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當下的處境著實危險。今天,蔚來公布了2024年業績公告。全年凈虧損224億元,平均每天虧6100萬。
我明白可以找出諸多理由,為它的巨額虧損辯解。但無論如何,都難以解釋這家成立已10年的創業公司,交出的這份財務成績單——10年累計虧損超千億。我不禁想問,這像是一家正經商業公司干出來的事嗎?
蔚來2014年成立,2018年在紐交所上市,2022年又在港股上市。發展至今,仍在靠融資維持運營,還得依靠合肥“輸血”。2020年4月,合肥注資70億元;2024年9月,增資33億元;今年又投入28億元。近半年內這兩筆投資總計61億元,看似是天文數字,可對如今的蔚來而言,其實遠遠不夠。2020年合肥投資蔚來時,蔚來當年全年累計虧損53億,而現在,這么多錢一個季度就虧完了,61億也就勉強能支撐它存活100天。
即便虧損如此嚴重,蔚來在2023年還開辟了智能手機生產線。這種明顯賠本賺吆喝的事,正常處于虧損狀態的公司肯定不會做。當然,鑒于行業的特殊性,在不少投資人眼中,持續虧損或許不算大事。大家堅信,只要汽車銷量不斷攀升,終有一天能扭虧為盈。2024年,蔚來全年共計交付新車22.2萬臺,同比增長38.7%。對于一個定價30萬元以上的高端品牌來說,這個成績看似還說得過去。
然而,它正在推行的子品牌戰略,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先是推出20萬級別的第二品牌“樂道”,接著又打造十萬級別的第三品牌“螢火蟲”。看似能高維打低維,用高價車樹立品牌,低價車創造利潤,但這套商業邏輯并不適合蔚來,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無論是20萬級別市場,還是10萬級別市場,比拼的既非產品設計,也不是社區運營和用戶服務,而是性價比、成本控制以及產品本身的實用性。這是蔚來擅長的嗎?要是擅長,創業10年的現在,還會每天虧損6100萬?
前段時間有篇文章,讓蔚來的粉絲再度充滿信心,文章稱蔚來要改革,要讓每一分錢投入都能見到成效。看完文章開頭,我就忍不住笑了。要是李斌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創業者,蔚來只是一家成立3年左右的創業公司,那這篇文章確實振奮人心,讓人覺得老板開明、有反思精神。
可李斌是連續創業者,蔚來已成立10年,到現在還在反思,公司理應盡快從務虛轉向務實,以市場為導向,摒棄幻想和空談,集中資源,直面現實。說實話,這事挺魔幻的。騰訊、阿里這類每年賺幾百億、上千億利潤的大公司,花錢如流水,難免存在問題,整改也屬正常。但蔚來在2023年、2024年這兩年,每年虧損都超200億,就這樣一家巨額虧損的公司,到現在還不把控制成本放在首位,還拿出經營意識不足來公開反思。
就這,還指望它能在10萬級別和20萬級別市場做好,能和比亞迪競爭,能與傳統汽車廠商抗衡?反正我不信。
而且,更致命的是第二點。我們都知道品牌可以降維打擊,創造價格梯度,高中低端搭配一直是汽車市場的常見玩法,新能源領域也不例外,像特斯拉、理想,這招就玩得很成功。但蔚來卻很難做到,因為“蔚來”這個品牌在用戶和非用戶之間存在認知差異。
用戶覺得它無比完美,可非用戶除了覺得產品顏值高,很難察覺到其他優點。核心原因在于,代表蔚來發聲的,不只是產品本身,還包括服務、社群,甚至生活方式、價值觀等等。這些只有用戶才能切實體會到,直白點說,蔚來運營的是粉絲經濟。別家說“用戶至上”可能只是口頭說說,蔚來卻為了用戶體驗,不顧成本地投入真金白銀,把富豪專屬的私人訂制生活方式,推廣到中產階層,因此被稱為“車圈海底撈”。
這就導致蔚來的品牌形象在用戶和非用戶之間出現認知斷層。所以,當蔚來想從30萬級別市場降維到20萬級別甚至10萬級別時,非用戶群體并不買賬。
蔚來的上策是堅守30萬價格區間,并持續向高端發展;中策是將價格下探至20萬,且堅持單一品牌策略;而創造第二品牌、第三品牌,完全是下策。為啥會選下策呢?難道上面說的這些道理,李斌和蔚來的管理層會不懂?他們當然懂。其實下策是一種妥協的結果,能滿足蔚來的“既要又要”。
起售價78.8萬元的ET9有,14.88萬元的螢火蟲也有。我相信李斌創立蔚來的初衷,是要走高端路線,引領市場,但這條路太過艱難且超前。在當下的中國市場,很難支撐起一家純粹的高端品牌車企。若持續保持純粹,大概率的結局可能是賣掉公司,讓蔚來成為其他車企的高端子品牌。
如此一來,品牌或許能成就,但李斌自己就失敗了。而中策雖有可能讓蔚來涅槃重生,卻違背了初衷,還可能毀掉品牌基石,風險巨大,搞不好就滿盤皆輸。所以,創造子品牌既能暫時保住蔚來,又能給資本市場一個交代,代價則是盈利遙遙無期,甚至可能走進死胡同。
聊到這兒,大家或許能發現,我雖一直在批評蔚來,但心底其實挺喜歡它的。雖然我不是它的用戶,但能感受到它的審美、追求和誠意。只是在當下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這些理想主義幾乎派不上用場。現在的車企比拼的是執行力、擴張速度以及快速占領用戶心智的能力。蔚來的基因和運營模式,并不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
但千億的累計虧損,又逼得它不得不硬著頭皮前進,不得不表態,不得不做公開反思。這就是蔚來目前的尷尬處境。其實,任何抉擇都難以做到十全十美,若你覺得可以,那或許只是幻覺,不過是把一個問題變成另一個更大的問題,然后在時間上延緩缺點的暴露。有些看似猛烈的進攻,實則只是做做樣子;有些看似頑強的防守,其實也只是在拖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