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消費市場的核心矛盾已然清晰:普通消費群體的購買力與消費意愿持續走弱,與商家追求可持續利潤的商業訴求產生根本沖突。
中產階層財富縮水、基層消費能力見底已成既定事實,這從拼多多年活躍用戶突破9億、拼好飯日均訂單超4000萬單的市場表現可見端倪。
國家統計局2025年2月28日發布的《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達4.68億(界定標準為人均可支配收入3.2-8.5萬元/年),其收入增速連續第四年落后于GDP增長——
2024年中等收入群體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8%,低于全年5.0%的GDP增速。而同期高凈值人群(可投資資產超1000萬元)資產規模突破95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7.5%。
這種持續擴大的財富鴻溝,催生出更極端的"啞鈴型"消費圖景:
奢侈品市場年增19%(貝恩公司《2025中國奢侈品消費白皮書》),中國消費者貢獻全球38%的奢侈品牌營收;
臨期食品市場規模突破502億元(艾媒咨詢2025年3月數據),其中60%消費者月收入低于6000元;
快遞業數據揭示深層矛盾:2024年人均快遞量達101件創歷史新高,但均單價同比下跌4.9%至8.7元/件(國家郵政局2025年1月報告)
在浙江義烏,箱包產業帶正成為微觀縮影。《2025長三角制造業生存狀況調查》顯示,當地中小廠商平均利潤率已跌破2%,較2020年縮水85%——
“我們每天發3000個包,利潤還不夠付廠房租金”,從業者的困境印證了經濟學人智庫的結論:大眾市場正從“薄利多銷”滑向“微利滯銷”時代。
但數據繁榮背后暗藏商業悖論:聚焦基層市場的經營模式正遭遇利潤天花板。那些在工藝、藝術、文化、品類創新、推廣策略五大維度存在明顯短板的商品,既無法撬動高凈值客群的消費力,又難以在基層市場獲取合理利潤。
當前市場環境下,消費能力與消費意愿呈現顯著分化——高凈值群體(及部分資深中產)仍具備價值支付能力,而普通消費群體的可支配收入已難以支撐傳統"薄利多銷"模式。
虛擬品和泛品,缺乏核心價值支撐的產品,既難以突破高凈值客群的心理賬戶,又在基層市場陷入價格混戰。某國產潮牌的市場教訓頗具警示意義:
過度依賴流量明星代言卻忽視工藝升級,最終導致品牌溢價能力喪失,從百億估值跌落至破產重組。
商業現實倒逼創業者進行戰略調整。2025年后的市場突圍路徑,必然指向高凈值客群的價值深耕。這要求企業完成三個關鍵轉型:
1、建立精準的產品分級體系;2、構建差異化的價值交付系統;3、打造垂直領域的品牌護城河。
以某新銳茶飲品牌為例,其通過非遺工藝傳承+限量文化聯名+會員定制服務組合拳,在高端市場實現客單價提升68%的同時保持35%的復購率。
破局之道在于構建"五維價值體系":
1、工藝層面的技術壁壘建設;2、藝術表達的品牌差異化;3、文化賦能的場景延伸;4、品類創新的市場卡位;5、精準推廣的效能轉化。
某智能家居企業正是通過德國紅點設計獎+東方美學研究院+場景解決方案的三重價值構建,在高端市場實現年復合增長率42%的突破。
當前市場正在經歷價值回歸的陣痛期。創業者需要清醒認知:基層市場的規模優勢與利潤空間已不可兼得。而高凈值人群既有購買力又有購買欲,這個市場,正在呼喚真正具有價值創造能力的企業。
(周愚,評論人、商業評論人、財經評論員、策劃人、投資人,某寶前十品類操盤手、多家媒體及機構邀約評論人,發表商業評論千萬字,已委托快版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