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呂梁市委書記孫大軍深入中陽縣、離石區的農村與社區,就備受關注的呂梁“老兵村長”工程實施情況展開專題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子梁,市委常委、呂梁軍分區政委羊海江及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同參與調研。
孫大軍一行首站抵達中陽縣枝柯鎮張家溝村。近年來,該村憑借光伏、養殖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成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村黨支部更是連續九年榮獲全市五好黨支部稱號,村支書陳能亮還被授予“最美兵支書”榮譽。孫大軍走進村子,詳細了解鄉村產業發展規劃與項目建設進展,仔細查看森林防火措施落實以及養老助老服務開展情況。他著重強調,要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持續深耕特色農業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筑牢經濟基礎。
在寧鄉鎮南街社區,孫大軍深入黨群服務中心和鳳凰苑小區。該社區位于縣城中心,由退役軍人擔任社區黨委書記,近年來積極改造黨建陣地,打造出“老南街 新風尚”黨建品牌。孫大軍在調研社區治理與小區自治工作時指出,要充分調動退休黨員和在職黨員的積極性,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做好消防設施維護,共同營造安全和諧的社區環境。
離石區信義鎮永紅村和豐義村在“老兵村長”的引領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特色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孫大軍深入兩村,詳細了解基礎設施建設與特色產業發展狀況,鼓勵當地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和特色農業資源,大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讓村民在產業發展中獲得更多實惠,實現穩定增收。
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孫大軍對“老兵村長”們脫下軍裝、扎根鄉土,以軍人的忠誠和擔當投身鄉村振興的精神表達了誠摯的感謝與崇高的敬意。他表示,自去年以來,市委創新實施“老兵村長”工程,這一舉措是加強基層治理、推進鄉村振興、深化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小切口做出大文章。為深入推進“老兵村長”工程,孫大軍提出五項重點工作:
一、常態化精準培訓:在去年對225名“老兵村長”系統培訓的基礎上,持續發揮市縣兩級黨校的主陣地作用,精準把握“老兵村長”的實際需求,開展常態化、針對性強的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履職能力。
二、打造典型示范村:對2025年首批確定的17個項目,要凝聚各方力量,精心組織實施,加速項目落地見效。大力培育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農業產業項目,將一批“老兵村長”所在村打造成鄉村產業振興的示范樣板。
三、壯大后備力量:結合明年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各縣市區要動態優化后備力量,堅持優進劣退原則,優先將在部隊表現出色、群眾基礎良好的退役軍人納入重點培養對象,為換屆儲備充足的優秀“兩委”主干人才。
四、 樹立選拔導向:全面落實選拔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定向招錄進公務員隊伍、專項招聘進鄉鎮事業單位等政策。嚴格考核評價機制,依據《呂梁市村黨組織書記星級化管理實施辦法》,以工作業績評定星級,按星級選拔任用,激勵“老兵村長”擔當作為,創造一流業績。
六、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呂梁軍號》平臺,持續宣傳“老兵村長”的先進事跡,常態化展示他們的風采,講好“老兵村長”故事,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擴大呂梁“老兵村長”品牌的影響力。
孫大軍強調,黨的根基、血脈和力量皆在基層。退役軍人歷經部隊大熔爐的鍛造,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已融入血脈。呂梁“老兵村長”工程的深遠意義就在于充分發揮退役軍人這支忠誠隊伍的作用,鞏固基層政權的紅色根基,確保黨的執政基礎堅如磐石。他希望“老兵村長”們帶領“兩委”班子切實履行發展集體經濟、整治村容村貌、增加群眾收入、嚴防返貧致貧、照護老弱群體、推進移風易俗、調處矛盾糾紛、防范違法犯罪等職責,成為呂梁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成為退役軍人隊伍的先鋒模范。
座談會上,市委組織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負責人以及“老兵村長”代表陳能亮、楊勇、李五、楊艷峰分別進行了工作交流,分享經驗與建議。
此外,孫大軍一行還深入中陽縣委黨校和離石區武裝部進行調研,了解黨校教學培訓和武裝工作開展情況,為相關工作的進一步優化提供指導方向 。呂梁“老兵村長”工程在市委的高度重視與推動下,正穩步前行,未來有望為呂梁的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