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于艷彬
北關區李家莊蔬菜市場是豫北地區最大的批發市場。在這個客流如織的商貿樞紐,曾經因管理缺位陷入惡性循環:經濟糾紛持續攀升,治安警情頻發,眾多商戶萌生退出之意。轉折始于社區警務改革深化之際,榮獲公安部一等功的市公安局北關分局曙光路派出所社區民警張士江,到李家莊社區警務室走馬上任。這位身兼“河南省人民滿意公務員”“最美基層民警”等多項省級榮譽的社區民警,巧用“繡花功夫”,憑借精細化治理模式,在短短數月間扭轉市場頹勢。如今的市場,不僅摘掉了治安亂點的“帽子”,更實現商戶滿意度顯著提升、警情斷崖式下降的治理成效,成為“楓橋經驗”在現代商貿領域的創新實踐樣本。
初見亂象 精準“把脈問診”
2024年9月,李家莊社區警務室正式成立,張士江肩負起改變市場面貌的重任。初到市場,嘈雜的爭吵聲、混亂的攤位擺放、頻繁響起的報警電話,讓他意識到任務艱巨。市場管理人員老李無奈地說:“以前這里天天吵,甚至有人打架,顧客都被嚇跑了,生意一落千丈。”
面對亂象,張士江明白,必須深入調研,找出問題根源。他帶領同事穿梭于市場的每一條通道,與商戶們促膝長談,傾聽他們的訴求。在交流中,張士江發現,市場長期忽視經營秩序和安全保障,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導致亂象叢生的關鍵。
找到問題后,張士江迅速行動。他找到老李,誠懇地說:“李哥,市場要變好,得完善管理制度,咱們一起想辦法。”在張士江提議下,市場管理人員、商戶代表和警務室同事齊聚一堂,多次召開座談會,共同商討解決方案。起草管理制度時,張士江親力親為,陪著管理人員挨家挨戶與商戶溝通。
在張士江和警務室的努力下,一套全面細致的管理制度落地實施。攤位擺放規范了,通道暢通了,市場管理逐漸步入正軌,治安亂點的“帽子”徹底摘掉了。老李感慨地說:“警務室成立后,市場變化太大了!張警官帶著大家一起干,解決了不少問題。”
溫情調解 化解矛盾糾紛
在張士江看來,社區警務不僅要有制度上的約束,更要有人情味。他和同事們經常穿梭于市場,與商戶們嘮家常、了解需求,還印制了5000張警民聯系卡,創建微信工作群,方便大家隨時聯系。
一天,商戶崔某焦急地找到張士江:“張警官,有人扣了我的三輪車,生意快做不下去了!”張士江拍了拍崔某的肩膀,安慰道:“崔老弟,別急,慢慢說,我幫你解決!”了解情況后,他多次聯系對方,耐心講解法律法規和誠信經營的重要性。經過不懈努力,對方最終歸還了三輪車。
2024年11月的一個清晨,商戶張某和王某因攤位擺放問題爭吵得面紅耳赤,眼看就要動手。張士江和同事迅速趕到現場,將兩人分開。“大家都在這做生意,抬頭不見低頭見,別為小事傷了和氣,有問題一起商量解決。”在他耐心調解下,兩人逐漸冷靜下來,張某主動道歉,王某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重新調整了攤位。
貼心服務 溫暖商戶人心
張士江始終把商戶的困難放在心上,全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一次,擺攤的大爺焦急地找到他:“張警官,有人買了菜沒給錢就走了,我這一天白忙活了,您幫幫我!”張士江安慰大爺后,根據有限線索,通過走訪商戶、查看監控,最終幫大爺要回了菜款。大爺激動地握住他的手:“張警官,您把我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真是個好人!”
2024年12月8日,李女士騎電動自行車時不小心弄丟了手機,手機里存儲著許多重要資料。在朋友建議下,她聯系上了張士江。張士江立刻趕到現場,一邊安撫李女士的情緒,一邊調取周邊監控。盡管查找過程困難重重,但他仍一家家店鋪詢問排查。經過6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幫李女士找回了手機。李女士激動地說:“張警官,太感謝您了!您真是個認真負責的好警官。”
如今,李家莊蔬菜市場秩序井然、生意紅火。張士江用實際行動推動李家莊蔬菜市場走向平安和諧,也為城市發展和民生改善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編審:孫喜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