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7日,《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撰文談到了國少隊無緣世少賽的話題。
北京時間4月7日凌晨,在沙特塔伊夫進行的第20屆U17亞洲杯小組賽第二輪比賽中,中國2008年齡段U17國少隊以1比2不敵烏茲別克斯坦隊。兩戰全敗,再加上沙特隊3比1戰勝泰國隊,國少隊最終無緣世少賽。這一結果雖令人難以接受,卻也不得不面對。
意料之中的敗局
國少隊在首輪1比2負于東道主沙特隊后,其備戰U17亞洲杯過程中的諸多問題便已暴露無遺。盡管在出戰烏茲別克斯坦隊之前,大家仍心懷夢想,期待奇跡發生,畢竟若國少隊能贏下后續兩場比賽,仍有機會躋身小組前兩名、沖擊世少賽。但中烏之戰的結果,讓這一希望徹底破滅。
殘酷的現實似乎早在國少隊擬定備戰計劃時便已注定。并非隊員不努力,也非工作人員、教練員不想完成重返世少賽的目標,而是相關各方在繪制藍圖時缺乏經驗。無論是國少的工作團隊、教練團隊還是球員,在這方面幾乎都如白紙一般,毫無經驗可言,這也成為了球隊失利的關鍵因素。
此次中國U17國少隊是在中國足協下屬的青少部負責主導下首次征戰亞洲洲際大賽,對青少部而言,一切都是全新的挑戰。如何更好地備戰,備戰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情況和問題,他們完全沒有經驗。不僅如此,主教練上村健一也是首次率隊參加這種洲際大賽,面對洲際大賽和成績要求帶來的巨大壓力,以及如何幫助小球員調整心態應對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大家都毫無頭緒。
多年來,“中國足球有什么經驗可談”的說法甚囂塵上,從某些方面看,這或許有一定道理。但這種說法本身其實是對歷史、對中國足球的不尊重。當我們熱議中國青少年隊伍何時能重返世少賽、世青賽舞臺時,恰恰說明中國青少年隊伍以往多次參加過這些賽事,這與中國男足國家隊的情況截然不同。而且,中國隊在20年前也曾有過亞青賽亞軍、亞少賽冠軍的佳績。換言之,我們并非沒有成功經驗。但20年來,我們因國家隊成績不佳而不斷否定中國足球,將以往的成功經驗和帶隊取得成功的中國本土教練也一并否定,尤其是在青少年足球方面。我們似乎忘記了,中國國少隊、國青隊每次獲得征戰世界大賽資格,都是由中國本土教練率隊。
在這屆國少隊備戰過程中,外界認為中方管理團隊和中方教練組有不同意見,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在這屆中方助教團隊中,有親歷過2004年中國足球最后一次獲得亞洲冠軍的隊長和隊員。理論上,中方教練可能存在不足和弱點,但他們畢竟經歷過當年的奪冠全過程,清楚當年是如何奪取亞洲冠軍的。面對此次備戰,他們自然明白哪些做法和安排值得商榷,提出不同意見并給出建議,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漏洞百出的備戰計劃
U17國少隊此次備戰存在諸多疑問,問題從去年10月大連預選賽結束后便已顯現。當其他獲得出線資格的國少隊紛紛利用國際足聯指定的國際比賽窗口期展開集訓或海外拉練時,中國國少隊部分球員因需參加首屆三大球運動會決賽階段比賽,隊伍放棄了集中。直至12月,國少隊才在昆明組織了一期集訓,且期間僅與昆明當地球隊進行了兩場熱身賽。
此后,國少隊員因需跟隨地方隊參加全運會備戰,隊伍直至今年2月才再次集中,隨后直接前往日本進行半個月的拉練,并進行了四場熱身賽,對手均為日本當地俱樂部梯隊或大學生隊?;貒?,隊員返回各自地方隊參加該年齡段的錦標賽,直至3月6日才在三水展開集中。整個過程中,國少隊竟未安排一場有質量的高水平熱身賽。
在大連參加預選賽期間,國少隊表現不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最后一場對陣韓國隊的比賽中發揮出色。但我們不能忽視,在出戰韓國隊之前,對陣巴林、馬爾代夫和不丹的比賽強度較低,更像是為戰韓國隊進行的熱身,這使得隊伍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修正前三場比賽中暴露的問題。而且,正是有了前三場比賽的基礎,再加上主場之利,國少隊才能在對陣韓國隊的比賽中有正常發揮。
然而,面對決賽階段比賽,對手整體實力明顯增強,且由于世少賽擴軍、亞洲參賽席位增加一倍,各國和地區對比賽的重視程度遠超想象。在這種情況下,毫無大賽經驗的上村健一仍按照預選賽的備戰方式進行,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問題。而青少部因無人經歷過大賽,無法在宏觀上進行把控,只能讓上村健一按自己的設想備戰,導致備戰之初存在的問題得不到及時糾正。
