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蘋果產品動態及市場形勢引發廣泛關注,尤其是關于iPhone生產是否轉移至美國本土這一話題,成為業界討論的焦點。知名蘋果記者Mark Gurman在社交平臺上明確表態,蘋果絕不可能將iPhone生產轉移到美國本土,背后有著諸多現實且棘手的難題。
從產能角度來看,若iPhone在美國投產,產能將大幅縮減。長期以來,蘋果依靠全球供應鏈體系,尤其是中國等地區的成熟制造業,實現了高效且大規模的生產。而美國制造業在科技產品大規模生產方面的經驗和能力相對不足,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現有產能水平。一旦產能下降,市場供應將受到嚴重影響,無法滿足全球消費者對iPhone的龐大需求。
勞動力成本也是一大關鍵因素。美國當地的勞動力成本高昂,蘋果必須支付符合美國標準的薪資。這部分增加的成本必然會轉嫁給消費者,最終導致蘋果提高iPhone的售價來維持運營。
分析人士算了一筆賬,如果蘋果將關稅成本全部轉嫁給消費者,iPhone16 Pro Max的在美零售價將從現在的1599美元,上漲到2300美元(約合16750元人民幣)。如此大幅度的價格上漲,無疑會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在競爭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價格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過高的售價可能會導致iPhone的市場份額下降,進而影響蘋果的盈利和品牌形象。
分析師進一步指出,在美國新建造一座工廠需要四到五年時間,而且就科技制造工廠和其他類型工廠而言,美國甚至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和勞動力基礎以支持建廠。基礎設施的缺失,如交通、能源供應等配套不足,會增加建廠和運營的難度與成本;而缺乏專業的勞動力,則意味著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源進行培訓,這無疑會進一步延緩生產進程并增加成本。
蘋果銷售均價位列五大品牌之首
蘋果公司憑借其高端市場定位、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先進的技術,繼續在智能手機市場占據高端領域的領先地位。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統計數據,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機市場營收約1000億美元。其中,蘋果品牌的營收規模占比達42%。結合Counterpoint發布的當季TOP5品牌銷量情況,能夠測算出各品牌產品的銷售均價。該季度,蘋果品牌的銷售均價高達861美元/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VIVO品牌銷售均價僅為192美元/臺,可見蘋果品牌較高的溢價能力。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最新數據還顯示,到了2024年,蘋果iPhone的平均售價攀升至903美元(約合人民幣6548元),這一價格遠遠超過了其他競爭對手。
蘋果處于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第一競爭梯隊
綜合各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和影響力等表現,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競爭企業可分為三個梯隊,蘋果、Honor、OPPO、Vivo、小米和華為等品牌出貨量較高,屬于第一梯隊;三星、中興、聯想、魅族等手機品牌影響力稍弱,位于第二梯隊;海信、樂視等品牌較為小眾,位于第三梯隊。
目前,各大手機廠商布局AI手機。IDC認為,隨著應用場景的發展,原始設備制造商、芯片供應商和行業參與者不斷提高處理器能力和相關硬件規格,新一代AI手機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快速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