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系AI生成
【產業互聯網周報是由鈦媒體TMTpost發布的特色產品,將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業級服務、云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前沿趨勢、重磅政策及行研報告。】國內資訊阿里擬收購兩氫一氧,陳航將重回釘釘CEO,葉軍另有任用
阿里集團擬收購陳航(無招)創辦兩氫一氧公司的投資人股份, 交易完成后,陳航(無招)將出任阿里集團釘釘CEO。葉軍(不窮)將回到阿里巴巴集團,另有任用。此前,2021年7月,阿里釘釘創辦人、時任釘釘CEO的無招被傳離職,成立跨境電商公司兩氫一氧。
朱嘯虎:所有AI應用都是套殼應用,說有壁壘是忽悠人的
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表示,所有的AI應用都是套殼應用,說有壁壘是忽悠人的,所有的能力都來自于AI之外的苦活累活。
新一代科研知識庫與文獻開放平臺Science Navigator發布,支持多模態問答
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AI for Science青年論壇上,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展示發布新一代科研知識庫與文獻開放平臺Science Navigator(中文名:科學導航)。目前,該文獻開放平臺已覆蓋全球1.6億篇文獻,自然語言問答式的文獻檢索,助力科研工作者前瞻性開展文獻數據和實驗數據的一體化管理。同時老師們也可以構建學術主頁和他的AI學術助手,與全球學者進行問答交流。目前Science Navigator已集成在了"玻爾科研空間站"。同日,作為AI for Science領域從科研邁向商業航天應用的一個典型案例DeepFlame Rocket應用(中文名:臨界熾核)也在該論壇首發。該應用核心引擎DeepFlame是首個集成了AI框架用于反應流高精度數值模擬的高性能、大規模開源軟件平臺。該平臺可對“火箭心臟”即發動機進行全流程數值模擬,計算精度達工業應用標準,相較傳統方案實現了超千倍的加速性能。
華為:2024年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人民幣,凈利潤626億元
華為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經營結果符合預期,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4%;凈利潤626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8%。2024年研發投入達到1797億元人民幣,約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2490億元人民幣。
華為:2024年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63.53億元,同比增474.4%
華為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其中,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63.53億元,去年同期為45.88億元,同比增長474.4%,首次實現當年盈利。
華為云2024年收入688億元,昇騰AI云服務實現6倍增長
華為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其中,華為云實現銷售收入688億元,同比增長24.4%,海外公有云收入增長超過50%,昇騰AI云服務實現6倍增長。年報顯示,2024年,華為云埃及、菲律賓、山東青島、安徽蕪湖四地開服。截至12月底,華為云已覆蓋全球33個地理區域、96個可用區,為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
復旦大學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復旦大學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核心研究方向包括基礎模型、數據引擎、具身交互、本體研制以及可信機制等。
智譜發布全新智能體AutoGLM沉思,將于4月14日正式開源
從智譜官方微信公眾號獲悉,智譜在中關村論壇上正式發布 AutoGLM 沉思。官方稱,這一全新智能體不僅具備深度研究能力(Deep Research),還能實現實際操作(Operator),真正推動 AI Agent 進入“邊想邊干”的階段。AutoGLM 沉思的技術演進路徑包括:GLM-4 基座模型 → GLM-Z1 推理模型 → GLM-Z1-Rumination 沉思模型 → AutoGLM 模型。其中核心鏈路的模型和技術,將于4月14日正式開源。
方榕出任中興通訊董事長
中興通訊發布公告,當日召開的第十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選舉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的議案》,選舉方榕為公司董事長。同日,中興通訊第十屆董事會聘任了公司新一任高級管理人員,徐子陽繼續擔任中興通訊總裁,王喜瑜、李瑩、謝峻石擔任公司執行副總裁,分別負責研發、財務、運營管理及營銷。
DeepSeek月訪問量超ChatGPT
據AI分析平臺aitools.xyz,DeepSeek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AI工具,其每月新增網站訪問量已經超過OpenAI的ChatGPT。 報告稱,DeepSeek2025年2月訪問量達到5.25億次,超過ChatGPT5億次。 目前,DeepSeek市場份額6.58%,僅次于ChatGPT和Canva,二者分別占比43.16%和8.27%。
飛豬披露AI探索進展:用戶在線問詢約十分之一由AI承接
在線旅游服務平臺飛豬披露部分AI探索進展。截至目前,其技術開發中的AI輔助編碼滲透率達70%,酒店商務拓展人員已100%配備輔助商務智能體;用戶發起的在線問詢中,約十分之一由AI客服承接;在飛豬的AI運營工具的幫助下,商家在飛豬平臺上的部分貨品和店鋪管理工作已實現自動化。此前,飛豬CEO莊卓然在剛舉辦的新財年啟動會上提出,飛豬要矢志成為一家AI驅動的智能化公司,未來三年將充分利用AI實現供應鏈質量和規模的雙重突破,并優化供需匹配,更好滿足個性化的用戶需求。
