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夫妻之名、無夫妻之實,就是“干婚”。
簡單來說,男女雙方結婚,但不履行夫妻義務,日常生活、財務狀況等方面也互不干涉。
而且,“干婚”現象在上海等一線大城市中居多,并且大概率會呈現蔓延趨勢。
可“干婚”現象的背后,全是現代年輕人無處宣泄的壓力……
2024年,我國登記結婚共610.6萬對,較2023年減少了157.4對,而全國結婚率跌破4.3%,還創(chuàng)下了建國以來的最低記錄。
現在的適齡男女青年,普遍對結婚不抱有期望,甚至陷入“不想結婚”的怪圈。
根本原因,是壓力太多又太大。
第一個,就業(yè)壓力。據悉,今年高校畢業(yè)生將高達1222萬人,但目前市場上的就業(yè)崗位卻無法接納這么多的畢業(yè)生,甚至哪怕你是“雙非”畢業(yè)生,也不一定能在當今就業(yè)市場上撈到好。
4月5日,國內首屈一指的國企——中核集團在公眾號上發(fā)布招聘推文:“1730個崗位收到了近120萬份的簡歷”。
可見,對于眾多畢業(yè)生來說,又是一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艱難挑戰(zhàn),甚至如此大的就業(yè)壓力,還會被就業(yè)崗位當做宣傳的噱頭。
而且,就業(yè)環(huán)境惡劣,不僅僅是工作崗位少,而且工作要求也令人無法接受,“996”甚至“007”的工作時間,都算得上常態(tài),以至于勞工“猝死”事件接二連三。
都說“先成家后立業(yè)”,但是,如今誰不想挑一個有好工作、穩(wěn)定收入的結婚對象,而且,男女對另一半的要求都一樣,這也導致很難找到合適的另一半。
第二個,生育壓力。
結婚意味著生孩子,雖然也存在“丁克”家庭,但在生育觀念濃郁的中國家庭中,仍是將“結婚生子”奉為頭等大事,耽誤不得。
可是,如今的生養(yǎng)孩子已經不同于舊時代。
懷孕前,男女雙方需要備孕,吃藥或者付出時間進行鍛煉,生產后,有些人直接花高價住在月子中心,或者請月嫂,已經開始在養(yǎng)孩子上投入資金和精力。
好學校要花錢、好成績更要花錢,有些父母還會花錢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落后在起跑線上,每對父母都鉚足了勁,但不是任何一對父母都有時間、精力以及資金去托底孩子的。
更何況,如今的男女,就算不結婚生子,已經在各種生活壓力中苦苦掙扎,別說經營一個家庭,甚至都無法開啟一段正常的戀愛。
有的人上完一天班后,只想靜靜地躺在床上刷手機,沒精力談戀愛,更不要說慢下來結婚生子,之后還要擠時間接送孩子、教育孩子等等。
這種現象就是如今“低欲望社會”中年輕人的無奈選擇,降低自己的物欲、戀愛欲,甚至性欲,所以結婚人數越來越少。
可是,有些父母卻不接受年輕人不婚不育的決定,甚至會做出極端行為,所以,一些年輕人以“為了讓父母安心”的結婚需求,選擇另一半,組建起“干婚”家庭。
而且,這種“干婚”家庭的現象在越開放、包容的城市,越受歡迎。
既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還不用承擔生育的重擔,以及躲避父母的催婚,何樂而不為呢!
除了現實因素,還有一種原因,正在加速“干婚”現象的蔓延。
“女性意識崛起”,絕對稱得上近些年來的熱門話題,從影視節(jié)目,再到新聞報道,多了不少女性意識覺醒的內容。
而這在兩性關系中,也算是男女平等的另一種說法。
在中國的傳統(tǒng)婚姻中,男性承擔起經濟重擔,而女性則需要生育,以至于面臨身體代價、就業(yè)市場中對女性的歧視等等。
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尤其是一些高知女性,不愿意以放棄工作、身體健康為代價,去完成生育這一所謂的“女性天職”。
同時,男性也不想承擔起過度的經濟,比如彩禮、車、房等,而且,一些地方甚至宣傳起“無彩禮”婚姻,更讓一些男性覺得掏錢結婚是一件虧本的事情。
既然男女雙方都覺得傳統(tǒng)結婚有弊無利,所以選擇了結合當下新型結婚觀念的新型結婚方式,即“干婚”。
婚后的他們,任何一方都不必承擔起對方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女方,也可以自由選擇生育與不生育,各管各的賬,各活各的人生,還不會陷入瑣碎的家庭糾紛而導致婚姻破裂。
“干婚”家庭中的男女,更多的互動,可能是在一些節(jié)日或者家庭聚會上應對親朋好友。
不過,這種新型模式,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少弊端。
尤其是財產分割、夫妻權利上,如果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可能會產生糾紛,而且,獨立生活也意味著無法培養(yǎng)感情,難以建立深厚的夫妻關系,可能會“閃婚閃離”。
“干婚”是好是壞呢?也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