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全球經濟和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各個國家都在努力朝著現代化邁進。為此,大規模的工業化進程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選擇。
歐美發達國家早在18世紀通過兩次工業革命積累了豐富的財富和資源,但與此同時,他們也逐漸意識到環境問題日益嚴重。
因此,這些國家開始重視環境保護,并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方式。為了應對工業廢棄物的問題,他們將大量的“工業廢料”轉移給了發展中國家。
中國曾是眾多接收這類廢棄物的國家之一,但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升級,中國已經不再需要這些“洋垃圾”。于是,在2017年7月18日,中國正式頒布了禁止進口“洋垃圾”的法令。
那么,當初中國為何會接受這些“洋垃圾”?現在這些國家又為何要求中國取消禁令?中國對此持何種態度呢?
中國的無奈之舉
提到垃圾,大家通常會聯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廚余垃圾,但實際上,工廠在生產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廢棄物。
這些垃圾一般通過焚燒或填埋來處理,不過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垃圾打包出售給其他國家。
相比前兩種處理方式,第三種方式更受西方國家青睞,因為這樣既能解決廢物問題,還能賺取額外收入。這些工業垃圾包括難以處理的塑料、紙張、廢舊鋼鐵甚至報廢船只等。
“洋垃圾”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質,例如重金屬和放射性材料,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而中國曾經是全球最大的“垃圾回收站”。
這并非因為中國不了解其中的危害,而是因為在改革開放初期,雖然政策上有所調整,但科技發展仍需時間。面對西方的技術封鎖,我們在原材料和技術方面都存在短板。
于是,這些西方國家不要的“洋垃圾”成為了我們的突破口,其中造船業尤為特殊。
通過拆解國外廢舊船只,我們不僅能夠獲得一些原材料,還能緩解國內原材料短缺的問題。盡管廢舊船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鋼鐵原料緊缺的情況,但因其價格低廉,對于剛剛起步的中國造船業來說仍然意義重大。
因此,無論民用還是軍用廢舊船只,中國都一概接收。久而久之,西方國家形成了習慣,只要有垃圾就直接丟給中國,甚至忘記了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和回收。
經過不斷努力,如今中國已具備大力發展自身鋼鐵工業的能力,因此在2017年正式宣布拒絕“洋垃圾”。那么,沒有了中國的接手,西方國家的工業垃圾處理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要求取消禁令的聲音
這項禁令的實施不僅是由于中國在鋼鐵行業的巨大進步,也是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對民眾健康的承諾。
部分國家卻因這一禁令對中國提出指責,究其原因,是中國市場的關閉導致大量垃圾堆積。
由于缺乏有效的替代方案,垃圾只能堆積在港口和儲存區域,這對當地生態環境和公共衛生安全構成了隱患。例如,日本在國土面積有限的情況下,建造填埋場幾乎不可能。
根據相關報道,從禁令實施到2019年,日本已囤積超過50萬噸塑料垃圾。同樣,英國的情況也非常嚴峻,他們采取的辦法是焚燒。
無論是哪種處理方式,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使得這些國家損失高達數百億元。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國家聯合起來要求廢除中國的“洋垃圾”禁令,試圖解決垃圾處理難題。
更有甚者,還將破壞全球貿易的罪名強加于中國,借此施壓希望中國妥協。對此,中國專家溫鐵軍回應稱:“中國的環境不是你們的垃圾場,他們沒有資格對我們指手畫腳。”
不僅如此,他還指出,中國禁止“洋垃圾”一方面是為了減輕本國環境負擔,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發達國家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轉移問題。與其指責中國的政策,不如反思自身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不足。
中國的政策制定始終以中國人民的利益為核心,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就一定會從源頭上杜絕垃圾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為此,中國海關在檢查過往貨物時非常嚴格。例如,在2025年4月6日,皇崗海關關員在查驗一批申報為“棕櫚酸化油”的進境貨物時發現,這批重達21.4噸的貨物實際上是植物油加工過程中的廢棄物。
我國明確禁止以任何形式進口“洋垃圾”,也禁止境外廢棄物在我國傾倒、堆放或處置。針對這批貨物的企業,海關依法責令退運該批“洋垃圾”并處以罰款。中國的法律一向嚴格公正,任何個人或國家都不應挑戰我國法律。
結語
關于“洋垃圾禁令”,這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而是全球每個國家都應承擔的責任。同樣,環境保護也不僅僅是中國的任務,更是全球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未來,中國將在環保技術和國際合作方面繼續發揮積極作用,為全球環境治理注入更多信心與力量,希望世界各國都能積極參與其中。
當前,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保護環境的意義不言而喻,它關乎我們及后代的生存環境和地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
海外網2019年12月29日《美媒:中國的洋垃圾禁令觸發全球“巨變”》報道
軍事前沿網2023年8月2日《多國損失高達百億,居然聯合要求中國廢除禁令》報道
金融界2023年3月24日《溫鐵軍:全球過剩與中國的第三資產池-中國應對全球化危機的戰略調整》報道
南方新聞網2025年4月6日《辣眼又刺鼻!皇崗海關查獲洋垃圾21.4噸》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