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車企已逐漸撥云見月,部分車企仍在不斷嘗試、探索,但都已經在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的路上。
撰文丨DAN
責編丨MANGO
設計丨PinZow
近日,美國對等關稅即將生效的消息引發全球股市巨震,多個領域受到影響,國際油價暴跌、黃金跳水、日元走高等等。
雖然中國汽車出口美國占比很低,但國內車市仍有可能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與我國對沖政策博弈的影響。在汽車領域,目前特斯拉是最受關注的,有行業機構分析稱,特斯拉或會因為美國關稅政策而在中國遭到抵制,而相對應的,這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消費者購買國產汽車品牌。
這不由得讓人將注意力關注到六大國企:一汽、東風、上汽、長安、北汽、廣汽。從電動化步入智能化,它們經歷了價格體系重塑、在存量時代深扒海外增量、開放合作擁抱智能科技,在上下半場的行業變革中,全面展現“大廠”獨有的戰略韌性。恰逢一季度銷量放榜節點,不妨來看看它們交出了怎樣的階段性成績單。
01
廣汽集團
2025年3月,廣汽集團汽車產量為188,863輛,同比增長17.65%;今年一季度,累計產量為411,205輛,同比增長2.09%。3月,集團汽車銷量為173,929輛,同比下降3.01%,環比增長76.2%;今年一季度,累計銷量為371,087輛,同比下降9.42%。
從整體數據來看,廣汽集團產量增長明顯,銷量雖面臨壓力,但也不乏看點。3月集團銷量環比增長超過七成,相比2月顯著回暖,而且旗下各品牌單月環比增速均超過60%。除去2月受春節假期影響銷量基數較低的細微影響,各子品牌均環比大幅增長也說明了這并非單一爆款現象,而是集團穩健經營的結果。
具體品牌來看,自主品牌雙子星展現出新活力。廣汽埃安3月終端交付量達34082臺,同比增長4.8%,環比增長63.4%,已連續六個月保持每月超過3萬臺的銷量表現。其中,“6萬清場”的埃安UT,以及埃安霸王龍、埃安RT這三款全球車型,全力帶動品牌增長。
廣汽傳祺3月銷量達到32465臺,環比增長76%。值得一提的是,3月底上市的傳祺S7目前仍未真正開始發力,從其在預售階段12小時內便已獲得10258臺訂單的熱度來看,4月有望推動傳祺銷量大幅增長。
比較意外的是,廣汽豐田3月銷量達66066臺,同比增長19.3%。在合資品牌增長困難的大背景下,這一增長勢頭實屬難得,而3月初上市的鉑智3X功不可沒,熱度和銷量走高,說明其產品策略、定價策略十分成功。廣汽本田3月銷量為47930輛,環比增長61.5%,目前廣汽本田完成產能結構調整,隨著新能源專屬工廠投產、P7下線,電動化轉型將加快進入收獲階段。
2025年是廣汽集團“三年番禺行動”元年,一季度成績喜人,自主品牌穩健增長,高舉智電大旗,朝著2027年在集團銷量中占比60%的目標大步邁進。與此同時,合資品牌廣汽豐田、廣汽本田也進入產品、技術、產能重塑的新階段,在戰略轉型陣痛期多維破局。
02
上汽集團
3月,上汽集團單月銷量達到38.6萬輛,同比增長1.14%,而環比則大漲30.8%;今年一季度,集團總銷量達94.5萬輛,同比增長13.3%。
毫無意外,自主品牌是上汽集團銷量支柱,一季度總銷量達60.1萬輛,占比集團總銷量高達63.6%。除了上汽通用五菱的35.4萬輛貢獻,榮威飛凡、MG在加速融合之后,也逐步顯現協同效應,上汽乘用車一季度累計銷量16.38萬輛,同比增長0.8%。
另外,上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持續發力,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7.3萬輛,同比增長29.9%。海外市場也仍是上汽集團的重要銷量來源,一季度海外及出口累計銷量21.90 萬輛,不過同比下降3.4%,受到國際貿易摩擦的影響較大。
