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一實驗學校小學班主任參加“名師之路”第28屆研討會紀實
三月的風喚醒沉睡的枝椏,教育的星火也在思想的碰撞中粲然點亮。我校小學部28位班主任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參加了為期兩天的第28屆“名師之路”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與德育創新高峰論壇,此次培訓既有郭文紅老師筆下家校共育的潺潺暖流,也有朱維維指尖AI躍動的科技螢光;萬平老師用故事焐熱了教育的溫度,而雷蕾與田冰冰正將知識的河流引向更遼闊的海洋,這場教育思想的碰撞為教師提供了多維成長指南。
北京市德育特級教師萬平,圍繞《做溫暖教育的踐行者》這一主題,深度剖析了德育的溫度與深度。分享過程中,萬老師列舉大量鮮活的案例,生動講述在日常教學中,如何精準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憑借細致入微的關懷觸動學生心靈。她著重指出,德育并非單純約束學生行為,更是滋養心靈的雨露。聆聽萬老師的分享后,參與的班主任們深受啟發,意識到可以用愛搭建師生間的橋梁,為學生營造充滿愛的成長環境,引領學生健康前行。
朱維維老師在分享中,借助豐富實例,為教師開拓 AI 教育應用視野。學情分析時,AI 能精準定位,助力個性化指導;班級管理中,智能系統提升效率;學科教學里,AI 助力備課與批改,減輕教師負擔。此外,AI 還是家校溝通 “利器”,并搭建學生自我教育平臺,在場教師紛紛表示收獲頗豐。
郭文紅老師提出家校協同的本質是共情,通過談心本、家長成長日記等工具,引導家長從旁觀者轉變為成長合伙人。她強調用積極解釋法化解家校矛盾,如將學生沖突事件轉化為培養同理心的契機,讓家長成為教育的同行者而非對立者,真正實現教育從家庭開始,幸福從溝通發芽。
雷蕾老師創新性提出教育營養金字塔:生理層(科學飲食與運動規劃)、心理層(情緒能量補給站)、認知層(跨學科項目學習)。通過詩經植物基因圖譜數學食譜設計等案例,展現如何讓學生在真實問題解決中實現身心智融合成長。
田冰冰校長在報告中提出,在班級建設上需要在“讀”字上做文章,教師要讀懂時代,讀懂家長以及讀懂自己。
付麗旻老師強調,孩子教育需全方位聚焦心理健康,做到潛移默化的引導。親子關系塑造上,家長不能大包大攬,父親的陪伴肯定、母親的巧妙引導都至關重要。面對孩子情緒壓力,要鼓勵其用語言表達,家長和老師先關注心情再處理事情。只有時刻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才能助力他們快樂成長 。
學習感悟剪影
短暫的學習雖已落幕,但教育的征程永不止步。這場研討會讓我們看見:當教育插上技術與人文的雙翼,每個生命都能綻放獨特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