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4月2日,38歲的阿根廷籍“網紅洋媳婦”楊奇娜(原名薇薇安娜·卡多索)因突發低血糖離世。這位曾因與長汀丈夫的跨國愛情故事登上央視、被聘為“長汀形象大使”的活力女性,在去世前1天還更新了農活視頻,突如其來的噩耗令網友震驚:“原來低血糖也會致命!”
楊奇娜的丈夫楊淙在訃告中提及“突發低血糖”為直接死因。長汀縣文旅局證實消息屬實,但具體細節未公開。這一事件不僅讓人惋惜,更敲響了大眾對低血糖認知不足的警鐘。
更兇險的“隱形刺客”
“血糖失衡的殺傷力,遠超我們想象。”浙中醫大二院(浙江省新華醫院)內分泌科醫生吳雙表示,許多人知道高血糖的危害,卻低估了低血糖的致命性。醫學界有句名言:“高血糖以年為單位摧毀健康,低血糖則以分鐘奪命”。
醫學上,針對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也有著不一樣的低血糖判斷標準: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標準:≤3.9 mmol/L(因藥物影響更敏感);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標準:≤2.8 mmol/L。
“當血糖驟降時,大腦因‘斷供’葡萄糖會迅速宕機,輕則表現為饑餓感、心慌、手抖、冷汗,重則意識模糊、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腦損傷甚至死亡。”吳雙醫生說,低血糖還具有“偽裝術”,“無癥狀低血糖”的患者會毫無預警直接昏迷,這種情況常見于老年人或長期糖尿病患者。
在吳雙醫生管理的2型糖尿病病友里,就有一位70歲的喬大媽因為低血糖被緊急送醫。
喬大媽患有2型糖尿病已經20多年了,病情初期服用口服藥,后來因為血糖控制不佳改用胰島素,她對自己的健康很重視,也很自律,每天按時打針吃藥,血糖也控制得很好,但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因為低血糖而被緊急送醫了。
今年初春時節,喬大媽不慎吹了風,感冒了,人沒有精神,胃口也比之前差。喬大媽聽說感冒應激血糖可能會高,因此對用藥一點也不敢放松,每天還是堅持打針吃藥。這天夜里,喬大媽上廁所的時候暈倒在地,家里人趕緊開車將其送至醫院急診,測血糖1.8mmol/L。急診予對癥糾正低血糖,并轉至內分泌科病房系統治療。
吳雙醫生解釋說,其實感冒時患者食欲也會受到影響,進食一般比平時少,血糖有可能會低,這樣就會導致血糖紊亂,加重糖尿病病情甚至引起嚴重的并發癥,這個時候加強血糖監測,及時咨詢醫生調整用藥就顯得比較重要。
跟風減肥的人要小心血糖“斷崖”
在糖尿病病人中誘發低血糖最常見的原因是藥物,特別是降糖藥物的使用,如胰島素或促胰島素分泌劑使用不當可引起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風險升高。
“所以降糖藥物一定要嚴格遵醫囑使用,避免自行隨意加量,定期監測血糖。另外,如果患者有不舒服,比如惡心嘔吐,腹瀉,進食減少,合并肝腎疾病等,要注意相應調整降糖方案,避免使用了不合理的藥物或劑量導致低血糖風險增加。”吳雙醫生強調。
非糖尿病人群相對較少發生低血糖,但也可因飲酒、過量運動、進食減少或延遲、疾病等引起血糖降低。
最近人們流行跟風“減肥”,很多人一時興起,加入了“節食減肥”“運動減肥”大軍,但有些人沒有掌握科學的減肥方法,空腹運動、不吃晚飯、斷絕碳水……這些行為都在為低血糖埋雷,會因能量來源中斷而誘發低血糖。?
“有些人不理解運動前為什么不能空腹。這是因為運動時肌肉大量消耗葡萄糖,而體內肝糖原等的‘能量庫’儲備有限,如果供應不上,則需要消耗其他脂肪、蛋白質等成分供能,這一過程相對緩慢,供不應求就極易誘發低血糖。”吳雙醫生解釋說,運動前最好不要空腹,小心血糖“斷崖”!
進食不規律也是誘發低血糖的重要誘因。“像網約車司機、直播從業者等長時間工作導致飲食紊亂,或者是有些跟風減肥的人一整天只吃一頓高糖食物,就可能突然間感覺到頭暈、心慌。”吳雙醫生說,這是因為進食過多高糖食物會導致血糖驟升,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快速大量分泌,這種供需不匹配會引起血糖調節失衡,另外過多的胰島素也會抑制體內胰高血糖素分泌、糖異生、脂肪分解等其他升血糖能力,導致低血糖發生。
對于有應酬的人來說,飲酒會“搶占”肝臟代謝資源,抑制肝臟釋放葡萄糖,導致血糖驟降。更重要的是,飲酒后的頭暈、意識模糊癥狀會掩蓋低血糖反應,延誤診治,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建議經常需要應酬的朋友們,適度飲酒,量力而行,在喝酒前先吃主食和蛋白、脂肪類食物,避免‘干’杯文化。如有同伴醉酒,需要悉心觀察照顧,不適者盡快送醫”。吳雙醫生說。
低血糖急救指南,關鍵時刻能救命!
一旦發生低血糖,大家要立即采取行動。
“對于沒有糖尿病的人群來說,如果突然感到有‘低血糖’的癥狀如心慌、手抖、出冷汗等,可以立即補充15克快速升糖食物,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夠進行血糖測定。”吳雙醫生說,比如4-6顆硬糖(嚼碎)、1勺蜂蜜或白糖、150毫升含糖飲料(配料含白砂糖)。但是巧克冰激凌淇淋因為升糖慢,不適合急救。如果低血糖癥狀不能緩解,或者反復出現,需要盡快就醫。
對于有糖尿病及其他基礎性疾病的患者,一旦發生低血糖癥狀,可以謹記15/15法則。當測得血糖小于3.9mmol/L或出現上述低血糖反應時,立即進食15克可快速起效的糖類(如葡萄糖塊、葡萄糖水、含有葡萄糖的糖果、飲料等),15分鐘后再次復查血糖。如血糖仍低于3.9mmol/L或癥狀未消失,重復以上步驟;緊急處理后,如距離下一餐時間在1小時以上,可進食適量餅干、面包、饅頭、牛奶等。不能進食或昏迷者必須立即送醫院搶救。
“建議每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隨身攜帶急救卡。可別小看了這張急救卡,在關鍵時刻能讓路人迅速了解情況,對你施以援手。”吳雙醫生說,急救卡放置口袋內或以胸牌形式懸掛,上面應清楚注明緊急聯系電話、既往病史和服用藥物等關鍵信息,也可寫上“我有糖尿病,萬一發現我神志不清,很可能是低血糖發作,請盡快幫我食用糖果并呼叫120”等提示信息。
吳雙醫生還提醒,近期正在追風“減肥”的朋友們還是要堅持科學膳食,要定時、定量、定結構,每餐包含蛋白質(雞蛋)、膳食纖維(蔬菜)和復合碳水(糙米),避免血糖“過山車”。健身黨們要堅持在運動前后補充蛋白質+碳水,如牛奶+全麥面包。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 者 金晶
通訊員 孫金銘
編輯 成嘉怡
審核 羅祎 王晨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