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德國漢諾威4月7日電(記者車云龍 袁亨瑞)2025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展會主辦方德意志會展公司董事會主席約亨·科克勒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近年來,"中國制造"飛速發展,取得"巨大提升",品質越來越高。通過漢諾威工博會這一平臺,中國產品和解決方案贏得越來越多國際參展商認可。
4月2日,在德國漢諾威,德意志會展公司董事會主席約亨·科克勒在2025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車云龍攝
創立于1947年的漢諾威工博會被譽為全球工業技術發展"風向標",也是促進各國企業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展會3月31日至4月4日舉辦,吸引來自約60個國家和地區的3800多家參展商。其中,中國參展商數量約1000家,僅次于東道主德國。
"今年,中國企業表現非常強勁。"科克勒說,在電氣工程、機器人和數字化等關鍵領域,中國參展商正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展現出尤為亮眼的創新能力。他指出,10年前,與機器對話是科幻小說中的場景,而如今這正成為現實,并有望在未來5年內推動工業生產力大幅提升。
在展會上,中國企業的數字化創新成果也體現在與德國企業的深度合作中。科克勒介紹,西門子展臺展示了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成果。例如,新藥和疫苗研發傳統上需要15年,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大幅縮短周期并提升質量,這一創新最終將惠及社會。
4月1日,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人們在宇樹科技展區觀看機器狗演示。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德中)合作至關重要。因為通過交流,我們實現雙贏,并變得更加優秀。"科克勒表示,德中合作模式正從過去以德國技術為主導,向雙方技術更加互補的模式轉變。這一變化背后,是中國企業在創新能力和技術積累上的快速提升,推動雙方在更高層次上展開合作與競爭。
他形象地比喻說,這就像奧運會,雙方不是彼此對抗,而是在比拼創新速度。
科克勒強調,健康的合作與競爭應建立在自由、公平的世界貿易體系之上。然而,當前全球面臨的不確定性上升,企業需要尋找新增長點,如關注其他快速增長的市場,同時通過數字化和低碳轉型推動工業可持續發展,提升長期競爭力。他認為,德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科克勒還分享了他今年到訪上海的感受。他不僅親眼見證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驚人發展速度,還通過與業內人士交流了解到中國在智慧物流領域的前瞻布局。"我真正體會到了‘中國速度’。"他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