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國以前的反應是手術刀,那么這一次則是拔出了一把利劍,并且以強硬的姿態斬向了特朗普不斷加碼的關稅政策。中國的反制來得如此迅猛,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不過,特朗普以及他的內閣成員和部分美國媒體似乎仍舊保持樂觀。當地時間4月4日上午,特朗普在他的真相社交平臺上發文,稱中國打錯牌了,他們驚慌失措,這是他們無法承擔的一件事。顯然,這位“玩牌大師”特朗普沒有想到中國的反應會這么大,但他還是在努力保持鎮定。在他看來,中國會遭受重大損失,而美國則會是最終贏家。
那么,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誰才是這場關稅戰中最大的輸家呢?接下來,我將從中國出臺反制措施后美國的反應,美國加征關稅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以及中國的反制將會取得哪些成效等方面,用數據來全面解讀中美新一輪關稅戰。
在中國決定對所有進口自美國的商品加征34%的關稅之后,除了信心十足的特朗普,他手下的“贏學派”也紛紛表態。國務卿盧比奧認為世界正在適應美國制定的新規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讓唐納德·特朗普來管理全球經濟,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CNN評論員則聲稱,中國的經濟會因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下降2.5個百分點。
然而,與這些人的樂觀不同的是,美國股市的表現卻很誠實。納斯達克指數單日暴跌5.82%,從2萬點跌至16500點,創五年最大跌幅;道瓊斯指數跌5.5%,標普500跌5.97%,三大股指市值蒸發超5萬億美元。特朗普所說的驚慌失措沒有發生在中國,反而是美國股市先頂不住了。
經濟學家和投資者也普遍持悲觀態度,他們無法理解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因為進口商會將部分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此舉可能會引發通貨膨脹,最終甚至會導致美國的經濟衰退。所以,也有很多清醒和理智的人發聲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他們也正在向美國人科普關稅帶來的不利影響。
根據美國商務部和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最近的5年里,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商品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
第一種是機電產品,份額占比50%左右,2024年出口額為2453億美元,其中包括手機、電腦、家電等;
第二類是紡織品以及家居用品,份額占比25%左右,2024年出口額為1280億美元;
第三類則是塑料制品及橡膠,份額占比約6%,主要品類包括醫療耗材、汽車零部件等;
第四類是鋼鐵制品,份額占比4%,2024年出口額200億美元;
第五類則是新興品類,其中電動汽車出口量突破200萬輛,鋰電池出口額增長40%,光伏組件占美國進口量的58%。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額為5246.56億美元,占中國全球出口總額的14.6%,美國是中國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從以上的數據來看,美國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市場,特朗普加征高額關稅之后,必然會影響我國的外貿出口。但是,我們從出口產品類別上來看,就不難發現這些商品涵蓋了民生領域的各個方面,而且至少有一半兒的中國商品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電動車、鋰電池、特種鋼材等。即使特朗普加征高額關稅,有些東西還是只能從中國購買。
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產品可以由東南亞或其他國家取代,但是這些國家缺乏完整產業鏈,部分原材料或加工環節只能在中國完成。而且,特朗普同樣對東南亞國家征收了高額關稅,比如越南的46%,柬埔寨的49%。這些關稅最終還是由美國消費者支付,除非他們不使用這些東西,只要他們使用,就必須依賴我國的產業鏈,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事實。
當然,特朗普不相信這一點,他想通過加征關稅的手段來實現制造產業鏈回流美國,也就是他常說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關鍵是特朗普只談讓產業回歸,卻從來都不談美國是否有接收產業的土壤。
首先,制造業所需的土地和配套的技術設施從哪里來?美國的各類環保政策和老舊基建是卡死投資者的第一關。
其次,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從哪里來?美國的“快樂教育”和各類福利養出來的是一大堆“廢青”和懶漢,這些人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去工廠從事艱苦的工作。
第三,高昂的用人成本如何解決?美國的人力成本高是出了名的。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各種亂七八糟的問題,比如毒品泛濫等等,這些最基本的事項不解決的話,又該如何留住制造業呢?
所以,特朗普加征關稅,本質上還是從美國人手里撈錢,說什么讓制造業回流,不過是一個借口罷了。
當然,高額關稅對我國的外貿出口肯定有影響,但這也是短期內必須經歷的陣痛。從長遠來看,它將有利于我們優化產業結構,還能促使我們加大力度推動“一帶一路”計劃,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來自中國的優質商品和技術服務。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惡意關稅帶來的不利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做出果斷且有力的反擊。
4月4日,我國連續出臺多條反制措施。首先,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的關稅。
與中國對美出口不同的是,美國對華出口大部分為農產品和原材料。數據顯示,在最近的5年中,農產品占據了約40%的份額,主要是大豆、玉米、小麥、牛肉、豬肉等,2024年進口總額約為260億美元;能源類產品占據了約30%的份額,主要是液化天然氣以及原油和煤炭,2024年進口總額約為280億美元;高科技產品占據了約20%的份額,主要包括半導體及提升電路、汽車零部件、民用飛機等。
其中,半導體受出口管制以及我國自主生產水平提升的影響,份額正在逐年減少,汽車零部件隨著特斯拉國產化率的升高,進口量也在下降,2024年三類總計進口約390億美元;還有兩種則是半導體制造設備和棉花,2024年的進口額分別為45億和18億美元。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美國出口的商品大部分具有可替代性,特別是農產品和能源。加征了34%的關稅之后,價格肯定會上漲,進口商自然會尋找新的貨源地,而美國的相關產業則失去了一個大客戶,受影響最嚴重的是農牧產業,要知道中國可是美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除了關稅反制,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稀土類不用說了,這是在原有管制基礎上的再次擴大,受到影響的主要是軍工產業,尤其是尖端武器的制造,這次必然會有更多裝備出現難產的現象。
另外,還有16家美國實體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對涉臺軍售企業實施制裁,包括斯凱迪奧公司、bris無人機公司等11家公司上了不可靠實體清單,禁止他們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這些措施都將極大地影響相關企業的業務。目前被制裁的一堆美國企業或多或少都需要依賴中國市場以及產業鏈,這一下相當于斷了他們的一條腿。
海關總署還暫停了5家美國企業的產品輸華資質,這意味著他們在短期內無法向中國出口商品;再就是對一家美國公司和部分醫療器材展開反壟斷調查,這也將影響他們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總的來看,中國的一系列反制是非常堅決且有力的,同時也向特朗普政府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不會害怕美國的關稅霸凌,也不會輕易妥協,并且還擁有多重反制手段。
我們在國際上帶頭進行反制,也可以給其他被美國欺負的國家做一個表率,讓他們明白一個道理: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只有堅決地反對霸權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打得他們痛了,才能粉碎一切瘋子和野心家的陰謀詭計,只有推倒以霸權為尊的舊秩序,才能建立世界大同的新規則。而最終的勝利必將屬于中國以及所有熱愛和平的人。
對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