邁富時發布智能體一體機系列產品,相關產品項目簽約已達20 億
邁富時(02556.HK)集團正式發布“智護未來”智能體一體機系列產品,推出"終端即服務"模式,將AI Agent產業鏈上游的模型、算法、硬件、中游的平臺及下游的應用集合在一起,提供“智能體一體機+信創筆記本”的平臺式組合服務。目前,公司相關產品的項目簽約已達20 億,未來五年將累計實現不低于百億的產值規模。
安凱微:發布低功耗智能視覺芯片
安凱微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日發布低功耗智能視覺芯片KM01A與KM01W,支持AOV技術,集成新一代自研NPU、圖像信號處理器,提升圖像處理能力和視頻編碼能力。新產品將為低功耗智慧安防、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特別是AI眼鏡等應用場景提供高性能芯片級解決方案。基于KM01A以及KM01W的系統開發平臺已經發布。
國家天文臺聯合阿里云發布國際首個太陽大模型
據阿里巴巴消息,國家天文臺聯合阿里云發布了國際首個太陽大模型——“金烏”。“金烏”基于阿里通義千問系列開源模型打造,目前在M5級太陽耀斑預報上準確率超91%,為該級別太陽預報最高水平。
順豐同城:已與火山豆包、騰訊混元等國內多個廠商達成合作
順豐同城宣布建立更適配即時配送領域的大模型基座,將應用大模型技術面向全場景業務和全生態鏈參與者,提升用戶需求偏好分析、商戶運營策略、智能客服問答、配送流程及運力調度管理等全流程的體驗和效率,同時在營銷策略、實時審核、內部自動化管理配置等方面進行實踐。目前,除了DeepSeek,順豐同城已與火山豆包、騰訊混元等國內多個廠商達成合作,通過多個大模型對比驗證,持續優化AI應用效果。
轉轉集團成立AI事業部,預計3年投入20億
轉轉集團宣布成立轉轉AI事業部(ZAI),計劃打造多款二手領域的行業AI智能工具,包括轉轉買家智能體ZAIBA、轉轉官方驗智能體ZAIYA以及轉轉混合智能體ZAIMA,并決定三年內投入“保守估計20億”,旨在利用AI解決二手交易中的非標問題。
算力租賃需求爆發式增長,高性能算力服務器一機難求
今年以來,隨著國產大模型的升級,算力租賃的需求也迎來爆發式增長。據了解,近期許多公司正在加緊采購算力服務器,尤其是高性能算力服務器呈現出“一機難求”的盛況。近期,多家上市公司也陸續發布了算力服務器采購公告。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國產大模型的升級,應用場景增多,算力租賃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度。有分析師表示,2024年我國AI服務器整體市場規模190億美元,2025年預期將達到255億美元。
杭州市與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合作推進會舉行
據“杭州發布”,杭州市與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合作推進會舉行。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說,希望杭州與阿里巴巴集團再起新征程,共同建設數字時代“新基建”底座,加強在杭核心算力項目合作、加大在杭算力資源布局使用、帶動數字“新基建”全產業鏈發展,助力杭州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共同突破硬科技“卡脖子”難題,聯合開展關鍵前沿技術攻關;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普惠應用標桿場景,在大模型創新推廣中加強深度合作;共同構筑全球數字貿易樞紐,政企協同全力助推構建數字貿易新范式;共同構建“數字+民生”服務體系,為人民群眾開發更多好產品、好服務、好業態。
前谷歌學者羅劍嵐已加入智元機器人任首席科學家
據悉,羅劍嵐博士已在近期加入智元機器人,任首席科學家,并將全面領導智元具身智能研究中心。2015年,羅劍嵐到伯克利攻讀博士,同時開始探索 Robotics+AI,此后其還曾在Google X、Google DeepMind擔任研究科學家。同時,智元機器人還宣布與國際具身智能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Pi)達成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圍繞動態環境下的長周期復雜任務,在具身智能領域展開深度技術合作。
阿里通義千問登頂全球開源模型榜首,杭州公司霸榜全球開源模型榜單前三
全球最大的AI開源社區Hugging Face更新了大模型榜單,阿里通義千問近期開源的端到端全模態大模型Qwen2.5-Omni登上總榜榜首,DeepSeek-V3-0324和群核的SpatialLM-Llama-1B緊隨其后,杭州公司霸榜全球開源模型榜單前三。
北京:1至2月全市人工智能賦碼同比增長超200%
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前兩個月,北京市4.32萬家法人和其他組織領取了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其中,人工智能行業賦碼同比增幅較大,增長超過200%;而新聞信息服務同比增幅超150%,智慧養老服務同比增長超過100%。
藍思科技:已為人形機器人公司提供關節模組、靈巧手等結構件及整機組裝服務
藍思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自2016年起布局智能機器人領域,自主研發六軸機器人、AOI視覺檢測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在公司產線上得到大量應用,并逐步拓展至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研發。目前公司已建立專門團隊,為多家人形機器人公司提供關節模組、靈巧手、軀干殼體等結構件及整機組裝服務,目標成為高度垂直整合的中國具身智能硬件核心制造平臺。
海南高速:海底智算中心設備運行正常,尚未有二期擴容計劃
海南高速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稱,公司投資建設的海底智算中心于今年2月18日正式下水啟用,目前設備運行正常,尚未有二期擴容計劃。項目現有簽約企業中未包括阿里云和中國電信。
