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為期一周的首都全民義務植樹盡責活動收官。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過去一周,120萬首都市民植樹栽花、清理綠地、撫育林木、認養樹木,全民齊動手,以多種形式履行植樹義務,以實際行動為群眾增添身邊的綠、眼前的美。
為適應北京的地理及氣候特點,提高植樹造林的成活率,1985年3月18日,北京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規定全市人民“義務植樹日”的建議,每年四月的第一個休息日為首都義務植樹日。
今年,首都義務植樹形式再次創新,從4月1日至4月7日,全市各區創新形式,因地制宜,本市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義務植樹活動,形成全民動手美化家園的熱潮。東城區在北護城河公園和環二環綠道組織市民培土澆水、懸掛樹牌;西城區設立15個會場,發放花卉種子及種植工具,引導居民打造“陽臺花園”;朝陽區紅領巾公園推出“親子護綠行動”和科普課堂,吸引50余組家庭參與;通州區舉辦首屆家庭植樹節,聯動10家園藝驛站和3個社區分會場,600余組家庭參與鄉土植物種植;順義區后沙峪鎮居民志愿者在小區種植灌木500株、撫育綠地600平方米……
據統計,4月1日至7日“首都義務植樹日”活動期間,全市共有120萬人次參加了形式多樣的義務植樹活動,新植各類樹木8萬余株,養護樹木102萬株,清掃綠地718萬平方米。
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義務植樹處處長常祥禎介紹,義務植樹作為綠化建設的重要形式,在首都生態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據統計,自開展義務植樹運動以來,北京已有超過1.1億人次通過各種形式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植樹2.2億余株。從開展義務植樹前的1980年到2024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12.83%提高到44.95%,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率達到91%。如今,北京已有各類公園1100個,越來越多的市民能夠“推窗見綠,開門見園”。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