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如今在安卓手機陣營里,三星在各方面都可以說是有著特殊的“待遇”。
比如在軟件層面,三星和谷歌這些年一直有緊密的操作系統合作關系,特別是最近兩三年,三星的手機和智能手表更是往往可以比谷歌“親兒子”Pixel系列還要更早首發一些最新的軟件功能。
而在硬件層面,三星手機近年來也是一直都“獨占首發”高通的驍龍8系“for Galaxy”旗艦移動平臺。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三星方面此前的一些說法,這些由高通為其提供的SoC,甚至還并不完全等同于后期開放的“領先版”,而是在內置ISP、DPU等組件上專門針對三星的需求進行了定制。從這樣的待遇上,也不難看出高通對于三星這家客戶的重視。
然而關注三星手機的朋友肯定知道,即便這些年客觀上一直有著高通給予的“特權”,但他們也從未放棄過自研旗艦SoC的嘗試。就算這些Exynos芯片的口碑一直不算太好、在商業化層面屢遭挫折、甚至遭到了許多嘲諷,但三星也并未停止過對于自家先進制程和旗艦智能手機SoC的研發投入。
為什么三星會對“自研手機芯片”這件事如此執著?過去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面子問題”,或者是對過往輝煌的不舍,但就在最近,我們三易生活對這個問題有了一些新的認知。
事情的起源,來自一臺已經損壞、無法開機的歐版Galaxy S22 Ultra。在維修成功之后,我們將這臺國內少見的機型升級到了它目前的最新版本系統,并出于好奇進行了一番性能測試。
常溫安兔兔評測成績
常溫GeekBench成績
雖然早前許多報道都會聲稱,三星Exynos平臺近年來發熱量格外明顯。但從我們的體驗來看,它并沒有比同期的驍龍8 Gen1更熱,甚至握持(熱量)感受上反而還要好于同期的競爭對手。
加外置散熱后的安兔兔評測成績
加外置散熱后的GeekBench成績
在對這臺歐版三星Galaxy S22 Ultra進行跑分測試后,我們發現它目前的性能表現要遠好于一開始的期待。在常溫環境下,其整體性能與同期的天璣9000可以打成平手,加上常見的外置散熱器后,則會發揮出超過驍龍8 Gen1、達到驍龍8+ Gen1級別的水平。
那么這意味著什么呢?多年前曾有觀點聲稱,三星在Galaxy S23 FE上疑似使用了“改進版”的Exynos 2200,因為它的跑分成績明顯好于這款芯片在Galaxy S22 Ultra上首發時的表現。
但從我們這次“復測”所得到的數據來看,情況可能并不是那樣。我們推斷,三星方面或許并沒有真的“重制”Exynos 2200,而僅僅只是憑借驅動、固件和系統的打磨,就在這款自研芯片發布一年多之后,為其帶來了額外且顯著的性能增益。
Exynos 2200首發時的外媒跑分
而且進一步挖掘Galaxy S22 Ultra、也就是Exynos 2200剛發布時的評測資料我們發現,與當時的記錄相比,我們在2025年這次復測的結果表明,三星為自研SoC帶來的“后續優化”,一方面客觀上帶來了超過27%的整體峰值性能提升,另一方面這些提升主要集中在GPU上。
比如上面這組GeekBench通用計算成績就顯示,在最新的系統版本下,Exynos 2200集成的Xclipse 920 GPU在Vulkan API下的計算性能不僅遠超驍龍8 Gen1,甚至超過了一年后的驍龍8 Gen2。
不得不說,這就很鮮明地向我們展現了“自研芯片”,或者說至少是自己擁有驅動編寫和深度優化“權限”的重要性。因為縱觀整個行業,至少在其他所有使用“外購芯片”的機型上,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么明顯、僅靠軟件更新,就能實現的性能進步幅度。
況且站在三星半導體的角度來說,一款表現出色的旗艦智能手機SoC也確實是他們目前所急需,用于證明自身“業務能力”的關鍵。所以不管是從避免體驗同質化、給旗艦產品賦予長期競爭力保障,還是從自證半導體制造能力的角度來說,三星的自研Exynos手機平臺都必須要“屢敗屢戰”,直到有機會重新出頭的那一天為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