榮耀已設立新產業孵化部,招聘具身智能等方向人才
榮耀已設立新產業孵化部,下設具身智能實驗室、具身數據實驗室、交互安全實驗室、動力總成實驗室、仿生本體研究實驗室。在某招聘網站上,據了解,榮耀提供了機器人數據生成算法工程師、一體化關節設計師、機器人動力系統仿真工程師等多個招聘崗位。
新研究:人工智能可提前兩周預測嚴重心律失常風險
嚴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引發心臟驟停,進而導致猝死。發表在新一期《歐洲心臟病學雜志》上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動態心電圖數據,能夠提前兩周預測嚴重心律失常風險,預測準確率在70%以上。據介紹,研究團隊準備開展前瞻性臨床研究,評估該模型在真實世界的有效性。隨著技術不斷成熟,這一模型未來有望用于醫院方面對高危患者的持續監測,此外還可應用于動態血壓計甚至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上。
飛書多維表格上新DeepSeek-V3-0324版本
飛書多維表格 AI 字段捷徑已正式上線 DeepSeek-V3-0324 模型,DeepSeek-V3-0324 在推理性能、前端開發能力、中文寫作與搜索質量等方面進行了優化。接入DeepSeek-V3-0324 后,飛書多維表格AI字段捷徑提供全網最高 500 萬初始 TPM,批量運行依舊可以保持流暢體驗。
跬智信息發布企業級AI深度推理產品DeepInsight,將DeepSeek用于商業數據分析
跬智信息(Kyligence)發布企業級深度推理與洞察產品Kyligence DeepInsight預覽版,這是業內首款結合自主深度推理與多維數據分析技術的AI解決方案,推動認知智能在商業分析中實現實質突破,目前該產品已幫助保險集團等客戶實現AI規模化部署。據悉,Kyligence DeepInsight集成DeepSeek大模型的意圖解析與知識推理能力,通過動態上下文感知和領域知識圖譜構建,解決企業場景中數據準確性、業務邏輯適配等挑戰。此外,基于OLAP引擎和向量化技術實現PB級數據秒級檢索,自動定位業務異動(如銷售目標偏差),3分鐘內完成傳統人工需多日完成的根因分析。 在可信數據治理層面,該產品提供指標血緣追溯、語義對齊及全鏈路審計功能,確保AI結論100%可解釋,滿足合規要求。
余承東卸任華為車BU董事長,知情人士:并非不管汽車業務,更聚焦華為終端與鴻蒙智行
華為官網和余承東的個人微博認證信息發生變更,其職位目前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不再包含“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知情人士表示,余承東不再兼任華為車BU董事長,不是不管汽車業務,而是更加聚焦華為終端與鴻蒙智行。
字節跳動:尚在與美政府商談之中,未達成任何協議
字節跳動4月5日凌晨發布聲明稱,公司尚在與美政府商談之中,未達成任何協議,雙方在很多關鍵問題上仍存分歧。按照中國法律規定,任何協議均須經有關審查程序。此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于美國時間4月4日在社交平臺Truth Social 發文稱,將簽署行政令,再次給予TikTok“不賣就禁”法案75天寬限期,以繼續就出售TikTok達成協議。
海外消息Arm預計今年其在數據中心CPU市場的銷售份額將飆升至50%
Arm預計今年其在數據中心CPU市場的銷售份額將飆升至50%。
個人財富縮水千億美元,馬斯克承認牽頭DOGE讓他付出沉重代價
馬斯克承認,他牽頭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削減政府規模的工作給他的另一項主要工作——即特斯拉CEO帶來了沉重的代價。馬斯克最近在美國和其他多個國家插足政治引起反噬,并在美國國內外給特斯拉帶來了沉重的壓力。特斯拉自12月17日達到峰值以來已下跌了45%。馬斯克的個人財富今年已經減少了1000多億美元。
印度IT服務公司LTIMindtree與谷歌云擴大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印度IT服務公司LTIMindtree宣布與谷歌云擴大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作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LTIMindtree將利用由谷歌云技術提供的Agentic AI產品來促進業務增長,LTIMindtree將利用Gemini模型和其他谷歌云技術,合作開發特定行業的解決方案。
亞馬遜發布人工智能代理Nova Act,可以操作網絡瀏覽器
亞馬遜發布了一款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幫助控制用戶的網絡瀏覽器,并代表用戶執行操作。這個名為Nova Act的通用人工智能代理是新一代人工智能之一,它賦予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半自主行動能力,可以充當數字助理。亞馬遜的一篇博客文章寫道:“我們認為代理是能夠代表用戶在一系列數字和物理環境中完成任務和行動的系統。”“這類代理仍處于早期階段。Nova Act SDK是前進路上的關鍵一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將復雜的工作流程分解為原子命令,從而構建可靠的代理。”
郭明錤:蘋果采購英偉達GPU規模過小,對AI布局沒有太大意義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媒體發帖,表示近期有消息指蘋果將向英偉達采購總值10億美元的GB300 NVL72型號GPU芯片,相當于約250個機柜及1.8萬塊GPU,并解讀為這對蘋果推動AI發展有重要作用。但郭明錤認為,單就本次采購訂單而言,對蘋果的AI布局沒有太大意義。郭明錤指出,首先,蘋果這單采購的規模明顯過小,與Meta預計在2025年采購130萬顆GPU相比,蘋果此次采購遠不足以支撐任何有意義的AI營運。其次,市場預期英偉達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交付GB300 NVL72,而向蘋果供應本批GPU的公司將是戴爾與超微電腦,并非GB300 NVL72的一線組裝廠商,意味蘋果實際拿到GB300 NVL72的時間可能在明年下半年,亦即至少在未來一年,本次采購無法為蘋果帶來任何AI層面的競爭優勢。
