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7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將赴白宮之約,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
短短兩個多月,內塔尼亞胡兩度訪美。他不僅是特朗普第二任期首個來訪的外國領導人,也將是美國宣布向全球征收“對等關稅”后,頭一個與特朗普會面的外國領導人。
輿論認為,關稅將是內塔尼亞胡此訪的議題之一。他可能會尋求美方“網開一面”,演一出關稅協商的大戲。但在以軍對加沙的攻勢進入“新階段”、美國伊朗關系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中東議題仍是此訪的重頭戲。
演一出關稅戲?
據央視新聞報道,內塔尼亞胡已于當地時間6日抵達美國,定于7日與特朗普會晤。
根據以總理辦公室此前發布的聲明,內塔尼亞胡將與特朗普討論所謂“對等關稅”、尋求釋放被扣押在加沙地帶的以方人員、以色列與土耳其雙邊關系以及有關伊朗的問題等。
短期內兩次訪美,就算美以關系“鐵桿”,也讓外界感到驚訝。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次訪問是特朗普主動邀請。據報道,特朗普3日同正在匈牙利訪問的內塔尼亞胡通話時,發出了這次邀請。
內塔尼亞胡據稱同樣意外,但他同時也很得意。他在聲明中說,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希望與特朗普談關稅,但他是“頭一個”,“我認為這既反映了特殊的個人關系,也反映了美以的特殊關系”。
就在特朗普邀請內塔尼亞胡訪美的前一天,美國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其中將對來自以色列的產品征收17%的關稅。
輿論指出,這相當于是對以色列的“一記耳光”。
早在40年前,美以自貿協定就已生效。目前超過98%的美國產品在進入以色列市場時,獲免稅待遇。據以色列財政部,以色列每年在美國商品上征收的關稅僅有4200萬新謝克爾(約合1130萬美元),主要來自農業部門。
為了向美方示好,以方4月1日還主動宣布取消對美國進口產品的所有剩余關稅,但并未換來美國“手下留情”。
特朗普的邀請似乎將給這一切帶來轉機。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請內塔尼亞胡來談關稅,可能是讓他“打配合”,演一場關稅協商的大戲。雙方會談后,以色列關稅很可能獲得減免,美方則能夠展示其“經濟霸權”和“實力”。
“關稅問題并非美以關系中的核心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并不難。”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劉中民說。
他表示,基于政治上的特殊關系,美以過去在貿易領域也有互惠。這次特朗普將關稅大棒揮向全世界,以色列位列名單中,一方面顯示出美國在關稅問題上的“一刀切”;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美國可能讓內塔尼亞胡配合,做戲給世界看。
加沙問題上求支持?
分析認為,關稅問題可能只是“前菜”,加沙問題才是內塔尼亞胡訪美的核心議題。
自3月18日以色列違反停火協議、重啟對加沙軍事行動后,局勢持續惡化。
除了不斷在加沙城、拉法和汗尤尼斯等多地進行轟炸,以軍近期還多次發表“攫取巴方領土”的煽動性言論。
內塔尼亞胡2日表示,以軍正在拉法及汗尤尼斯之間構筑“莫拉格走廊”。這將是除“費城走廊”和“內察里姆走廊”之外,以軍控制的又一條“安全走廊”。他還說,以軍正“切割”加沙地帶,向哈馬斯施壓,迫使其釋放以方被扣押人員。
同一天,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說,以軍將在加沙“奪取大片土地”,并將其納入以軍“安全區”范疇。
近期還有報道稱,以色列正與多國就“重新安置”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展開磋商。
以軍對加沙的攻勢是否進入“新階段”?一系列動作是否釋放長期占領的信號?
“此前達成的加沙停火協議,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名存實亡。以色列的加沙政策正處在重新調整的階段。”劉中民說。
有分析認為,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以色列正采取漸進式“蠶食”的策略。一方面,以色列可能會通過軍事行動,進一步占領巴勒斯坦土地。另一方面,以方的封鎖將讓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迫使其離開。
劉中民指出,內塔尼亞胡訪美,是要在加沙等問題上尋求更多支持,進一步滿足以色列的“胃口”。但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后,美國將在國內外面臨更多挑戰,更難對以色列提供強有力支持。這可能也是內塔尼亞胡要進一步游說美國的考慮之一。
給美伊緊張關系再添把火?
在美國與伊朗緊張關系升溫之際,伊朗問題也是內塔尼亞胡此行繞不開的議題。
一邊是美方“秀肌肉”。近期美軍持續空襲胡塞武裝,并向中東地區集結隱形轟炸機、航空母艦打擊群等,向伊朗“極限施壓”。
另一邊是伊朗“示強硬”。伊朗官員6日說,伊朗已告知周邊國家,若以開放領空等方式支持美國對伊動武,將招致“嚴重后果”。
但同時,雙方并未關上談判大門。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6日表示,雖然迄今為止美伊“一輪談判也沒舉行”,但伊朗仍承諾于外交途徑,并愿意與美國開啟間接談判。另據報道,特朗普政府也在認真考慮與伊方開展間接談判的提議。
劉中民認為,目前美國在重點打擊也門胡塞武裝的同時,對伊朗仍采取兩手策略。
一方面,美國與伊朗仍通過中間方互相通信。但伊朗不會同意無條件接受美方要求,間接談判的效果可能并不好。
另一邊,美方也叫囂對伊朗進行打擊。國際輿論認為,目前美伊關系已到關鍵節點。
“在這種情況下,內塔尼亞胡此訪有意給美伊關系‘再添一把火’,推動美方加強對伊朗制裁,或是進行有限軍事打擊。”劉中民表示,美方并不想發動一場全面戰爭,仍希望施壓伊朗回到談判軌道。但可能會對伊朗在第三方的目標,或是伊朗境內的重要核設施、軍事設施等,進行“定點清除”。
中東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特朗普重返白宮后,首個接待的外國領導人是內塔尼亞胡,還聲稱要訪問以色列、沙特和加沙。當時有分析稱,這凸顯出中東在“特朗普2.0”外交版圖中的優先位置。
但兩個多月后,隨著特朗普政府在國內外推行一系列激進的政策和改革,美國正面臨其他更加緊迫的難題,中東議題的關注度則在下降。
“目前就美以關系而言,以色列對美國的需求更大。以色列正試圖拉住美國,避免美以關系和中東議題在美國外交政策中邊緣化。”劉中民說。
分析也指出,如今美國面臨國內外其他議題擠壓,或讓美國的中東政策更具不確定性。
劉中民認為,美國政策在中東的破壞性影響還會加強。特朗普政府的中東政策缺乏系統性,政策的搖擺加劇了中東的無序。此外,特朗普無底線地袒護盟友、打壓敵手,也造成緊張局勢升級。這已讓美國成為中東地區混亂和動蕩的根源。
除美國因素外,以色列、土耳其、沙特等地區力量的雄心和抱負在增強,伊朗領導的“抵抗軸心”也不會偃旗息鼓。“這些因素意味著,未來的中東局勢并不樂觀。”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原標題:《深度 | 受邀再度訪美,他要頭一個和特朗普當面談關稅?》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裘雯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