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為老人買了墓穴,十幾年后老人去世,兒子為父落葬,卻發現父親的墓穴已經立了別人的墓碑!這是啥情況??
老人去世后,施先生安排喪葬事宜時,卻被告知15年前為老人購買的墓穴已被“一墓二賣”,并早已立上了其他人的墓碑。協商未果后,施先生以公墓運營管理單位違約為由,訴至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訴請解除雙方的《墓地認購合同》,并要求被告賠償墓穴另行購置費、落葬伙食費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35萬元。
清明節前,浦東法院對本案進行開庭審理并當庭作出一審判決:被告賠償施先生墓穴另行購置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28萬元。
2010年3月,施先生與某公墓運營管理單位簽訂《墓地認購合同》一份,施先生出資2.38萬元為其父親認購該公墓壽墓穴一座,使用期為50年,公墓運營管理單位負責墓穴維修保養,保持墓地的完整。同日,施先生足額支付了認購款。
今年2月,施先生的父親過世。在辦理喪葬事宜時,施先生卻被告知,其所認購的墓穴早于2013年就已被轉售他人且2020年就已經被實際占用。同時,該公墓內已無同等規格的墓穴可供施先生選擇。這意味著,施先生只能為父親另尋墓穴,另行擇期落葬。
公墓運營管理單位在庭審時稱,因工作人員失誤,施先生所認購的墓穴確實被轉售他人且已被占用,該公墓現已無同等規格的墓穴可供施先生選擇,認可施先生會因此產生額外支出,也同意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但具體費用由法院依法酌減處理。
浦東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將施先生認購的墓穴轉售他人且無法提供同等規格的墓穴,致使施先生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已構成根本違約,施先生有權要求解除合同。
(圖文無關)
對于具體賠償金額,根據法律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請求賠償損失。法院綜合雙方意見、參考當地同等規格墓穴價格、當地喪葬事宜支出情形等因素,酌定被告賠償施先生墓穴另行購置費、落葬伙食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28萬元。
一審判決作出后,被告于收到判決書第二日即履行全部賠償義務,施先生也表示服判息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