軟銀為美國AI項目尋求創紀錄的165億美元貸款
相關報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軟銀集團正在尋求一筆高達165億美元的貸款,用于資助在美國的人工智能投資,這將是這家科技投資者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單筆美元貸款。上述人士稱,正在討論的過橋貸款期限約為12個月。知情人士補充稱,與銀行的談判尚處于早期階段,細節可能在未來幾周發生變化。
山姆·奧特曼:計劃在幾個月內發布GPT-2以來的首個開放權重語言模型
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表示,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發布自GPT-2以來的首個開放權重語言模型,具備推理能力。
英特爾CEO陳立武首次公開講話:將剝離非核心資產
據報道,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周一在拉斯維加斯英特爾愿景大會上表示,將剝離非核心資產,并創造包括客制化半導體在內的新產品,以嘗試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陳立武沒有說明將尋求剝離英特爾的哪一部分,而是強調了他必須解決的問題,以讓兩大部門的表現更為成功。他承認,英特爾用于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相關工作的芯片不夠好。公司必須補足流失的工程人才、改善資產負債表,并且調整制造流程。
美股科技“七姐妹”開盤總市值蒸發8400億美元
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歷史性”關稅政策,美國股市受到嚴重沖擊。道指開盤跌3%,納指跌4.6%,標普500指數跌3.4%。蘋果跌超8%,亞馬遜、特斯拉、Meta、英偉達、臺積電跌超6%,谷歌跌近4%。標普500指數開盤之際,大約抹去了1.7萬億美元的市值。有著美股“七姐妹”之稱的蘋果,英偉達,Meta,谷歌,微軟,亞馬遜,特斯拉7只股票開盤總市值蒸發8400億美元。蘋果損失市值最大,達到近2700億美元。英偉達、亞馬遜分別損失市值1713億美元、1364億美元。
聯合國預計2033年AI市場規模將達到4.8萬億美元,比肩德國經濟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2025年技術與創新報告》。報告指出,2033年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8萬億美元,大約相當于德國經濟的規模,其收益仍然高度集中,人工智能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報告稱,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專業知識的獲取仍然集中在少數幾個經濟體,僅100家公司(主要在美國和中國)就占了全球企業研發支出的40%。人工智能可以成為推動進步的有力工具。但目前不到三分之一的發展中國家制定了人工智能戰略,各國應立即采取行動,通過投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和加強人工智能治理,以利用人工智能潛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微軟已暫停或推遲了全球多地的數據中心項目
據報道,微軟已在多個地點暫停或推遲數據中心項目,包括印度尼西亞、英國、澳大利亞、伊利諾伊州、北達科他州和威斯康星州。微軟承認對其數據中心計劃進行了調整,強調戰略靈活性,但未提供具體受影響項目的細節。目前尚不清楚公司數據中心的縮減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對需求下降的預期,還是由于如電力、建筑材料短缺等建設問題的挑戰。
研究稱GPT-4.5大模型通過圖靈測試
據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宣稱首次提供了“人工智能系統能夠通過標準三方圖靈測試的實證證據”。研究選擇了四種 AI 系統:GPT-4.5、LLaMa-3.1-405B、GPT-4o 和 ELIZA。實驗設計為每輪對話中,裁判與兩個人類和一個AI系統進行對話,以判斷何者為人類。其中,GPT-4.5被判斷為人類的比例高達73%,顯著高于真實人類參與者被選中的比例。
OpenAI:將在數周內發布o3、o4-mini,將在幾個月內發布GPT-5
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稱,將在數周內發布o3、o4-mini,將在幾個月內發布GPT-5。
英特爾和臺積電達成初步協議,將成立芯片制造合資企業
據報道,兩名參與談判的人士表示,英特爾和臺積電已達成初步協議,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來運營這家美國芯片制造商的工廠。報道稱,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商臺積電將持有新公司20%的股份。據悉,美國白宮和商務部官員一直在敦促臺積電和英特爾達成協議,以解決英特爾的長期危機。
Meta計劃在威斯康星州投資近10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項目
Meta正在加大對AI和云基礎設施的投資,其計劃在威斯康星州建設一個數據中心,預計投資近10億美元。
Meta發布AI新模型系列 Llama 4
Meta公司在周六發布了其 Llama系列中的一組新的人工智能模型 ——Llama 4。該系列總共有四個新模型:Llama 4 Scout、Llama 4 Maverick 和 Llama 4 Behemoth。Meta稱,所有這些模型都經過了 “大量未標注的文本、圖像和視頻數據” 的訓練,以使它們具備 “廣泛的視覺理解能力”。Meta AI已在40個國家更新為使用Llama 4模型。目前,多模態功能僅在美國以英語提供。
融資并購引望智能完成工商變更:阿維塔和賽力斯各持股10%,余承東任副董事長
