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日本九州長崎外海,中國運-9電子偵察機又一次穿越日本上空。
可日本防衛省已經徹底躺平了,對這架我國的偵察機視而不見。
近幾年來,日本航空自衛隊飛行員的緊急升空任務越來越頻繁,我國無人機和戰斗機不斷在日本周邊空域打卡,日本那些爺爺輩的F-15戰機是真的玩不起了,光是油費消耗就夠日本喝一壺的了!
日本空軍的窘境究竟如何形成?美國在東亞的軍力升級又究竟意欲何為?
空中拼刺刀
中日空軍拼刺刀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最近幾年日本航空自衛隊最頭疼的事莫過于我國空軍頻頻在日本周邊空域刷存在感。
2023年日本航空自衛隊針對外國軍機緊急升空行動多達669次,其中479次是專門針對我國飛機的,我國不光派有人駕駛的戰斗機,還出動了大量無人機。
2022年我國無偵-7多次穿越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在天上悠哉悠哉地飛了好幾圈,日本的F-15J戰機升空后卻發現這些無人機的飛行高度至少2萬米,可自己的升限只有1.8萬米。
即便能夠著,無人機的超長續航也讓日本戰機無計可施,飛上去也沒啥用,人家還在頭頂悠閑地轉悠。
一開始日本航空自衛隊是沒有辦法接受這種近乎侮辱式的偵察的,可奈何技不如人只能干著急。
2023年無偵-7再次光臨日本周邊空域,日本戰機無奈之下只能被迫陪飛,可問題是頻繁升空的日本飛機燃油消耗巨大,反觀我國的無人機卻沒什么太大的損失。
其實早在2016年,日本航空自衛隊就已經被我軍機的頻繁活動搞得焦頭爛額了,那一年日本航空自衛隊緊急升空1168次,其中851次是為了應對我國軍機。
日本的主力戰機大多以F-15J,可大多數情況也只能做到升空跟著看一眼了,追不上也打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我國飛機大搖大擺地飛走。
無偵-7已經如此霸道,無偵-10更是成了日本空自的心頭刺。無偵-10是全球首款專業電子戰無人機,能在200公里外對敵方雷達和通信電子設備進行干擾。
日本戰機往往不明不白就被壓住了信號,飛了一圈連敵人在哪兒都沒搞清楚,無偵-10還擁有極低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日本戰機即便升空也可能根本看不到它。
無奈的時間長了,日本自衛隊終于是放棄了,無奈的次數多了也終于習慣了,有一次日本防空雷達監控到我國無偵-10進入日本的防空識別區,為了一雪前恥,兩架F-15J戰機趕忙進行攔截,結果升空之后卻發現明明無人機就在頭頂,自己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最終只能默默地返航,眼睜睜的看著我國無人機繼續按計劃完成任務。
這些行動只不過是上千次失敗的縮影而已,任誰在經歷了上千次失敗之后大概率也會偃旗息鼓,完全沒了斗志,現在的日本航空自衛隊對我國空軍的行動已經完全放棄了。
頻繁的緊急升空讓日本戰機燃油以及飛行員訓練時間都承受了巨大消耗,即便緊急升空也沒法真正和我國飛機較量,只能在空中目送對手遠去。
老本啃不動,日本空軍陷困境
現在的日本航空自衛隊實際上已經是啃老本的狀態,他們的主力戰機F-15J自1980年代開始服役,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歷史,當時引以為傲的F-15J如今早就顯得老邁。
雖然飛行員還是年輕小伙子,但開的卻是爺爺輩的戰機,按照日本防衛省的計劃,這些F-15J還要繼續服役到2045年,根本就不顧F-15J的飛行時間已經遠超設計壽命。
戰機的設計壽命一般都是3000個飛行小時,可日本F-15J的平均飛行時間已經超過了4300小時,再加上平時大量的緊急升空任務和高強度訓練,日本戰機的損耗可想而知。
這么看上去,我國未動一兵一卒,只是平常的偵察就把日本航空自衛隊給遛趴下了。
當然日本手里也有一些先進的F-35戰機,但數量遠遠不足,截止到2024年,日本全國只有100至147架F-35戰機,但這遠遠無法替代已經老化的F-15J機隊。
而且F-35的維護和使用成本非常高,一架F-35的造價接近9000萬美元,后續的維護費用更是讓日本防衛預算捉襟見肘,現在日本就是想多買幾架F-35,錢包也不答應。
戰機的短缺與老化已經嚴重影響了日本空自的戰力,雖然日本飛行員在全球范圍內也算訓練有素,但手里沒趁手的家伙事兒,根本就沒法打出優勢。
