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帶領團隊掀起內部改革潮,旨在重新定位企業并強化護城河。為解決戰略落地問題,上汽與華為達成深度合作,學習其IPD體系以提升產品定義能力,并計劃共同開發新能源智能汽車。
同時,上汽整合大乘用車板塊,成立執管會優化決策流程,大規模調整管理層架構以提高資源整合效率。賈健旭表示,未來競爭焦點在于智能化,上汽將通過自主掌控主被動安全系統、深耕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構建核心競爭優勢。“上汽集團應該怎樣重新定位自己?”“上汽集團如何找到一個新的位置?”“上汽集團下一階段的護城河在哪里?”這些是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最近常常思考的問題,也是他所有行動和布局的錨點。
自去年履新上汽集團總裁之后,賈健旭幾乎沒有對外接受過采訪,而是選擇“刀尖對內”,掀起了一陣改革潮。比如,過去幾個月里,上汽集團調整了下屬合資企業的管理層、組建了自主的大乘用車板塊、引入了新的戰略合作伙伴華為??
“上汽集團的戰略從來沒有錯過。但我們必須承認,戰略落地方面存在問題。我們要清楚過去好在哪里,問題出在哪里,只有這樣才能采取一些正確的措施和方法。”日前,賈健旭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談到了其對上汽集團過去的復盤與未來的思考。在賈健旭的分享中,上汽集團已經厘清了問題所在,找到了戰略落地的方法,開始“大象轉身”。
轉變觀念學習華為
2月,上汽集團宣布與華為簽署深度合作協議。這一舉動成為上汽集團近期被業內關注的重要話題。
“上汽集團是一個非常有合作文化的企業。”賈健旭細數了過往40年上汽集團與德美車企的合作歷程。他坦言,合資合作的文化使上汽集團在產品定義能力上有些缺乏。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上汽集團要與華為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放下架子,跟他們學習。”賈健旭表示,最近上汽集團在研究華為的集成產品開發流程IPD和集成產品營銷和銷售流程IPMS,尤其是IPD體系可以幫助上汽集團在產品定義能力上有更多提升。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據記者了解,IPD體系的主要特點在于“集成”,其核心是由來自市場、研發、制造、服務、采購等方面的人員組成的跨部門團隊共同管理整個規劃和開發過程。通過IPD管理體系,使產品開發更加關注客戶需求,加快市場響應速度,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可生產性、可服務性等。這套體系在華為內部廣泛運用,并被看作是華為成功的關鍵方法論之一。賈健旭透露,他提出了名為“總經理工程”的口號,后續上汽集團旗下各品牌在進行新車定義的時候,會和目標客戶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對話。
學習觀念轉變的同時,上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正在落地,雙方要共同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車。據悉,首個車型的入門款價格將在20萬元以內。據記者了解,上汽集團已派出多位年輕干部常駐上汽華為項目,適應互聯網文化,并深入學習如何進行產品定義,如何將流程落實到項目中等。
大乘用車板塊整合已見成效
上汽集團的轉型不僅是“學習”觀念上的改變,在戰略和架構上,上汽集團也已經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重塑。賈健旭稱,2025年為上汽集團OEM化元年,上汽集團一共有兩塊OEM業務,一是大乘用車業務,二是商用車業務;其他的是投資業務則包括一些合資企業、零部件企業和金融公司。
其中,大乘用車業務是將上汽乘用車公司(榮威飛凡、名爵MG)、上汽國際、創新研究開發總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業“握指成拳”,并成立了大乘用車執管會,未來大乘用車執管會將對自主板塊的重大事項進行集體決策。大乘用車成立后,從產品定義到產品生產、產品研發、產品銷售,無論是在國內銷售還是海外銷售,上汽集團全面實現自主業務一條龍。
為了提升大乘用車板塊資源整合能力和效率,上汽集團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人事調整,涉及63位乘用車板塊的中高層,涵蓋營銷、制造、研發、財務等部門。
“大乘用車板塊搭建了全新的流程體系,重塑標準化的管理運營標準,開啟上汽OEM元年。過去,技術相關部門主要關注能否按時、低成本完成車輛交付,對車輛后續市場銷售情況及智能化程度并不關心。如今,大家內部協同取代爭論內耗。”賈健旭透露,大乘用車板塊的整合效果已經開始凸顯,未來還計劃將這一模式復制到商用車板塊。
“深入縱向一體化能力”是未來的護城河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賈健旭一直在思考,上汽集團的“護城河”究竟在哪里?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需要明確的共識是,主機廠的下一戰聚焦于“智能化”。所以,車企的護城河自然繞不過智駕領域的能力。
“現在都在說智駕平權,但對自動駕駛,消費者都會有點擔心安全問題。上汽集團追求的是讓消費者安心的智駕平權,而非無止境疊加概念。”賈健旭認為,能夠讓消費者安心的基礎正是上汽集團競爭壁壘所在,即實現自主掌控。
“很多車企都會采買主被動安全系統,而上汽集團是自主掌控、實現數據全面打通、ADS信號也可以相互提供。上汽集團做到了主被動安全深度協同,打破主動、被動安全業務之間的隔閡。以往出問題時,各供應商為撇清責任,大幅增加冗余,最終成本轉嫁到車企和消費者身上。”賈健旭說。
實現自主掌控的關鍵,企業離不開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要想實現這一能力,賈健旭認為企業應該站在領先企業發展的延長線上,提前有所布局。目前來看,上汽集團旗下有零部件企業華域汽車,并在孵化零部件企業,接下來還有智能底盤業務。同時,上汽集團也投資了地平線、Momenta等企業。
“對零部件充分掌握,打通并實現共享。縱觀整個中國汽車行業,只有上汽集團能夠做到,這將成為上汽集團最強的護城河。”賈健旭認為,“深入的縱向一體化能力”將是上汽集團贏得未來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