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布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截至2025年4月1日)。
數據顯示,目前有21個省份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在2100元及以上,有8個省份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或超過2300元。
今年以來,已有多個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根據《最低工資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不同行政區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資標準。在31個省份中,有4個省份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為四檔,有18個省份最低工資標準分為三檔,有4個省份最低工資標準分為兩檔,其余5省份最低工資標準只有一檔。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當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其中,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的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則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在實踐中,最低工資標準看似與大部分勞動者實際收入關聯不大,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有利于分配結構的調整,對勞動者的利益有著實質性的影響。隨著最低工資標準調整,與之掛鉤的勞動者其他待遇水平也會產生相應變動。比如,企業在計算員工加班費、社保繳納基數等方面,會參照最低工資標準予以提高。當最低工資標準提高,這意味著社會保障水平相應有所提升,有利于讓勞動者普遍受益。
編輯: 潘桑榆
責編: 方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