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舒城縣人民醫院消化科成功為一早期結腸癌患者開展了結腸ESD(內鏡粘膜下剝離術)手術,術后給予對癥處理,患者恢復良好。該手術為舒城縣首例ESD手術,標志著縣域消化道早癌治療邁入“微創時代”,填補了本地技術空白。
患者,女,63歲,因腸鏡檢查提示:距肛緣60cm橫結腸可見一1.8cm*1.5cm息肉樣隆起,表面有凹陷,診斷橫結腸0-IIa型病變,同時病理結果為:管狀腺瘤,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入住我院消化內科進一步治療。結合患者病史、腸鏡檢查結果及病理結果考慮患者為橫結腸早期腫瘤,經過術前充分準備、與患者家人充分溝通,并與普外科、麻醉科討論后,無明顯ESD禁忌癥,ESD手術指征明確,在安徽省立醫院消化內科虞文永副主任醫師指導下,為患者實施了結腸ESD手術。在團隊的默契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患者結腸內的腫瘤病灶被完整切除,術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術后第二天可下床,一般一周便可出院。
ESD是一種經濟、安全、可靠的治療消化道淺表性病變的方法。我縣是消化道腫瘤高發地區,縣醫院此類技術的開展,為消化道早期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未來,醫院將持續引進先進技術,深耕消化道早癌篩查與微創治療,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介紹
ESD(內鏡粘膜下剝離術),是近年來出現的一項新的胃腸道疾病內鏡微創治療手術,是消化內科四級手術,手術過程復雜,技術難度較大。該手術是指內鏡下使用高頻電刀與專用器械,將食管、胃及結直腸癌前病變、早期癌癥及粘膜下腫瘤等與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層逐步剝離,以達到將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 ?
ESD手術優勢
1、患者創傷小、費用少、住院時間短、不改變消化道結構、避免外科手術風險及減少術后生活質量下降等優點;
2、患者可接受多個部位多次治療;
3、醫生可獲得完整的組織病理標本以供分析;
4、對于面積較大且形態不規則或合并潰瘍、瘢痕的腫瘤進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減小復發概率。
▌來源:舒城縣人民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