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好嗎?”
這是很多人最近看到那張照片后的第一反應。
一個穿著白襯衫、灰色褲子、頭發干凈利落的老太太,在小區里安靜地走著。滿臉皺紋,卻神情溫和。
眼神里沒光,但也沒散。
她就是吳海燕。
71歲,獨自生活在上海。
丈夫章曉申去世已經過去半年多。
曾經是“上影廠一枝花”的她,現在過成了怎樣的樣子?
01
2024年8月31日晚上七點二十,上海一家腦科醫院。
章曉申走了。享年77歲。
吳海燕一直守在床邊,眼睛都沒合過。
最后那一刻,章曉申對她說:“對不起,我撐不下去了。下輩子,還想和你一起唱戲。”
話音剛落,人走了。吳海燕當場哭得昏過去。
幾天后的遺體告別儀式上,她眼圈發黑、神情恍惚,整個人仿佛一下子老了十歲。
半年的時間過去了。吳海燕很少再露面。
只是偶爾,鄰居會在小區里看見她一個人散步,拎著菜籃子,步伐緩慢。
沒人再提起“章老師”。但誰都知道,她心里還在疼。
02
吳海燕1954年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蘇沐陽。
家境優渥,父親是上海京劇院創辦人之一,母親是文工團的文藝骨干。
從小就學京劇,五歲登臺,十歲畢業,被稱為“全國最小的中專生”。
本來一路順風,誰知趕上動蕩歲月。父親被打成“走資派”,她也被發配到農村。
下地干活、吃咸菜、幾次低血糖昏倒。
靠著一點韌勁和不服輸的勁頭,重新站了起來。
197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福建京劇團推薦她試鏡電影《海霞》。
她瘦小但眼神堅定,硬是憑借“拼命三娘”的勁頭,把海霞演活了。
電影火了,她也火了。成了家喻戶曉的女民兵代表,紅透全國。
可惜,電影的制片人出了問題,她被牽連,又回福建“勞動”。
一次次起落,一次次歸零,吳海燕從來沒有怨天尤人。
她說:“這就是命,能走回來就好。”
03
1978年,她被調到上海電影制片廠。事業剛起步,就面臨一次重要選擇。
一個是《廬山戀》,一個是《等到滿山紅葉時》。
她更喜歡《廬山戀》的劇本,導演也力邀她出演女主周筠。
但她已經答應了另一部電影,不想毀約。于是推掉了《廬山戀》。
結果《廬山戀》爆了,張瑜成了“全民女神”。
有人替她惋惜。她卻淡淡一笑:“我不后悔,我選的是信用。”
這句話,也成了她一生的寫照。
04
吳海燕的感情生活,沒有狗血,沒有緋聞。
她和章曉申從小認識,兩家父親是老同事,常年來往。
吳海燕演《海霞》的時候紅遍全國,章曉申還是個在劇團默默排練的京劇演員。
兩人因為京劇的共同語言,慢慢走到了一起。
吳海燕直接問他:“你是不是喜歡我?”
章曉申點點頭,臉都紅了。
兩人結婚后,一個拍電影,一個演京劇,聚少離多。
可感情一直穩穩當當,從不吵架、不冷戰。
吳海燕拍戲摔傷,章曉申從上海趕到福建,守她床前好幾天。
后來,兩人還有一個兒子。吳海燕沒當全職太太,繼續拍戲,繼續演出。
而章曉申,只要她在家,就會提前回去做飯。
哪怕老了,依舊一口一個“阿燕”,眼里有光。
05
90年代后,吳海燕逐漸淡出影視圈,專心照顧家庭。
章曉申還活躍在舞臺上,吳海燕就成了他最堅實的后盾。
他演《紅燈記》《烏龍院》,她在臺下記筆記。
他去錄節目,她幫他準備行頭。
兩人還一起上了央視戲曲頻道,唱《白毛女》的“扎紅頭繩”,一開嗓,全場掌聲不斷。
哪怕老了,依然是默契滿滿的夫妻檔。
2023年,有人拍到他們在畫展上合唱。章曉申氣色好、嗓門大,吳海燕一身素裝,神情柔和。
誰能想到,這將是他們最后一次公開合體。
06
丈夫走后,吳海燕沒有再復出,也沒有搬家。
還是住在原來的老房子里,還是一個人上下樓梯、買菜做飯。
有時鄰居看見她坐在陽臺,看著樓下發呆。
誰都知道,她是在想章曉申。
也有好心人說:“要不要找點事做,出去走走?”
吳海燕總是搖頭:“我不想動,怕回來的時候他不在家。”
她的生活安靜,甚至有些孤單,但不苦。
她把過去幾十年的劇本、唱段、道具都收拾整齊,擺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
她說:“我還在過日子,也還在聽他唱戲。”
結語
71歲,吳海燕不再光芒四射,卻依舊優雅端莊。
不靠濃妝艷抹,不靠濾鏡包裝。
她身上的氣質,是幾十年風雨之后沉淀出來的骨子里的淡定和從容。
失去了至親,她沒有崩潰;沒有了舞臺,她依舊挺直腰桿。
年輕時靠演技征服觀眾,年老后靠韌勁撐起余生。
吳海燕從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一定是最穩的那一道光。
哪怕走到歲月深處,依然一身干凈,一臉堅強。
她這一生,靜靜地活出了真正的體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