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政策離我們越來越近了。2025年1月份,人社部在工作會議上透露:將穩妥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消息立刻引發全民熱議。根據初步方案:延遲退休將采取"小步慢走"策略,每年遞增幾個月,預計需要10-15年的過渡期。而對于延遲退休政策,多數基層體力勞動者持保留意見,而腦力勞動者則表示贊同。
我國之所以要推進延遲退休政策,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中國已經進入到老年齡化社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96億,占總人口的21.1%。與此同時,養老保險撫養比從2010年的3.05:1下降到2024年的2.37:1。這個趨勢如果繼續下去,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所繳納的養老金將不足以贍養數量如此眾多的老年人。
第二,我國當前的法定退休年齡:男職工60歲,女干部55歲,女職工50歲。這個規定是上世紀50年代初制定的,當時人均壽命只有60歲。而隨我國經濟和醫療條件的改善,國內居民的人均壽命已經到78.2歲。如果再按70年的退休制度,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事實上,現在全球很多國家也都將法定退休年齡延長。
第三,如果我國實行延遲退休,不僅能減少養老金的支出壓力,還能增加勞動力的供給。數據顯示,延遲退休每推遲一年,可減少養老金支出約4000億元,增加養老保險費收入約6000億元。同時,若實施延遲退休,預計到2035年可增加勞動力約6300萬人,相當于現有勞動人口的8%。
不過,延遲退休也存在著兩大問題:一個是,延遲退休會延長老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而如果老職工退不下來,就沒辦法給年輕人騰出更多的工作崗位;另一個是,很多基層勞動者,他們長期從事體力勞動,身患各種慢性疾病,精力和體力也大不如前。希望能早點退休。而延遲退休讓他們感到壓力很大。
而為了緩解延遲退休帶來的問題,有專家建議:可按“工齡退休”。就是只要工齡滿30年,社保繳費滿20年,就可以申請退休。對于按“工齡退休”,很多老職工表示歡迎。主要是按“工齡退休”,更加公平公正。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按“工齡退休”只適合于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等。因為,這類人群的從學校畢業到退休,都是在一個單位工作,這樣按“工齡退休”就比較容易。但按“工齡退休”并不適合民企職工、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
先來說民企職工,由于經常要更換工作,有時還會失業在家,找不到工作,這類人群很難統計其工齡。而靈活就業人員,有時候連續好幾個星期工作十幾個小時,沒有休息。而有時候幾周都找不到事情做。所以,像這二類人群的工齡是很難統計的。
同時,按“工齡退休”還存在著兩大弊端:一個是,按“工齡退休”與“延遲退休”相悖。比如,王勇在22歲時,就進入到國企工作。如果按工齡30年就可以退休,那王勇到52歲就可以申請退休,這不符合“延遲退休”的要求。另一個是,對于較晚參加工作的人是一種不公。比如,醫生、科研人員等人群,由于讀書時間較長,到30多歲才參加工作,如果再按“工齡退休”,則是對這類人群的不公。
而現在最受歡迎的退休政策是,在延遲退休的基礎上,再加彈性退休。也就是說,在延遲退休逐步推進的情況下,老職工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提前退休”還是“延遲退休”。這個決定權在個人自己手里,更具有人性化,受到老百姓的歡迎。
舉個例子,民企員工老周是1970年1月出生,按照現有的退休制度,他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1歲零4月。假如老周想提前退休,則可以在60歲時提出申請,只要獲得當地社保部門的批準,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此外,某國企的財務奚敏,她的法定56歲。而奚敏希望再繼續工作幾年,而她的彈性退休年齡段則在56歲至59歲之間。需要指出的是,奚敏如果想延遲幾年退休,則先提出延退的申請,要經過用人單位,以及當地社保部門審核批推。以上例子說明了,彈性退休可以“向前彈”,也可以“向后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