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去醫院里排隊掛號,都要麻煩人幫我操作,次數多了總不好意思,想學也不知道怎么學,今天聽了老師的講解,我也能自己用手機操作了!”在寶山區友誼路街道舉辦的智能手機課堂上,陳阿姨興奮地展示著剛學會的“新技能”。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已成為溝通、獲取信息、享受娛樂以及進行日常生活管理的重要工具,然而對于許多老年人來說,操作智能手機卻成了一道難以跨越的“數字鴻溝”。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1億,雖然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比例逐年上升,但仍有許多老年人面臨著“不會用、不敢用、不想用”智能手機的尷尬問題。
老年人專屬智能手機課堂來啦
為幫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近日,友誼路街道社區服務辦牽頭,聯合交通銀行上海牡丹江路支行,在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轄區內的老年居民開設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老年數字教育——智能手機課堂”志愿服務課程。
“我們前期做了各種調研,了解到社區老年人對使用智能手機的需求和遇到的困難,所以聯合交通銀行上海牡丹江路支行為老年人開設這次課程,希望能夠幫助老年朋友們更好地融入數字化時代。”街道社區服務辦工作人員介紹道,“很多老人反映,他們最想學習的就是用手機掛號看病、電子支付、打車等,因為這些都是與他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
此次課堂內容涵蓋了如何用手機查詢養老金明細、社保辦理相關業務,如何使用電子支付、看病掛號、打車等。課堂上,老師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PPT演示,一步步講解操作步驟,考慮到老年人對新事物接受較慢,老師還特意放慢語速,反復演示操作流程。在答疑環節中,志愿者們手把手地指導老人操作,耐心解答他們的疑問。
“以前出門打車遇上人少的時段,總是要站在路邊等很久,現在學會了用手機打車,以后就方便多了。”“我終于會用微信支付了,以后買菜就不用帶零錢了!”……老人們紛紛表示,這次課堂讓他們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很多新技能,更感受到了科技帶來的便利。
此次活動傳遞了社會對老年群體的關愛和溫度,引導、鼓勵老年人積極地融入智能社會。接下來,友誼路街道將繼續關注老年人的需求,探索更多形式,為老年人提供更貼心、更便捷的服務,讓他們跨越數字鴻溝,擁抱智慧生活。
喜報!寶山區新增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業技術人才!
寶山這座公園的四月,是落“櫻”繽紛的具象化啊~
寶山文創園區點亮城市創意,中成智谷成為市民游玩好去處
通訊員:陳曦
編輯:張思源
資料:友誼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