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母親吐槽自己正在讀北大博士的兒子一頓晚飯就花了30塊錢,她覺得比起父母那一輩人的省吃儉用,兒子這樣實在是浪費,有些心寒。其實北大的物價已經算便宜了,不過這個男生因為自己讀博期間有工資,所以經常去看1000多塊錢的演唱會或者報1萬多的瑜伽課,他也從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奢侈。
可見,即便父母不理解,大學生用自己賺的錢去消費,只要自己覺得開心,是沒問題的。但問題在于很多大學生本末倒置,拿著父母的錢吐槽原生家庭給的不夠,還以此賣慘,實在讓人不恥。
“我命好苦啊,每月生活費3000”,天津女大學生詮釋了啥叫有錢沒見識
在大學階段,很多同學覺得這個世界很精彩,但學校里的生活似乎存在一定壓力。不過,大學的壓力與高中、初中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然而如果一個學生就是不想成長,他的心智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幼稚,最終可能會做出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比如有一個來自天津的女大學生,上大學后覺得學校的生活讓她很痛苦,她想過屬于自己的人生。這就令人感到疑惑了,自己的人生難道不應該通過努力拼搏、勤奮讀書來實現嗎?
但這位女生卻另辟蹊徑,她在大三下學期瞞著家里人偷偷辦理了休學,然后拿著每月3000塊錢的生活費跑去重慶,去過所謂的“艱難生活”。我們可以想象到,這個女生的3000塊生活費肯定是家里給的。
她既沒學歷又沒工作,跑去重慶闖蕩,自然是有家里人做后盾。可即便如此,這個女生卻吐槽自己命苦,一個月只有3000塊生活費,這著實讓人吃驚。比起大學教育,她更渴望自由,還曾崩潰大哭兩天。
在網絡上以一種“孤芳自賞”的姿態來表達自己的不易。但她的這段經歷實在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大家更心疼的是,父母拿出那3000塊錢,沒換來女兒的學歷,卻換來一個看似不懂事的女兒。
哪怕她如今說自己雖沒讀完大學但已經經濟獨立,這也不是鼓勵大家不去上學,可是,3000塊真的能和“命苦”這兩個詞掛鉤嗎?
沒有錢的大學生還算有希望,可是有錢還沒見識就真的沒救了
有社會經驗較為豐富的網友說了這樣一番話,有些大學生家里經濟條件不好,但他們努力在大學期間增長見識,他們是非常有希望的,能夠給整個家庭帶來希望。可這樣的學生還算不上最慘的。
最慘的是那種家里有錢,卻放著光明大道不走,不好好學習提升自己,而是放縱自己,在青春年少時不懂事,去做一些沒見識的事情。從這個女大學生的選擇就能看出,她確實很沒見識。家境好,讀書毫無壓力,卻硬是制造出一個學校高壓的幻想。
然后毫不負責地拋棄了家人的期望,自己去打工創業,還抱怨3000塊生活費不夠。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雖說要承認人的優秀之處各不相同,也許有的人不讀書,也能在其他地方發揮光和熱,人生同樣能很成功,但這畢竟是極少數的案例,不值得大家去學習和效仿。
直到如今,仍有學生拿著1000塊的生活費,在大學里努力過得充實。家人能夠提供多少生活費,根本不是大學生們該抱怨的,因為家人全力的支持已然值得我們感恩。
哪怕對于一個畢業生來說,3000塊的工資除去租房若還能有1500的盈余。我們應該用自己的雙手去換取獨立的生活,而不是整天抱怨。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