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總是要來。
在美國掀起關稅爛招之下,全球市場接連巨震。
周一,全球市場果然被特朗普“征關之治”沖擊的體無完膚,方向預期之內,但表現完全在意料之外。
截至收盤,A股滬深創三大指數分別收跌7.34%、9.66%、12.5%,共有3038個股跌停(其中近千個股當日跌幅超20%!),實屬罕見。行業板塊上,除了農業板塊作為反關稅概念逆勢上漲,其余行業幾乎無一幸免。
港股今天的下跌,恒指收跌13.22%,僅次于1997年10月28日的13.75%;恒生科技指數收跌17.16%,為有史以來最大,把2025年的累計漲幅都回吐完了。
不僅國內市場如此,美股在上周兩日暴跌之后,今天周一夜盤同樣繼續暴跌開局,三大指數盤前跌超3%,情況并沒有比其他市場好多少。
盤后,市場開始陸續看到一些利好消息刺激。
今天盤中,中央匯金公司出手跡象明顯,尾盤階段多只寬基ETF集體放量,公司發公告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此外,今天南下資金也趁著港股暴跌之際,繼續大舉入場抄底,今日凈買入港股高達153.73億港元。其中凈買入小米集團-W 25.35億港元、騰訊控股19.37億港元、中國移動11.64億港元、中國海洋石油11.48億港元、中芯國際9.64億港元,反映內地資金抄底港股的信心相對較堅定。
或受預期利好繼續出臺的刺激,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夜盤出現快速上漲,截至發文盤中漲幅一度擴大至3%。
希望,今晚還能有更多的好消息吧。
01
今天的板塊來看,市場有一部分不服輸的資金選擇了火中取栗的高難度操作,主要是選擇一些反制或者與關稅影響不大的板塊方向進行對沖。但可惜的是,這些炒作未能形成足夠的火候。
農業板塊整體表現強勁,神農種業飆漲20CM,敦煌種業、北大荒、萬向德農、豐樂種業等多只種業、糧食概念股逆勢漲停。炒作邏輯是因種業自主+替代貿易鏈而受益,幸運的是,今日盤后行業再迎來重磅利好刺激,明日或有望繼續延續逆勢行情。
部分生物制藥概念股也出現逆勢上漲,按照機構認為,本次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中,藥品暫不涉及,同時內需為主的中藥、藥店及流通等行業與關稅關聯度不大,此外自主可控下的器械、血制品國內份額提升機會。但多數個股跟隨大跌,內部分化較為顯著,主力資金的步調未能形成一致。
還有原本寄希望于炒作“供給收緊+戰略資源重估”邏輯的重點反制概念的稀土板塊,除了中國稀土高開低走小幅收漲外,其余稀土、近期瘋狂漲價的小金屬概念股都沒有大家預期逆勢上漲的表現。
回顧上周,在特朗普4.2日宣布(北京時間4.3日)關稅政策時,國內市場當時之所以對于關稅的沖擊還沒有充分預期,股市反應也不大,主要是對特朗普反復無常的態度還抱有很多僥幸,覺得可能會扭轉態度。沒想到,特朗普不僅沒有表現任何態度緩和,甚至還變本加厲不斷施壓,同時我方也沒有慣著他,直接也宣布了對應的舉措。然后經假期3天期間,全球市場進一步發酵,才最終導致現在這個局面。
上周五除了外盤股價,一些核心的工業原料期貨如原油、銅鋁鎳錫等有色金屬的價格也出現了暴跌,導致今天國內幾個期貨品種也暴跌開盤。
白銀,錫、內開盤甚至以跌10%封單開盤,銅以跌7%開盤,盤中反彈,但收市再次鎖定跌停板。
要知道期貨品種都是幾倍杠桿起步,現在如此大跌,重倉位的話,資金補倉甚至強平已避免免不了。
股票市場也是,其實從3月份開始,包括AI和機器人在內的很多熱門主題概念股已經出現大幅回調,今天如此大面積跌停也意味著回撤幅度進一步擴大,尤其是對于那些融資的票,可能快要觸碰到預警線了。
比如下面這家,數據顯示,其融資額快速上升階段是2月開始,當時的股價大約在85-90元之間。今天大跌20%之后股價已經來到了57元,對于在85元以上進行融資的賬戶來說,融資賬戶賬面虧損已經超過30%。如果明日或之后再繼續往下砸,那么補倉的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增大。