合資品牌方面,上汽大眾銷售9.1萬輛,同比上升3.9%。其中,途觀(參數丨圖片)家族銷量突破1.4萬輛、帕薩特家族銷量近2萬輛、朗逸家族銷量超2.4萬輛、途岳銷量超1.1萬輛。油電同進、油電同智兩大戰略的推進,讓上汽大眾在銷量層面穩步前行。
2025年的上汽集團,將全面深化改革作為集團重點任務,對外合作及改革持續推進中,從一季度的增長勢頭來看,改革成效明顯。而與華為的合作,是上汽集團2025年對外合作的重要一環,雙方將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車,上汽的大廠背景+華為的帶貨能力,讓人對這對神仙組合的合作成果充滿期待,這一舉措也將利好上汽自主品牌進一步提升銷量及品牌影響力。
03
長安汽車
日前,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銷量快報。今年1-3月,長安汽車銷量705,187輛,其中,自主品牌銷量611,031輛,自主乘用車銷量452,711輛,海外銷量159,585輛,新能源銷量194,173輛。在國內車企均大力布局的新能源汽車和海外市場,長安汽車也有一手好牌。
3月,長安汽車新能源銷量為87036輛,同比增長62%;海外市場3月銷量50048輛,同比增長4.9%。在加速轉型進程中,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樞”、全球化“海納百川”三大計劃的穩步推進,讓長安汽車實現了完善的戰略布局,目前的狀態可謂是“要什么有什么”。
長安啟源、深藍汽車、阿維塔全面滲透入門到高端的不同細分市場,純電、增程產品都廣受青睞,這三大新能源品牌的3月銷量分別為15274輛、24371輛、10475輛,增長都很猛,而且還有更多新產品“在路上”,包括長安啟源Q07、深藍S09、阿維塔06,這些爆款有待釋放增長勢能。
在新能源車賽道加速前進的同時,長安汽車也持續夯實燃油車基盤,滿足仍有燃油車需求的50%市場用戶。3月,主攻燃油車市場的逸動系列、UNI-V系列、X5系列、CS75系列均實現環比增長,這幾大主力系列為長安汽車貢獻近6萬輛的銷量。
03
北汽集團
北汽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北汽藍谷,日前公布了3月銷量。具體來看,3月北汽新能源銷量為14268輛,環比2月增長129.1%,同比增長93.1%;本年累計銷量為27714輛,同比增長173.8%。
其中,北汽極狐3月銷量為13018輛,同比增長500.46%,一季度同比增長699.87%,位居純電新勢力TOP 6。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極狐成立以來首次月銷突破1.3萬,新阿爾法T5、阿爾法S5和考拉S這三款明星產品是主要的銷量來源。
雖然已經重回萬輛俱樂部,但銷量規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極狐汽車需要更多爆款產品。4月其推出了阿爾法新6系,即阿爾法T6、阿爾法S6,華為ADS3.3乾崑智駕、800V超充、大容量三元鋰電池等等領先技術統統上車,上市熱度不錯。2025年其實是極狐汽車的產品大年,阿爾法S5神行版、阿爾法T5/S5增程版也即將推出。
在華為已成為話題焦點的當下,外界對極狐汽車的評價大多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它是最早和華為合作的品牌之一,但不管是銷量還是聲量,都未獲得預期中的效果。但好在始終有北汽大廠背書,品質這一關還是有底氣的,而且背后的體系實力也雄厚,一路支撐到現在,也逐步拿準了和華為合作的模式以及市場的趨勢,從T6/S6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除了極狐汽車,轱轆哥留意到北京汽車也公布了今年一季度銷量,累計銷量23,785臺,同比增長47%。其中北京BJ30一季度銷量為9061臺,發揮銷量支柱作用,帶動北京汽車在“方盒子”市場持續增長。不管這個細分市場是一時熱潮,還是越野新主流,北京汽車目前已吃到這波市場紅利無疑。