此外,國少隊此次U17亞洲杯參賽地塔伊夫的海拔接近1700米,這是公開信息。但主教練上村健一對高原作戰可能遇到的問題毫無概念。中國足球界在應對高原方面已有一定經驗,如云南玉昆去年征戰中甲聯賽,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高原作戰??完犐细咴瓍①?,體能基本在60分鐘之后急劇下降。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間,韓日雙雙殺入16強,關鍵在于賽前備戰中有具體應對舉措。
當中方將塔伊夫是高原的情況通報給上村健一,并提出是否應針對高原作戰在備戰中做出針對性安排時,上村健一卻稱“這么低的海拔不會有影響”。因此,整個備戰期間毫無針對性可言。中沙首戰結束后,國少隊員普遍表示70分鐘之后體能完全跟不上。
反觀東道主沙特隊,其先前選擇在海拔最高超過2300米的阿布哈進行備戰,并在那里進行了三場熱身賽,然后再從阿布哈轉到塔伊夫。沙特球員對高原的適應性由此可見一斑。所以,沙特隊2月在阿聯酋以0比4慘敗于澳大利亞,但U17亞洲杯開賽前卻在主場4比2擊敗澳大利亞,高原之利是一大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高原不僅影響體能,由于空氣稀薄,球速也受到很大影響。再加上塔伊夫風很大,中國國少隊員在比賽中長傳球一次次失誤,這未必是國少隊員傳球基本功不行,而是球速和風速影響了球在空中飛行的線路。在這方面,國少隊的準備顯然存在大問題。
堪憂的體能儲備
國少隊員在高原作戰時出現體能不支的情況,與備戰過程中的體能儲備不足有很大關系,這也是備戰中出現的第三個問題。
回顧去年8月沈陽和平杯和10月大連預選賽,國少隊在沈陽和平杯期間雖奪冠,但暴露出的最大問題就是體能。60到70分鐘之后,國少隊員體能明顯不支,甚至每場比賽都有兩三名球員抽筋。但在大連出戰韓國時,國少隊員完全沒有體能問題,甚至比賽最后階段還壓著韓國隊打。究其原因,是因為和平杯結束后,國少隊在大連備戰期間強化了體能訓練,且見到了效果。
然而,此次從3月6日在三水集中,到來到沙特塔伊夫,國少隊在整個備戰過程中,訓練的強度、密度完全無法和預選賽之前的備戰相比。三水訓練的第一天就出現了三名球員嚴重受傷的情況,包括中后衛艾利尼扎爾、左后衛王庚睿和攻擊型中場姚俊宇。此后,教練組擔心球員再度受傷,在訓練期間不再上量。之后幾天的訓練中,核心球員艾比布拉也受傷,缺席了與07年齡段精英選拔隊的熱身賽。三水備戰期間,記者曾連續觀看前幾天的訓練,并對訓練量安排提出過異議。面對國少隊在U17亞洲杯賽場上的表現,尤其是所展現出來的體能情況,記者并不感到奇怪,畢竟比賽是訓練的鏡子,比賽中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首先需要從訓練中去尋找原因。
從另一個角度看,國少隊在大賽之前參加的國際比賽實在太少。中國各級青少年國字號隊伍,當年能夠取得成功,如88年齡段最后一次獲得亞洲冠軍、85年齡段最后一次獲得亞洲亞軍,其共同特征是在參加大賽之前,至少都有10場以上與同齡國字號隊伍的熱身賽。而在組隊的第一年,參加的國際同齡國家隊之間的比賽則在20場以上,像張寧當初所率的88年齡段國少隊一年打了24場、劉春明當年率領的86年齡段國少隊一年打了26場國際比賽。只有在這種高水平的國際熱身賽中,小球員才能積累經驗、逐漸成長。
受歷史客觀原因影響,這些08年齡段小球員在前些年基本沒有出國參加過國際比賽,即便出國拉練,對手也基本都是俱樂部梯隊或學校隊伍,與同齡國家隊之間的比賽少得可憐。08年齡段隊伍在2024年就只參加了羅馬尼亞四國賽、沈陽四國賽等6場國少隊之間的熱身賽,外加4場預選賽共10場比賽。而今年,則僅僅只有對陣印尼隊以及朝鮮隊的2場熱身賽。
熱身賽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上村健一婉拒,他擔心輸球之后引發輿情。所以,在本屆U17亞洲杯賽前兩場比賽中可以明顯看出,國少隊員面對場上復雜的局勢,缺少足夠的應對經驗。雖然球隊在對陣烏茲別克斯坦的比賽中展現出了一定的戰斗力,甚至率先取得進球,比賽中還有連續11腳觸球,這是此前從未有過的。但遺憾的是,球隊最終還是沒能將勝利守到最后。
國少隊兩連敗后無緣世少賽,這也意味著中國男足今年上半年的三大戰役計劃全部落空,即U20沖擊世青賽、國足沖擊世界杯以及U17沖擊世少賽。當然,國足依然還保留著沖擊世預賽亞洲區第四階段比賽的希望與火種。從球迷的角度來說,當然希望中國足球能夠有所突破、有所成就。但從中國足球的角度來說,想要有所突破、有所成就,絕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時間和足夠的耐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