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發現國內海拔最高舊石器巖畫群青藏高原人類藝術活動史或將改寫
近日,隨著《甘孜巖畫》學術專著的出版,一項改寫中國藝術史的考古發現震撼來襲:在海拔4721米的理塘縣“海子山-格聶”區域,考古學家確認了距今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巖畫群。經中國科學院測年及舊石器器物佐證,該巖畫群成為國內海拔最高的舊石器巖畫遺存,將青藏高原人類藝術活動史向前推進一大步,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關鍵實證。
“海子山-格聶巖畫群”遺址1
此次重大突破源于2023年啟動的“甘孜州古巖畫調查研究項目”。中央民族大學與甘孜州聯合團隊在理塘縣海拔3575米至4721米的高海拔區域,系統調查發現70余處巖畫點,其中“海子山-格聶巖畫群”尤為矚目。經科學測年,該巖畫群最早年代上限達8000年前,遠超青藏高原東部已知巖畫的4000年歷史。2024年底,現場出土的舊石器刮削器、尖狀器等器物,進一步證實其舊石器時代屬性。
學術專著《甘孜巖畫》
“這次發現填補了青藏高原東部舊石器巖畫的空白,更突破了學界對古人類活動范圍的傳統認知。”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巖畫研究中心教授張亞莎指出,這些巖畫以紅色顏料涂繪的大角鹿、巖羊、持物人形等圖案為主,展現了史前人類對自然生態的觀察與精神世界的表達。
“海子山-格聶巖畫群”遺址2“海子山-格聶巖畫群”遺址3
甘孜州巖畫資源的系統性研究始于2016年石渠縣唐蕃古道石刻文化論壇,當時故宮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院等機構首次在石渠縣確認古巖畫存在。2019年起,全州發動農牧民群眾參與巖畫線索征集,陸續發現大量分布于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崖壁與洞穴巖畫。然而,受限于專業技術力量,這些資源長期未得到科學認定。此次《甘孜巖畫》的出版,標志著甘孜州巖畫研究從“發現”邁向“價值闡釋”階段。
“海子山-格聶巖畫群”遺址4
面對珍貴的巖畫資源,甘孜州正加速推進保護與利用。記者從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獲悉,目前,甘孜州已計劃將“海子山-格聶巖畫群”納入格聶旅游區文化展示體系,推動學術成果向文旅融合轉化。
“海子山-格聶巖畫群”遺址5
全媒體記者:蘭色拉姆???????????
編輯:毛莉泓??????
校對:馬儷伲???
責編:黃星潔?????
審核:肖宵??????
監制:譚榮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