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雯雯
一個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塌房在了清明節前。
4月5日,央視《新聞周刊》欄目播出“本周人物 甲亢哥:奇幻中國行”,有細心的網友發現,網紅“李美越”被打碼。這距離他作為“新中式潮流人物”登上CGTN,只有不到三個月時間。
網紅李某在央視節目中被打碼
引發如此大的爭議,主要是因為他給“甲亢哥”Speed當隨身翻譯時曲解原意、用詞不當。在引發爭議之后,該網紅站出來道歉,表示自己是因為節目效果、文化差異等原因,造成誤會,并不是故意毀壞中國形象。
以“文化差異”作為借口來解釋一些塌房問題,已經是許多網紅的“保命符”,仿佛一沾上文化就自帶金鐘罩、鐵布衫。也許對于很多“外國媳婦”“洋老公”來說,文化差異的確是一個好用的借口,但對于此次塌房的李某,卻不實用。資料顯示,出生在美國納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李某是美國和越南混血兒,大學專業是中文,2015年到中國留學之后,定居北京已經長達10年時間。尤其是他在對Speed說出“Chick”這個詞時,那可是用的母語,他不可能不知道這個詞所表達的意義。
據英文網站Dictionary.com(詞典)解釋,Chick一詞里另開一行解釋,該詞語在俚語中,往往很冒犯、很無禮,會令人不適。在使用了如此輕佻且冒犯的語言之后,李某只是想用一句“文化差異”打馬虎眼,顯然說不過去。就更不用說他在理發店里,利用雙方的語言不通,試圖挑起發型師跟Speed之間的矛盾,就是純純帶著壞心眼兒。
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網紅來到中國,無論是定居還是旅行,都將自己打上了“文化交流使者”的標簽,李某就是其中的一員。他的網紅進化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路上拉住陌生人或者安排好“演員”,以多種外語對話的形式“街拍”;第二階段則是穿著“東北大花”的服飾,穿梭于各種場合,甚至去蹭過戛納電影節的紅毯;第三階段也就是他自己所謂“新中式”的階段,憑借漢服或者是改良版的漢服出圈。
如果仔細觀察李某“飛升”的時間節點,就是在他街拍時,遇到了一位穿著“東北大花”服飾的大爺。大爺的視頻一出,觀看量直接漲了五倍。從此之后,李某就像是知道了“流量密碼”,“東北大花”成為了他的logo,走哪兒穿哪兒,粉絲數量直線上升。不僅如此,在蹭了戛納電影節的紅毯之后,李某的個人網站也開始賣起了“東北大花”的服飾,外套褲子背心的三件套標價299美元,女士的旗袍149美元,指著“東北大花”一只羊使勁薅。
網紅李某售賣服飾的網頁
“東北大花”上身并非李某原創,二十多年前的春晚,“紅高粱模特隊”就已經穿上了這類的服裝。正如小品中表達的內涵一樣,“東北大花”所表達的是尊重勞動人們,熱愛勞動,而不是網紅用來圈粉的“偽時尚”。
“文化交流”更是如此,它的內涵不僅僅是今天畫個中式的妝,明天穿一件新中式的服裝,而是在更廣闊的空間里,促進相互之間的理解,消除因文化差異而造成的分歧,學會相互尊重。“文化交流”更不應該成為任何人的“保命符”,在翻車和塌房的時候,往臉上一貼,就想迅速獲得公眾的原諒。公眾雖然“健忘”,但是對于傷害大家感情的事情,總會有人記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