多次緊急升空任務也讓飛行員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任務強度大,心理負擔自然也就重了,現在的日本飛行員的狀態已經比巔峰時期大打折扣,事故概率這兩年也在連年增加。
這么對比下來,我國空軍的實力優勢已經非常明顯了,目前我國空軍裝備了約200架殲-20隱形戰斗機,這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第五代戰機之一。
殲-20在隱身性能上表現卓越,還擁有先進的雷達和電子戰設備,能在遠距離發現并鎖定敵機,除了最新的殲-20,我國還有超700架的殲-11B/殲-16系列戰機,空軍的實力在亞太地區已是頂尖水平。
我國無人機技術也在飛速發展,除了無偵-7和無偵-10之外,我國還在研發新型的無人機,去年珠海航展亮相的九天無人機系統可以攜帶大量小型無人機進行集群攻擊,這在全球范圍內都是極為先進的戰法,日本防空系統在面對這樣的集群作戰時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未來日本想在空戰中取得優勢恐怕只能靠外部援助了,但是日本的背后還站著美國,近期美軍就宣布將駐日三澤基地的F-16戰機更換為F-35A,同時還要在沖繩嘉手納基地部署更多F-15EX戰機。
美國在東亞增兵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意圖?日本空自與駐日美軍的合作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
美國東亞增兵意欲何為?
美國的F-35A絕對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隱形戰機之一,這種大規模的裝備升級必然會讓駐日美軍的空中戰力提升了好幾個檔次。F-35A不光擁有出色的隱身能力,還具備強大的信息化作戰能力,能與其他戰機和無人機無縫連接協同作戰。
而這次美國的升級動作明顯是針對我國日益強大的空軍力量,美國向來是無利不起早,這么做自然不是為了給日本撐腰,美日兩國軍事同盟已經存在了多年,要是想幫日本早就幫了,不用等到現在。
之所以讓美國如此大張旗鼓的進行裝備升級,大概率是看到了我國空軍日益崛起的態勢,在美國看來已經到了不升級不行的程度。
嘉手納空軍基地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不僅是美軍在東亞最大的空軍基地之一,也是美軍在西太平洋投射軍力的重要據點,在這里部署更先進的戰機以后,美國就可以直接增強在東亞的威懾力,還能在必要時快速反應,行軍事打擊或攔截。
看來駐日美軍的思路要從防御轉為進攻了,日本的防衛體系本身是依賴美國的,從二戰后重建自衛隊開始,日本在軍事裝備和訓練方面就深受美國影響。
現在美國借著換裝的機會就是希望通過這些新型戰機加強美日聯合作戰的能力,美軍在給自己武器庫升級的同時也在為日本提供保護傘。
看來美國是打算對抗一下我國的偵察了,如果未來中日在空中再次發生對峙,駐日美軍必然會參與其中與日本空自協同作戰。
這兩年美日兩國的聯合演習頻率也在逐年增加,2023年就進行了多次大規模聯合軍演,演習內容也涵蓋了空中攔截,導彈防御以及電子戰等多個方面。
這就是明顯的在做給我們看來,美國就是想通過這一次又一次的演習告訴我們,美日軍事同盟非常牢固,任何對日本的威脅都會遭到美軍的反擊。
但是我們會怕嗎?美軍的如意算盤終究會打不響,雖然升級之后的駐日美軍裝備提升了好幾個檔次,但是我國空軍的力量這些年也在穩步提升,單純對抗的話,美國空軍也不一定是我們的對手,只不過現在還遠沒有到跟美國兵戎相見的時候罷了。
我國空軍和海軍在這些年的進步讓日本感覺到心驚肉跳,雖然這些年日本當局拼命粉飾曾經在中華戰爭是犯下的滔天罪行。
但他們心里清楚,中日之間是有歷史仇恨的,雖然現在和平和發展是我國的主流,但如果日本必須刻意挑釁,我們不介意將幾十年前的仇怨拿出來重新說一說。
為了對抗我們日益強大的空軍,日本海上自衛隊也有了相應動作,計劃引進美制F-35B戰機,并在出云級直升機護衛艦上進行搭載,這樣日本海上自衛隊就具備了更強的遠程打擊能力,能與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更加緊密的協同作戰了。
結尾
我國近年來在空中力量上的崛起已經讓日本和美國感到了壓力,日本空自的窘境還是十分明顯的,老舊戰機和頻繁緊急升空讓其疲于應付,美國的增兵計劃則顯示了其在東亞地區保持軍事優勢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