從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獲悉,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完成工商信息變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100%調整為80%,新增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和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兩大股東,分別持股10%。引望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鄭麗英變更為徐直軍。注冊地位由“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萬科城社區華為公司華為總部辦公樓101”變為“深圳市龍華區福城街道九龍山社區景悅路1號A1棟101”。引望的董事會主要由來自華為、長安、賽力斯的高管構成。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顯示,董事會方面,徐直軍任董事長,余承東和朱華榮任副董事長,靳玉志任董事、經理,卞紅林、張興海、白熠任董事。
千尋智能獲5.28億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
千尋智能近日宣布成功完成5.28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阿美風險投資旗下的Prosperity7 Ventures領投,招商局創投、廣發信德、靖亞資本、東方富海、華控基金等多家投資機構深度參與。千尋智能是一家專注于具身智能技術的創業公司,旨在打造高效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以推動相關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本輪融資將用于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以加速公司的發展并提升市場競爭力。
螞蟻集團紅杉資本等入股超維無際,后者成立3個多月
近日,上海超維無際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螞蟻集團旗下上海云玡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上海峰瑞睿佳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廈門紅杉雅恒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揚州風林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股東,注冊資本由100萬人民幣增至約133萬人民幣,同時,部分高管發生變更。上海超維無際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佴立峰,經營范圍含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理論與算法軟件開發、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軟件銷售、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零售、網絡與信息安全軟件開發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現由佴立峰、上海凌界志嵐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上海凌界致瀚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上述新增股東等共同持股。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商。
美國人形機器人獨角獸計劃融資4億美元,軟銀參投
美國人形機器人創企Agility Robotics正在以17.5億美元的投資前估值融資4億美元。私募股權公司WP Global的風險投資部門將領投這筆融資,軟銀也參與其中。
OpenAI官宣400億美元最新融資,擬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研究
OpenAI宣布在軟銀集團領投的新一輪融資中籌集400億美元,投資后估值達到3000億美元。公司表示,計劃利用資金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研究、擴大計算基礎設施。
浦東創投集團參與完成深蘭科技數億元Pre-IPO輪投資
浦東創投集團宣布近日參與完成對人工智能領域企業深蘭人工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蘭科技”)的數億元Pre-IPO 輪投資。深蘭科技創立于2014年,企業主營業務涵蓋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工業智能和AI醫療等多個領域。
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基金等入股云鯨智能,后者為家用機器人研發商
近日,云鯨智能創新(深圳)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北京首石科幻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Futurobot Holdings, L.P.為股東,同時注冊資本由約338萬人民幣增至約351萬人民幣。該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法定代表人為張峻彬,經營范圍包括服務消費機器人制造、服務消費機器人銷售、家用電器制造等,現由東莞云朋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抖音集團旗下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及上述新增股東等共同持股。官網顯示,該公司是一家立足家用機器人領域的公司。