至于合資品牌方面,北京現代、北京奔馳都還沒有消息。從目前的行業趨勢來看,合資在國有汽車集團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發生轉變,不再是絕對的利潤奶牛,甚至因為轉型落后,有些已變成集團包袱。
因此,在北汽集團深化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北汽新能源的發展至關重要。根據規劃,2027年,北汽集團計劃實現整車銷量突破30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年銷量100萬輛,新能源車占比超過50%。從目前來看,要實現這一目標,步伐仍需再加快。
05
中國一汽
1-3月,中國一汽實現開門紅,整車銷量76.2萬輛。從1-2月、1-3月累計銷量推算,中國一汽3月單月銷量約30.2萬輛。今年一季度,中國一汽多個板塊看點十足,比如,自主品牌銷量為22.3萬輛,同比增長7.4%;自主新能源同比增長152%;合資品牌銷量53.9萬輛。
分品牌來看,一汽-大眾貢獻了銷量大頭,3月銷量為15.4萬輛,大眾品牌燃油車份額同比提升1.1%。
一汽豐田則在增長勢頭上取勝,3月銷量71,025輛,同比增長22.3%;一季度銷售172,461輛,同比增長9.6%。不管是一汽-大眾還是一汽豐田,銷量表現在合資品牌陣營中都可圈可點,處于領先地位。
自主品牌方面,一汽紅旗一季度銷量10.91萬輛,同比增長8.8%,其中新能源車型同比增長超43.8%。一汽奔騰一季度銷量38939臺,同比增長47.4%,其中新能源銷量28441臺,在一汽奔騰銷量中占比73%。
對于汽車國企最難的轉型問題,紅旗、奔騰兩大品牌都為一汽撬開了突破口,新能源車型均穩步增長,而且一汽奔騰悅意系列已蓄勢待發,近期一汽奔騰為悅意03上市大力造勢,4月銷量有望再增長。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一汽進行了大規模人事調整,提升不同業務之間的戰略協同能力,新人事新作風,一季度過后,一汽將會有怎樣的成績更值得期待。
06
東風集團
目前東風集團還沒有公布集團產銷快報,不過東風乘用車的成績單已出爐。東風乘用車今年3月交付新車21466臺,同比勁增88.7%,今年1-3月累計交付47834臺,同比增長32.4%。
東風乘用車三大品牌表現都很亮眼,東風風神3月交付8661臺,同比增長5.6%;東風奕派3月交付6016臺,同比增長438%;東風納米3月交付6789臺,同比增長247.3%。雖然銷量規模都不大,但增長勢頭很猛,東風奕派、東風納米今年1-3月累計交付量分別同比增長969%、193.6%。
這三大品牌是東風集團智電轉型的重要支撐,各自承擔不同的“支線任務”。東風風神在新能源出行市場穩扎穩打,東風奕派將與華為合作計劃聯合打造中高端智能化車型產品,東風納米深耕國民純電動汽車定位,從中高端到入門市場,從個人到網約車市場,東風乘用車都有布局。
從銷量構成來看,雖然東風本田、東風日產兩大主力合資品牌銷量之和,已從巔峰時期的年銷兩百萬輛,收縮至年銷剛過百萬輛(2024年),但目前合資品牌在東風集團中仍是大頭,自主品牌崛起雖有目共睹,但規模有待提升。
自東風汽車與長安汽車分別發布涉及整合重組公告之后,外界對東風自主乘用車業務的發展充滿期待。不過在此之前,其實東風已啟動了新一輪總部職能部門調整,這股由內而發的改革勢能,有望在不久之后體現在產銷、財報等數據上。
以上這六大車企,目前都在積極推動改革轉型,并集中在幾大方向,包括轉換自主和合資角色、大力布局海外市場、在智電賽道不斷提速等等,從一季度的成績單來看,部分車企已逐漸撥云見月,部分車企仍在不斷嘗試、探索,但都已經在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的路上。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My車轱轆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