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2025賽季中國女子籃球聯(lián)賽(WCBA)進入最后的總決賽階段,眾多知名國手不出所料地會師決賽。但令人意外的是,四川和廣東兩支球隊隊中都聚集了大量國手、前國手,第一場總決賽的風頭依然被兩位外援球員搶盡。這一切,和整個WCBA賽季的情況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外援耀眼,李夢韓旭低迷
四川的大外援坎貝奇早已名聲在外,出生于1991年的她已經(jīng)34歲,算得上高齡,但決賽場上依然13投9中拿到22分14籃板,兩項數(shù)據(jù)都是全隊最高。
而她隊中的中國國手們呢?李夢9投3中只拿到8分,金維娜3投1中3分,王思雨稍微好點,有12分進賬,但送上了6次失誤只有3次助攻。至于那個被認為才華橫溢的現(xiàn)代中鋒韓旭,7投1中只得2分5個籃板……
廣東那邊出生于美國的科利爾只有27歲,還是當打之年,拿下全場最高的24分不說,8籃板也是全隊最高。廣東隊中星光沒有那么亮,但是好歹也有黃思靜、楊力維、楊舒予、迪拉娜4位新老國手。她們比對面的給力不少,黃思靜更是在三分線外投出了11中6的成績,拿下了21分——這也是場上中國球員中的最高分。
但總的來說,WCBA總決賽的舞臺上,后繼乏人的問題非常嚴重。早在八一隊尚未解散的2019年,八一和廣東會師決賽時活躍的就是這么幾位了。那一年黃思靜和楊力維已經(jīng)是廣東隊的頂梁柱,李夢則是八一的絕對核心。此外,陣容里還有許多我們已經(jīng)熟悉的名字,比如孫夢然、潘臻琦,比如李月汝。6年過去,新面孔幾乎只有一個楊舒予……
后繼無人,并非只是個例
在這6年里,中國女籃沖到過歷史的最高點,依靠的就是這么一批中流砥柱,這是中國籃球的幸運。
但6年之后,眼看著中國女籃又要滑落,聯(lián)賽里卻還是只能看到這批人的身影,這卻是中國籃球的悲哀。
對比這兩個賽季的國內(nèi)球員得分榜,幾乎沒有太大區(qū)別。2018-19賽季領先的全是如雷貫耳的大名,武桐桐、李夢、王麗麗、許晨妍、韓旭排在前五名,后面則是李月汝、孫夢然、黃思靜;今年呢?大多數(shù)人依然在榜上霸占著顯要位置,前十名里只有羅欣棫一個00后……
很明顯的危機擺在眼前,當這一批球員逐漸走向職業(yè)生涯的暮年,最富代表性的李夢已經(jīng)30歲,下一屆奧運會的陣容似乎已經(jīng)是個令人撓頭的問題。別說奧運會,以這批球員的狀態(tài)來看,連馬上就要到來的世界杯也很可能郁悶而歸。
也正是看到了斷崖式跌落的危險,中國籃協(xié)選擇了以鐵腕訓練、善于培養(yǎng)年輕人的宮魯鳴執(zhí)掌中國女籃。但換帥容易,改變大勢難。中國籃球持續(xù)多年的忽視青訓、忽視基本功培養(yǎng)的問題,不是更換一兩個主教練能解決的;而此前中國女籃的成功,讓球迷振奮之余,也令這批球員功成名就,堅持高強度訓練比賽的難度也變大了。
更頭疼的是,中國籃協(xié)對女籃聯(lián)賽一直處于放飛狀態(tài),放任幾家俱樂部肆意囤積國手,最終導致聯(lián)賽毫無競爭可言,國手的狀態(tài)更難保持:四川一年常規(guī)賽打下來只輸一場,場均凈勝對手25分之多——習慣了打碾壓局的人,猛然想要把強度提上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文/湖北日報記者 郭曉明
圖/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