安徽人工智能主題投資基金、商湯科技等成立新基金,出資額10億元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安徽浚安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寧波聯創永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額10億人民幣,經營范圍為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合伙人信息顯示,該基金由安徽省人工智能主題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安徽兩江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商湯科技旗下寧波市商毅軟件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煋海圖科技獲3億人民幣A+輪融資
煋海圖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3億人民幣。本輪融資的投資方包括高瓴創投、百度風投、IDG資本、同歌創投,以及北京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煋海圖科技總部位于中國江蘇省,專注于工業機器人制造和銷售。
政策&趨勢國資委:瞄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顛覆性領域加強布局,加快打造一批非對稱技術、“殺手锏”技術
《民主與法制》周刊刊發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健全國有企業推進原始創新制度安排。著力構建融入國家總體部署、組織央企合力攻堅、推動企業主動突破的三層聯動攻關體系,指導推動企業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基礎軟件、生物技術等領域加快攻堅,加快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加強以市場為導向的應用基礎研究,積極參與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凝練提出涉及國家安全、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重大基礎理論和原創技術需求,努力解決一批底層技術和根技術問題;高質量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瞄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顛覆性領域加強布局,加快打造一批非對稱技術、“殺手锏”技術。
2024年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2200億元
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4月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副省長王勝稱,2024年,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2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穩居中國第一方陣。 2024年廣東省人工智能核心企業超過1500家,人工智能領域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中國第一。該省工業機器人產量從2019年的4.47萬臺(套)增長到2024年的24.68萬臺(套),初步建立涵蓋“大腦—五官—肢體”的人形機器人全產業鏈。
上海:加快“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
上海市長龔正3月31日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加快“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方案》并指出,要發揮技術賦能的正向增值作用,提高政策服務的整體性、清晰性、便利性。要堅持“頂層”和基層相貫通,鼓勵基層主動發現企業群眾辦事、惠企政策落地中的難點堵點,建立健全問題反饋渠道,及時調整優化。要堅持普惠和精準相協調,建立健全“政策找企業”精準算法,推進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要堅持有形和有效相統一,提升各級干部對智能工具的駕馭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安全可靠、務實管用。
國家數據局:“人工智能+”行動到哪里,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和推廣就要到哪里
國新辦就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持續推進高質量數據供給。高質量的數據供給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不竭動力。行業應用和典型場景的落地,是推動人工智能進化普及的關鍵一環。基于我國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我們將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和人工智能產業賦能、終端應用和場景培育相結合。積極引導做好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工作,“人工智能+”行動到哪里,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和推廣就要到哪里。進一步推動數據標注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國家數據局:今年要實現60%以上新增算力在國家樞紐節點集聚,新建大型數據中心使用綠電占比超過80%
