, 在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地質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基礎上建立的國家專業實驗室。 2001年實驗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2002年成為科技部與四川省共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03年被批準為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2007年10月被科技部批準列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2010年12月通過科技部驗收。2015年通過科技部評估并獲得“優秀”。在2012年和2018年兩次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評估中均獲“優秀”且排名第一。 2025年,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完成重組,成為目前我國地質災害防治領域唯一的全國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在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方面一直起著引領作用,并為我國的防災減災事業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國科學院彭建兵院士,實驗室主任為范宣梅教授。 實驗室2017年被國土資源部、科技部命名為“國家國土資源科普基地”,2020年入選四川省第十二批省級科普基地。
編輯、審核:大可
版權聲明:本文由"TOP大學來了“綜合自“成都理工大學”,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