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芳菲尋春意,踏青賞花正當時。今年清明假期,長三角地區踏青祭祖,帶動“春游熱”持續升溫。小長假期間,長三角鐵路安全發送旅客逾1117萬人次,同比多發送旅客近83萬人次,增幅超8%,其中清明當天(4月4日)發送旅客419萬人次,創下長三角鐵路單日客發量新高。
長三角鐵路工作人員做好旅客服務
這一亮眼成績展現出長三角鐵路蓬勃發展的活力,也為區域內持續推進的鐵路建設新動作增添了有力注腳。長三角鐵路建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力度穩步推進,一系列新動作不斷涌現,為區域經濟發展和民眾出行帶來諸多積極影響。
江南路網暢行
滬乍杭高鐵建設取得關鍵進展。近日,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發布《新建上海至乍浦至杭州高速鐵路(浙江段)選址公示》,項目步入可研批復關鍵階段。此前,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也公示了上海段選線專項規劃草案。滬乍杭高鐵全長221.8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設9座車站,其中奉賢、上海金山、平湖南、臨平北等4座為新建站點。部分路段與滬蘇通鐵路二期共線,計劃今年開工。
滬乍杭高鐵(上海段)規劃走向示意圖
高鐵建成后,杭州市民前往上海虹橋站,相比北上經滬蘇湖通道,預計可節約近半小時。從新建的臨平北站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僅需約40分鐘,大大縮短了杭滬間的時空距離,加強了長三角核心城市間的聯系。
蘇州的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也在穩步推進。4月初召開的江蘇段初步設計評估暨行業評審會,標志著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距離開工更近一步。這條鐵路是長三角重要的跨省交通工程,被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
烏鎮
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南端起自杭州,向北穿過錢塘江,到達海寧市,再經桐鄉市、湖州市南潯區,向東經過蘇州市吳江區,最終到達上海市青浦區。線路串聯起鹽官、烏鎮、南潯、震澤、黎里和同里等多個江南水鄉古鎮,連起了杭州、湖州和蘇州等多個江南地區重要城市,不僅有利于整合旅游資源,推動旅游業發展,還將與區域內其他鐵路共同構建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提升長三角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支撐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高質量發展。
皖鐵建設加速
安徽省多個重點鐵路項目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寧淮鐵路安徽段三電及管線遷改工程全面竣工,打通了影響天長站施工的關鍵節點。項目通過創新施工工藝、加強溝通協調,提前完成遷改任務,實現生態保護與工程建設雙贏。寧淮鐵路是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后將完善蘇皖兩省鐵路網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寧淮鐵路安徽段施工現場
淮宿蚌城際鐵路全線最后一聯連續梁順利合龍,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該鐵路正線全長約161公里,橋梁眾多,連續梁工程艱巨。建成后,它將成為皖北城市群連接合肥都市圈及滬寧杭地區的便捷通道,對完善區域鐵路網、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意義重大。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安徽段“四電”工程施工于日前正式啟動,進入站前站后交叉施工階段。接觸網第一桿的成功組立是重要節點。這條高鐵是滬渝蓉高鐵東段,也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沿江通道主要路網客流、沿海及京滬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運輸。正線全長555公里,其中,安徽段建設總里程約103公里。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安徽段接觸網首桿成功組立
該項目建成后,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間建起一條快速新通道,對于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優化沿長江地區鐵路網布局、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