國新辦就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持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國際上有人說,人工智能的盡頭是算力,算力的盡頭是電力。在中國,電力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西部的綠電資源。今年底,我們要實現60%以上新增算力在國家樞紐節點集聚,新建大型數據中心使用綠電占比超過80%。
國家藥監局:加快推進醫用機器人、人工智能醫療器械、高端醫學影像設備等領域的通用標準制修訂工作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就《關于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 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舉措(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強化標準引領創新,進一步完善高端醫療器械標準體系。加快發布醫用外骨骼機器人、放射性核素成像設備等相關標準。加快推進醫用機器人、人工智能醫療器械、高端醫學影像設備等領域的基礎、通用標準和方法標準等制修訂工作,積極籌建醫用機器人、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強增材制造用醫用材料、腦機接口柔性電極、基因工程合成生物材料等新型生物材料標準化研究。開展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數字標準樣本數據集研究。根據產業發展和監管需求,通過快速程序推動高端醫療器械急需標準立項。
工信部:將聚焦人工智能、關鍵軟件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創新成果轉化平臺
國新辦就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王彥青表示,推進原創性數字技術攻關,聚焦人工智能、關鍵軟件、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深化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創新成果轉化平臺,助力科技成果產業化,持續提升數字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實施數字產業優質企業培育工程,建立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企業培育體系,培育一批具有產業鏈控制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開展數字產業集群梯度培育行動,進一步發揮產業集聚優勢,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IDC:2029年中國加速服務器市場規模超千億美元
IDC最新報告顯示,DeepSeek等開源算法的推出進一步降低了部署大型模型的門檻,使企業更傾向于在本地部署大型模型,使用模型供應商訓練的基本模型通過微調私有域數據來增強業務能力。IDC預測,到2029年中國加速服務器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美元。其中非GPU服務器市場規模將接近50%。
上海:將工業品跨境電商納入上海市“5+6”垂直領域人工智能重大示范場景和模型訓練場
上海印發《上海市推動工業品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推動前沿技術創新應用。組織實施“模塑申城”工程,將工業品跨境電商納入上海市“5+6”垂直領域人工智能重大示范場景和模型訓練場。提高非標工業品研發應用能力,提升產品設計、智能排產等環節效率。發揮市級語料平臺作用,構建中英文工業品通識語料庫。推動企業運用大模型底座,研發設計工業品行業模型,建設智能選品、智能設計、智能預警、智能營銷、智能翻譯等功能,提升平臺外貿咨詢服務能力,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支持。鼓勵企業運用區塊鏈技術,賦能電子單證簽發、轉讓、變更、轉換、存儲等應用,提升數字化水平。
廣東:正制定《廣東省 “人工智能 +” 行動方案》,首批應用場景清單下周發布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曾進澤表示,為深化“人工智能+”行動,充分釋放人工智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賦能潛力,全力構建全鏈條人工智能應用生態體系,正積極開展多項工作,包括:制定專項行動方案。正制定《廣東省 “人工智能 +” 行動方案》,聚焦教育、醫療、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重點領域,計劃培育100個示范應用場景與500個示范案例,形成比較成熟且可大規模推廣的應用標準,為人工智能在各領域的落地提供明確方向與規范。接下來,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跟省有關部門一起分批印發《廣東省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清單》,下周將發布首批應用場景清單,詳細闡釋重點領域構建示范應用的具體實施路徑與關鍵要點,指導各地各部門高效打造貼合實際需求的應用場景。
廣東:構建全棧國產化的“操作系統/數據庫+智能硬件+大小模型+機器人智能控制”創新聯合體
《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舉行,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楊軍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打造高水平的產業發展創新平臺。一是持續加強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發揮鵬城國家實驗室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孵化方面的作用,繼續支持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二是充分調動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創新資源,將智能工業機器人作為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面向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廣東省現代產業需求,構建全棧國產化的“操作系統/數據庫+智能硬件+大小模型+機器人智能控制”創新聯合體,賦能工業機器人產業升級。
