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畢峰;編輯:木心
“雪王”蜜雪冰城(2097.HK)剛剛在港交所完成上市不久,屢屢傳出赴美IPO的霸王茶姬,終于邁出了上市的堅定步伐。
北京時間3月26日,霸王茶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提交招股書,計劃于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定為“CHA”,即“茶”的拼音。
霸王茶姬是第一家赴美申請上市的中國茶飲企業。此前,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等茶飲企業均在港股上市。
然而,上市之路道阻且長,作為成立時間最晚,卻也是近年來擴張最高調、熱度最高的品牌之一,不僅需要營銷戰來保持市占率,在資本運作及公司架構層面,霸王茶姬也面臨著監管問詢。
營收只有“蜜雪冰城”一半
盡管霸王茶姬近年來業績狂飆,但相比隔壁“雪王”,仍有著不小差距。從2024年營收規模來看,蜜雪冰城相當于兩個霸王茶姬。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霸王茶姬營收124.05億元,凈利潤為25.15億元。
資料來源:招股書
3 月 26 日晚,蜜雪冰城披露上市后的首份業績。數據顯示,蜜雪冰城 2024 年營收為 248.3 億,同比增長 22.3% ;凈利潤 44.54 億元,同比增長 39.8% 。2024 年,霸王茶姬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均高于蜜雪冰城。財報顯示,蜜雪冰城 2024 年的毛利率為 32.46% ,同比上升 2.91% ,但凈利率從 18.71% 下降到 17.94% 。
根據招股書數據,2024年,霸王茶姬的毛利率為41.2%,凈利率20.3%。目前,霸王茶姬采取的是“直營+加盟”模式。霸王茶姬的收入主要來自銷售產品以及向加盟商提供服務。其中來自加盟店的收入為116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93.8%。2024年底,霸王茶姬的加盟商數量達到3195位。
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門店數達到6440家,加盟店占比超97%(6271家),覆蓋中國340個城市及海外6個國家。霸王茶姬主打高線市場,北上廣深門店達696家,新一線及二線城市門店3110家。
霸王茶姬計劃2025年在中國和全球范圍內新開1000至1500家門店。過去兩年,霸王茶姬經歷了快速拓店。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霸王茶姬全球門店數分別為1087家、3511家、6440家。
高速擴張帶來營收的增長,根據招股書數據,2022至2024年間,霸王茶姬營收規模分別為4.92億元、46.40億元和124.06億元。
根據招股書透露,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GMV為295億元,同比增長173%。2024年中國市場91%的GMV來自Tea Latte即“原葉鮮奶茶”的銷售。其中,約61%的GMV都來自于霸王茶姬前三大最暢銷的產品。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4年8月,其明星單品“伯牙絕弦”累計售出超過6億杯。
據霸王茶姬招股書,此次赴美上市募得的資金,將主要用于擴大中國及海外門店規模、開發和創新產品,構建海外供應鏈網絡、加強科技投入以支持業務發展和運營、滿足公司一般用途和運營資金需求。
股東大額增資后減資引監管關注
回頭來看,2021年成為張俊杰和霸王茶姬商業上的關鍵轉折點。這一年,XVC和復星資本注資3.2億元,推動品牌總部遷至成都,并啟動“千城萬店”計劃。霸王茶姬就此開始了狂飆之路。
2023年8月,風投機構XVC Fund II LP通過關聯實體持有霸王茶姬超60%股權,北京茶姬注冊資本從161萬元驟增至1.5億元,但僅兩個月后XVC退出,注冊資本減少1.12億元至3800萬元。
這一股權變動引發市場和監管關注。3月7日,證監會發布了《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2025年2月28日—2025年3月6日)》,其中,就包括關于對霸王茶姬的四大核心質詢。
來源:證監會官網。
其中,引人注意的就是“關于股權架構設立的合規性”中的,第1條短期內大額增資后減資,以及第4條離岸架構的稅收合規性。
不僅如此,此事與證監會對霸王茶姬“關于股東”中的第2條XVC Fund II LP實際控制人的具體情況也有所關聯。
由于短期的大額增減資,XVC Fund II LP在2023年8月—2023年10月期間短暫擁有霸王茶姬超過50%的控股權,因此可以說得上是霸王茶姬兩個月的實際控制人。
此外,證監會還要求霸王茶姬說明,發行人搭建離岸架構和返程投資涉及的境外投資、外商投資、外匯管理、稅務等監管程序履行情況,并就合規性出具結論性意見。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很多企業搭建離岸架構是為了優化稅務,但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被質疑存在避稅行為。”
此外,柏文喜還表示:“證監會對霸王茶姬境外上市備案的四大核心質詢,會給它的赴美上市計劃帶來不小的影響。這不僅僅是程序上的補充材料問題,而是直接觸及了企業資本運作的合規性和透明度。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好,上市進程可能會被延緩,甚至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銷售費用和用戶投訴同步激增
為搶占市場份額,霸王茶姬頻繁推出營銷活動。例如,新品“萬里木蘭” 上市時,品牌發起 “一億+杯免單” 活動,通過社交平臺裂變迅速引爆流量;其“七夕限定杯”“靈蛇啟運” 等主題活動也持續制造話題。
快速擴張的背后,霸王茶姬銷售費用三年激增近11倍。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霸王茶姬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分別為0.74億元、2.62億元和11.09億元,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15%、5.6%和8.9%,分別占營業收入的15.0%、5.6%和8.9%,三年營銷支出合計超過14億。
對比來看,蜜雪冰城2022年、2023、2024年的營銷費用率為5.7%、6.5%、6.4%。
營銷費用激增背后是整體賽道的激烈競爭和行業瘋狂內卷。截至目前,港股市場上已有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集團四家茶飲上市公司。截至3月26日,市值分別約19億港元、136億港元、390億港元、1557億港元。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超3500億元,增速達6%,到2028年有望突破4000億元,但2028年增長降低至1.5%。市場競爭白熱化,價格戰、門店戰、產品戰,層出不窮。
行業規模激增背后,霸王茶姬用戶投訴數量急劇攀升。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以“霸王茶姬”為關鍵詞,存在3803條相關投訴。主要集中于質量問題,如飲品中喝出頭發、塑料片等異物;虛假宣傳,聯名款產品實物與廣告嚴重不符,被指"貨不對板";以及服務缺陷,會員積分失效、優惠活動臨時取消等。
今年315前夕,寶雞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華商報-二三里資訊開展“315·現場查”發現,霸王茶姬寶雞銀泰店存在食品添加劑沒有專人專管、計量用秤不準、物品混放等問題。
2024年5月21日,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杰表示:“我們一直在探索用現代化技術還原900年前的制茶技藝,讓茶回歸于茶。一方面推動產品健康化、一方面去推動中國文化的傳播,努力打造世界級的現代茶品牌”。
如今來看,要想成為真正的世界級品牌,張俊杰和其團隊仍然面臨著諸多困難。
本文為新經濟IPO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風險提示:
本文內容均依據公開市場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招股材料、上市公司財報、工商信息等)撰寫,我方追求基于公開信息基礎上對資本背后真相的探索,力求做到觀點客觀公允,但本文信息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承擔由任何個人或組織擅自使用該內容引發的任何損失責任。
內容探討/爆料/商務聯系:NEWECOIPO@gmail.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