所以對于市場來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已經不言而喻——可能會產生比較巨大的流動性短缺(需要資金補倉,避免被強迫)。
突然之間,流動性成為最稀缺資產。
其實美股現在的形勢可能更危急。據說,美股近幾天的暴跌,出現了對沖基金大規模出逃,拋售規模更是歷史罕見,使得杠桿率降至18個月低點。僅上周四一天,對沖基金就拋售了400億美元股票,創下近15年來最大單日拋售潮。
有消息稱,華爾街銀行機構已要求其對沖基金客戶追加貸款擔保,幾家大銀行向客戶發出了2020年初以來規模最大的追加保證金通知。在保證金追加規模擴大的背景下,意味著如果美股再度急跌,高杠桿基金面臨爆倉風險。
所以明天的行情就很關鍵了,無論是國內股市還是美股,無論是期市還是股市,都希望明天能有奇跡發生。
02
今天A港股的大跌行情,讓人有種幾年前歷史再次重演的錯覺。
從特朗普在2018年開始大打關稅牌開始,到2019年不斷程度加深,用時超過2年。
在2018年,美國開始實施加征對華關稅政策,疊加國內金融去杠桿,外部沖擊疊加內部收縮性政策,A股所有板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甚至像銀行、公用事業、能源、食品飲料這些最能抗的板塊都整體深度回調。
所以對于關稅戰程度更加激烈的當下,如果形勢沒有出現轉機之前,大家可以預想一下能有什么資產可以能逆勢走出來。
不過好在,最大一波恐慌情緒過后,也總有機會跌出不小的反彈行情。2019年,隨著宏觀政策轉為寬松并支持新一輪信用擴張,人民幣匯率貶值也一定程度上對沖了關稅的影響,股票市場開始逆勢回升,被雙重利空壓制的半導體板塊以全年大漲81.6%的漲幅領漲全市場,電信、非銀、計算機、食品飲料等核心剛需行業的反彈也非常亮眼,整體幅度在30%以上,大多數都重新收復了2018年的失地。
甚至家電、電氣設備受出口影響較大的行業也都出現明顯上漲。
所以從中長時間周期來看,即使面對當下市場不確定性和避險情緒階段性上升,我們也要有信心,未來大多數板塊都是能漲回來的。
按照機構的說法,與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2018年開始)相比,中美當前境遇已“今時不同往日”,中國政策和資產價格都有更多騰挪的余地。
另有機構認為,短期來看,特朗普對華加征關稅或對市場預期產生一定擾動,資金或轉向防御性板塊和內需主題。但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走勢仍取決于國內基本面的修復態勢。當前國內經濟延續邊際改善。
我們近期也分析過,盡管A股和港股自從3月就開始回調,但市場仍然還在期待國內為了對沖外部因素可能會采取的政策措施,如近期上面不斷喊話,政策箱工具足夠多,降息降準空間也是充足的。盡管短期市場會因此下跌,但換個角度來看,未嘗不是給市場未來上漲帶來更好機會,前提是得做好風控。
接下來,政策是否能夠有效轉向對沖值得期待,尤其是4月的政治局會議會是一個關鍵的驗證窗口。
從投資的操作層面來看,在“歷史性”巨大宏觀事件發生的當期,最理性的應該是先遠離火場,不立于危墻之下。如果實在忍不住離場,那也要盡量等最近幾天的恐慌情緒釋放后,再考慮是否小倉嘗試。
方向上,機構認為,新一輪關稅貿易摩擦加劇,全球資金進入避險模式,疊加國內經濟和上市公司業績驗證窗口到來,短期權益市場或延續震蕩,建議關注穩健配置的紅利策略、內需政策直接利好的部分順周期和消費板塊、自下而上業績確定性更高的優質企業。中期維度,AI產業變革和國產科技自主可控的敘事仍將延續,繼續看好國產AI科技創新主線。(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