中信建投:端到端訓練開啟Agent新范式,四月國產Agent迎集中發布潮
中信建投表示,當前預訓練大模型邊際收益受制于Scaling Law已經逐漸達到瓶頸,更強大的Agent(智能體)成為大模型廠商未來發力的重要方向。根據agent的技術框架,其發展基本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工作流框架+預訓練模型、工作流框架+推理模型、端到端智能體框架+推理模型。隨著以OpenAI Deep Research為代表的第三代智能體的推出,智能體的強大潛力與Scaling Law加速階段正逐漸顯現。我們認為,受益于國產推理模型的強大能力基座,未來國產第三代智能體將展現出巨大的競爭力。
上海市國資委召開市屬金融機構AI大模型應用研討會
上海市國資委4月1日上午組織召開市屬金融機構AI大模型應用研討會。市國資委副主任陳東,市國資委副主任孫瑜,階躍星辰、財躍星辰、上海儀電、部分市屬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市國資委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會議。陳東指出,近年來市國資委從語料、算力、大模型、場景開放等多個領域布局人工智能,并承擔了我市相關戰略任務。市屬金融機構要加快垂類應用場景落地,一是要利用上海人工智能生態的先發優勢,將大模型應用落地納入“十五五”規劃進行前瞻性布局。二是要與算力基礎設施提供商、大模型企業協同開展數據治理研究,賦能金融行業大模型監管標準體系建設。三是要在安全可控的基礎上,深化與在滬大模型主體的創新合作,實現大模型落地實踐的商業閉環。
Gartner:預計2025年全球GenAI支出達6440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76.4%
全球IT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Gartner預測,2025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支出將達到6440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76.4%。數據顯示,2025年,集成AI能力的服務器、智能手機、個人電腦(PC)等硬件將成為GenAI支出的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其中80%的GenAI支出將用于硬件。
商務部: 加快推進云計算、生物技術等外資試點項目落地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商務部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推進云計算、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等外資試點項目落地,發揮自貿試驗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等開放平臺作用,推動擴大電信、醫療領域的開放試點,穩妥有序擴大教育、文化領域的自主開放,推動修訂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并持續清理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隱性壁壘,確保“既準入又準營”。
畢馬威:人形機器人去年融資規模超72億元,近年年均復合增長率35.6%
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發布報告稱,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代表形態之一,市場前景廣闊。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20.3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32.5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45.5%。“投融資方面,中國具身智能的投融資市場正呈現熱潮調整、恢復向好的趨勢。2024年具身智能融資共182筆,金額為140.5億元,出現復蘇現象。”畢馬威指出,“作為具身智能子賽道,人形機器人因豐富的應用場景與技術發展潛力,其融資表現逆勢增長,融資規模從2020年的15.8億元升至去年的72.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5.6%。”
分析人士:美國人工智能發展或遭關稅政策反噬,新關稅政策或將威脅美云服務提供商
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以來,一直在推動美國人工智能發展。然而分析人士3日表示,面對美國即將實施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科技巨頭斥巨資在美建設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項目,可能會遭到反噬。根據路透社3日援引美國普查局數據報道,電子產品是美國去年第二大類進口商品,包括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數據中心設備在內,總市值接近4860億美元。美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師估算,去年美國數據處理設備進口額約為2000億美元。多名分析師認為,新關稅政策將對微軟、亞馬遜、谷歌母公司字母表等云服務提供商構成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