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口縣明通鎮從“隊伍、陣地、形式”三個維度精準發力,打造“鹽”之有理理論宣講品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三支隊伍”構建理論宣講“新格局”
明通鎮立足實情實際,持續選優配強基層理論宣講團,先后組建“頭雁”宣講團、青年干部宣講團、鄉土名嘴宣講團。構建起“干部帶頭講理論、業務骨干講政策、產業能人講振興、先進模范講事跡”的“多元主體”理論宣講“新格局”。
“頭雁”宣講團由鎮黨委相關負責人、各村(社區)黨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組建,宣講團成員常駐“明通大講堂”,重點圍繞黨的最新理論、基層治理等方面,結合工作職責和工作重點開展示范宣講;青年干部宣講團成員主要是以35名“90后、00后”為主的“明通聲·青年音”青年志愿宣講團,重點圍繞強國復興有我、我為明通獻一策等主題開展宣講活動;鄉土名嘴宣講團是從身邊好人、農村老黨員、退休干部等本土能人中擇優選聘了66名“鄉土名嘴”,重點圍繞基層社會治理、民生領域急難愁盼、鄉風文明、紅白喜事整治等方面開展理論宣講,以快板、小品、“三人鑼鼓”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形式新穎的理論宣講。
“三類陣地”提升理論宣講“新高地”
近年來,明通鎮堅持做到居民群眾在哪里,宣講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以“傳統+流動+數字化”宣講模式,逐步擴大理論宣講面,讓惠民政策如春風化雨般送到群眾身邊、講到群眾心坎里,真正實現深入、有效宣講。
明通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充分利用理論宣講室、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等,建立8個固定的理論宣講場所,將理論宣講與文化活動、志愿服務、鄉村治理等有機結合。同時,將理論宣講融入“幫辦代辦”,搭建民生服務“連心橋”。
創新打造流動“小板凳”宣講陣地,組織宣講員深入村(社區)、院落、田間地頭,與群眾圍坐在一起,以拉家常的方式開展理論宣講,通過將黨的理論與產業發展相結合,開展產業發展宣講動員會68次、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7期,覆蓋600余人次,引入4家市場主體,在平安村、大塘村、龍泉村栽種淫羊藿、重樓、大黃等中藥材1050余畝,推動高山藥材種植規?;瑸猷l村產業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充分利用微信視頻號、抖音等線上平臺,開設理論宣講專欄,定期推送理論宣講視頻、音頻、圖文等內容,通過線上平臺開展互動式宣講,及時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解答群眾的疑問,增強理論宣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種形式”打造鹽之有理“新品牌”
明通鎮打造“鹽”之有理說事品牌,開展“學習身邊榜樣 匯聚奮進力量 ”宣講會,先后推出城口好人、退役軍人、致富帶頭人等46名身邊榜樣力量,把宣講扎根在各行各業,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身邊人。
同時,明通鎮開展“我們的春晚”“義診義剪”等12場群眾性主題活動。結合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人鑼鼓”編制一批以黨的理論、基層治理、惠民政策為主題的三句半《法治宣講進農村》《反詐宣傳》等20余則,推動基層理論宣講既“有高度”又“接地氣”。
另外,組建19個“幫幫團”,針對獨居、高齡、失能等困難群體開展惠民政策宣講、矛盾糾紛化解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00余場,“移風易俗”主題活動47場,2024年至今明通居民無1例操辦“無事酒”,同時解決群眾就業70余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90萬余元,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下一步,明通鎮將繼續強化互聯網思維和技術賦能,深化媒體融合改革發展,‘聚焦三縣一城一樞紐’‘六個示范區’建設等重大主題,繼續為講好城口故事貢獻明通力量?!泵魍ㄦ傸h委書記林璨表示。(黃澤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