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人的錢要省著花
作者/王德林
【作家/詩人風采】
★王德林,1945年11月出生,山東煙臺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1965年8月至1986年12月在部隊服役;1987年1月至2005年11月在煙臺市外貿公司工作;2005年11月退休后,先后在煙臺老年大學,珠海老年大學學習書法,現在是煙臺市牟平區書法家協會會員。日常空閑之余練練書法,并喜歡寫點小詩、小文章。
【作家/詩人作品】
納稅人的錢要省著花
王德林
我退休以后,閑來無事,就開始學習書法,剛開始時并不自覺,屬于被動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就喜歡上了書法。現在,練習書法就成為我每天的必修課。
前些日子,我讓孩子到單位拿些舊報紙回來,準備用來練習寫字。
第二天孩子拿回了一紙袋舊報紙,要知道用廢舊報紙練字是非常瀟灑的,用它練字不用考慮是否浪費的問題,可以毫無顧忌地隨意亂寫。
拿回的報紙是近期的,所以每拿起一張開始寫字之前,我都會瀏覽一下報紙上的內容。幾天之后,我發現這些報紙的內容基本相同。我仔細地翻閱了孩子拿回的所有報紙,發現一整袋報紙竟然是同一天的報紙,是《人民日報》同一天的“海外版”。《人民日報》海外版一天十二版,這些同一天的報紙大概有二十余份,也就是說,他們單位至少有二十余份《人民日報》,正版發到各部門了,估計副刊沒人喜歡看,索性不發了,就留下來賣廢品吧。
我不知道他們單位還訂閱了什么報紙,那些報紙還有多少副刊被遺棄。
這一紙袋報紙反映了當前普遍存在于黨和政府各部門,企事業單位中的一個長期不得解決的問題。關于這個問題,我想就此說幾句話。
先從我在職時遇到的一些情況說起。
單位每到年末都要續訂第二年的報刊,這是一件讓單位很頭疼的事情。
我是在企業工作的,企業的費用是要列入經營成本的,像訂閱報刊這種事,單位的想法是,除了必要的須訂閱以外,都考慮盡量省一些,不要太浪費;但上級部門是要攤派的,逼迫企業多訂閱。每年上級主管部門都要下達訂閱指標,各級黨報必須訂閱,屬于企業的行業報紙也必須訂閱,這些報刊要落實到科室、部門。更有甚者,有的政府部門對所屬企業,在訂閱報刊方面還要正式發紅頭文件,予以攤派,給企業造成很大的負擔。
企業是這樣,政府部門就寬松多了,他們在訂閱報刊、雜志方面,總是大手大腳,對納稅人的錢毫無顧忌,任意揮霍。所有領導,大小頭目,只要是有單獨辦公室的,都是人手一堆報刊。每天報刊送到各單位,就由辦公室(有些單位分發報刊由傳達室負責)分發到各位領導、各個科室。這些報刊、雜志究竟有什么意義,能發揮多大作用,不得而知。
由于各級領導、大小頭目的工作都比較“忙”,他們很少有時間坐下來看報,所以這些報紙、雜志大都成了廢紙,毫無價值,這種情況比較普遍存在。
我真的弄不明白,我們國家出那么多報紙、雜志干什么?各類報社、雜志社都要招攬那么多記者、編輯,他們的工作就是拼命搜集各種素材,挖空心思地尋找各類新聞,每天出那么多版面的報紙,有正版、副刊,還有什么特刊,等等。版面力求多,這樣賣錢就多,買家主要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反正個人,老百姓是不買賬的。
黨和各級政府,事業單位,他們花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在這方面,他們毫不顧忌,隨意訂閱,反正自己不需要掏腰包。在這方面,每年的報刊訂閱費也是相當可觀的,它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我個人覺得,我們國家還不富裕,黨和政府要從各個方面開源節流,壓縮政府開支。縮編新聞隊伍,精兵簡政,節約黨政各級部門的行政開支,為國家建設貢獻一點力量。
總之,納稅人的錢要掌握好,要從方方面面考慮,精打細算,該省的一定要省,把錢花在刀刃上。這樣既節約了開支,又會得到老百姓的擁護,也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
~~~~ 詩藝國際 ~~~~
文學殿堂,文友棲園
不忘詩心,砥礪前行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攜手并肩,與時共進
???
椽筆輕搖,賜墨留玉,再現詩意生活
傳統詩詞曲賦
現代詩歌,歌詞
譯詩,譯文
文學評論
散文隨筆,小說,等等
歡迎長期賜稿
或加主編微信投稿
(主編微信:ym153811241)
投稿要求
要求原創首發
杜絕一稿多投
請以doc、docx文檔編輯,不帶任何格式
隨附百字左右作者簡介,清晰近照2-3張
投稿自愿,文責自負
來稿不退,7天內未被采用,請自行處理
???
特別說明
敬請關注本平臺,不關注不接受投稿
為便于聯系,投稿后請速加主編微信
原則上,閱讀量不滿100,則不再接受下一次投稿
歡迎洽談相關合作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
不忘詩心,砥礪前行
傳播正能量★共創正平臺
無限精彩,盡在平臺
長按&掃碼即可關注
~關注,是一種支持;分享,是一種美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