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規劃關鍵詞 速覽——
一、總體要求
1、基本原則
?夯實產能:確保糧食安全,強化設施、技術、裝備等基礎。
?創新驅動:以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提升農業競爭力。
?綠色低碳:踐行“兩山”理念,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共建共享: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差距。
?循序漸進:分階段推進,注重實效。
2、主要目標
?2027年:農業強國建設明顯進展,糧食產能達1.4萬億斤,鄉村全面振興取得實質性成果。
?2035年: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村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農業強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實現。
二、重點任務與措施
1、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耕地保護:嚴守18.65億畝耕地紅線,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先東北黑土區、平原等),治理退化耕地。
?產能提升: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穩定水稻、小麥生產,發展油料作物和“菜籃子”工程。
?政策保障:完善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強化儲備調控和全鏈條減損。
?多元化供給:推進設施農業現代化,發展木本糧油、生態漁業、合成生物產業等。
2、推進農業科技裝備創新
?科技突破:加強農業基礎研究,建設一流科研機構和高校,推動成果轉化。
?種業振興:實施生物育種重大專項,加快種源自主可控,建設現代化育制種基地。
?農機升級:研發高端智能農機,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打造產業集群。
?數字農業:構建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發展智慧農業工程。
3、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家庭經營:深化土地承包“三權分置”改革,支持小農戶聯戶經營。
?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保障農民財產權益。
?主體培育:提質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強化聯農帶農機制。
?社會化服務:拓展托管服務范圍,完善服務標準體系。
4、全鏈條升級農業產業體系
?加工流通:優化農產品加工技術,完善冷鏈物流網絡。
?品牌建設:推進標準化生產,培育區域公用品牌。
?特色產業:發展鄉村特色種養、手工業和文旅融合。
?綠色轉型:推廣節水農業,治理面源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
5、深化農業對外合作
?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推動農業服務貿易,優化外資準入,參與全球糧農治理。
6、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基礎設施:提升交通、供水、能源、數字設施水平。
?公共服務:加強教育、醫療、養老等保障,推進廁所革命和污水治理。
?鄉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體系,強化基層黨建,推動移風易俗。
7、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農民增收:發展縣域富民產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盤活農村閑置資源。
?要素流動:推動城鄉規劃銜接,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脫貧鞏固:完善防返貧機制,發展聯農帶農產業,強化重點幫扶縣支持。
【文件意義】
該規劃是指導中國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全面振興的綱領性文件,聚焦糧食安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核心領域,旨在通過系統性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