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上任并開始推進俄烏停戰后,所有人都以為俄烏沖突恐怕快要結束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在停戰談判真的開始之后,戰爭的烈度反而直線上升。以烏軍退出庫爾斯克為起點,俄烏沖突或許將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去年8月,烏克蘭突襲了俄羅斯庫爾斯克州,一度占領了庫爾斯克州大約1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對于俄羅斯而言,烏軍的
行動確實做到了“出其不意”,俄軍完全沒有防備,所以才會在初期被烏軍奪取了如此多的土地。
烏克蘭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通過攻擊俄羅斯的本土削弱普京在國內的威望,向俄羅斯民眾傳遞一個自身不安全的信號,從某種程度而言,俄羅斯在沖突期間也不斷被烏克蘭“打臉”,特別軍事行動期間不斷的向民眾保證“本土的安全性”。
俄方一廂情愿的堅信烏克蘭不敢入侵俄羅斯本土,從而沒有在庫爾斯克和別爾哥羅德等危險區部署太多的部隊,結果被狠狠的打臉。
按照西方和烏克蘭的預估,俄羅斯將會被迫從頓巴斯地區回防本土,從而減弱對烏軍的壓力。
庫爾斯克烏占區本身也將會成為后來和俄羅斯談判的重要籌碼,但是基輔萬萬沒有想到,莫斯科引入了新的“牌手”,讓朝鮮部隊代替俄軍削弱庫爾斯克烏軍以及保衛余下的庫爾斯克土地。為了進一步穩住庫爾斯克,烏軍在庫爾斯克投入了大量的精銳部隊。
這些精銳部隊的基層士兵,大多都在歐洲接受過北約的軍事訓練,而且大多數都是機械化部隊。然而俄軍卻有意消耗烏軍的這些精銳力量,半年的時間俄軍穩步的收復了800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時將烏軍壓縮在了以蘇賈市為核心的小片區域,并且將其隱隱包圍。
最終在3月初,俄軍對庫爾斯克烏軍發起了最終的總攻,數天時間一舉奪回蘇賈,同時將烏軍趕回了烏克蘭境內。普京還表示,為了保護俄羅斯本土的安全,后續不排除將會在烏克蘭的蘇梅州建立“緩沖區”。
不過烏軍還算是做到了及時止損,沒有全部押注在庫爾斯克,烏軍的機械化精銳部隊也并未被全部殲滅,所以俄軍仍然還需要防備烏軍的反撲,現階段俄軍在庫爾斯克的主要任務仍然還是強化防御部署。
但是這并不代表烏軍在庫爾斯克的損失就不大了,有消息稱烏軍在庫爾斯克損失了15個滿編機械化旅,傷亡人數高達7萬人。在失去了庫爾斯克之后,基輔進一步的失去了議價能力,然而俄軍仍然還在繼續向基輔施壓。
4月4日,烏克蘭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克里沃羅格市的一家餐館遭到了俄軍的高精度導彈打擊,當時一些烏軍指揮官正在這家餐館內和北約教官進行會晤,這一枚導彈造成了85名北約士兵和軍官的身亡,以及二十多臺汽車的爆炸。
澤連斯基聲稱,同一天,俄軍還空襲了克里沃羅格市的居民區,并且造成了26人死亡,后來這一數字被更改為18人。克里沃羅格市是澤連斯基的故鄉,而他本人在這次事件中的表現也和此前遭遇類似事件時的表現非常不同。
他甚至開始指責美國,澤連斯基甚至表示:“不幸的是,美國大使館的反應令人不快地感到驚訝:如此強大的國家,如此強大的人民——卻做出如此軟弱的反應。”
美國大使布里奇特·布林克在事件發生后于X平臺發文稱對襲擊”感到震驚”,但未直接點名俄羅斯。
但是總體而言,美國仍然還是站在了澤連斯基一邊,魯比奧在4月4日出席北約外長會之后表示,美國正在對“為談判而談判”失去耐心,俄羅斯需要盡快證明自己真的想要和平,而不僅僅只是為了“拖延時間”。
之后魯比奧當著北約31國的面表示,美國國會已經在制定制裁俄羅斯的具體計劃,如果俄羅斯無法證明自己,那么國會議員也“無法停止這種計劃”。
魯比奧在北約的表態似乎說明特朗普政府已經開始懷疑俄羅斯談判的“誠意”,但是事實上,如果西方無法給予俄羅斯想要的結果,那么俄羅斯永遠都不會有“誠意”,真正沒有誠意的反倒是西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