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消息,清明期間,毛澤東主席的孫子毛新宇攜妻子劉濱及一雙兒女,回到了韶山祭祖,伴隨著莊嚴的《獻花曲》,向毛主席獻上了清明節的慰問菊花,傳達了對偉人跨時空的敬意與緬懷。
毛主席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面貌的一代偉人,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作為父親也是對子女寬嚴并濟,要求嚴格,所以其子女也是自主自立、吃苦耐勞,堪稱高干子弟的典范。
李訥作為陪伴在毛主席最小的孩子,既是受毛主席疼愛時間最長的孩子,也是在毛主席嚴厲要求下長大的孩子,愛好讀書,精神內核強大,氣質平靜淡定,讓人心生敬意。
01
1940年,李訥出生于延安,名字取自《論語》:“君子欲訥于事而敏于行”,其中,也蘊含著毛主席對子女的期許,希望他們能夠多將精力放在行動上,少說話,多做事,“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因為李訥出生在延安,毛主席在轉戰陜北時曾化名為“李得勝”,而且為了規避女兒姓毛帶來的諸多問題,于是給女兒取名為李訥。
在李訥三四歲時,毛主席也時常抽空陪伴李訥散步,教李訥讀詩,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李訥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毛主席對李訥精神世界的引導也是很潤物細無聲的。
毛主席非常關愛李訥,但從來不會溺愛子女,對李訥要求十分嚴厲,比如有一次李訥突發急性闌尾炎,要做兩場手術,毛主席無法親自探望,于時就寫了一封家書,對李訥進行勉勵。
在信中,毛主席一遍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李訥不要害怕,又提醒李訥要借此鍛煉意志,最后傳達了對李訥的惦念,言辭懇切,飽含著一位父親對女兒的關愛呵護,也有著偉人對子女的警示,不希望其驕矜。
李訥本人也是非常之聰穎,再加上后天對讀書興趣,考上了北京大學的歷史系,上大學后,李訥接觸了深奧晦澀的歷史巨著,李訥壓力倍增,于是寫信向毛主席請教,毛主席在回信中寫道:“要讀淺近書,由淺入深,慢慢積累”。
并用自己讀書的例子作為佐證,讀書應該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才能厚積薄發,用淺顯的語言為迷茫的李訥指引了前進的方向,用緩和的語言撫平了女兒生活上的壓力。
為了避免李訥不在身邊,養成干部子弟眼高于頂的壞毛病,毛主席在閑暇之余,會與李訥通信,用言語教導女兒“不要特殊,不要驕嬌,不要自以為是”,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個樸素的普通人。
李訥也是將毛主席的話時刻謹記,不僅言語上言行有度,而且行動上也進退得當,不自以為是,謹言慎行,不給偉人子女留下可以被指責的空間,自尊自愛,自立自強。
02
對于李訥的婚事,毛主席也沒有什么門第之念,曾當面對李訥說:“對象要在下面選擇,找一個一般人……”這也表現出了毛主席對于人民一向是一視同仁,就連子女婚事也是不曾有例外和特殊。
1970年,毛主席要李訥下去勞動鍛煉,李訥什么都沒說,便順著毛主席的話進去了農村,在田間與普通百姓一起勞作,李訥衣著樸素,性格內向,老是獨來獨往,一直深扎在田間農事之中,很少與周邊進行交往互動。
李訥后來遇見了性格開朗,為人熱情的小徐,兩人性格互補,休息時兩人常常一起散步、打球,于是兩人逐漸情感升溫,李訥向毛主席寫信提了結婚的情求,雖然小徐出身普通,但是為人勤勞樸實,于是毛主席也同意了兩人的婚事。
但是兩人婚后不久,就因為精神世界難以溝通,導致雙方距離也越來越遠,后來兩人進行了溝通,一起結束了兩人的婚姻,后來經介紹,李訥認識了現在的丈夫王景清。
兩人婚后非常節儉樸素,修補家具的工作都由王景清接手, 冬天也向普通家庭一樣拉白菜回來腌酸菜,過得拮據而坦蕩,不在旁的什么上花費過多心思,生活十分艱苦。
李訥越長越像毛主席,一次買車時,老板見其樣貌,懷揣著對毛主席的敬意,于是要將車子無償贈與李訥,但是李訥拒絕了老板的好意,正是因為李訥堅持了毛主席對其的諄諄教誨,不拿人民的一針一線,不搞特殊。
反觀現在的某些“官二代”、“富三代”們,巴不得把“我爸是誰”寫在腦門上,不遺余力地利用父親的財勢權威為自己牟利,真的不得不感慨一句,毛主席的教導有方。
信息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丨「重溫經典」從偉人家書看干部子弟教育觀——讀毛澤東寫給女兒李訥的家書有感
2021-05-16 09:10
濟南日報丨大姐李訥
2013年12月16日15:4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